返回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0章 院试开考,命运一战[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xgxs6.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sp;  nbsp“望诸生自重。”
    nbsp一番简短却又掷地有声的训示之后。
    nbsp李学政便示意身旁的执事官,开始宣读考场纪律和注意事项。
    nbsp随后,在数十名衙役的监督和分发下。
    nbsp一份份印着朱红格子的、散发着油墨清香的院试试卷,开始传递到每一个考生的手中。
    nbsp小山的心,也随着那越来越近的脚步声和纸张的摩擦声,再次提到了嗓子眼。
    nbsp他接过那份沉甸甸的试卷,深吸一口气,目光迅速地在上面扫过。
    nbsp院试的题目,果然比府试时更加刁钻,也更加考验真才实学。
    nbsp第一道,依旧是四书义。
    nbsp题目出自《孟子·尽心上》:“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nbsp这一题,看似平和,实则暗藏玄机。
    nbsp不仅要求考生对孟子的心性之学有深刻的理解,更要能阐发出“尽心、知性、知天”这三者之间的层层递进关系,以及其在个人修养和为政之道上的实践意义。
    nbsp第二道,则是五经义。
    nbsp题目出自《礼记·大学》的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nbsp这与府试时的题目有所重合,但显然,院试的要求会更高。
    nbsp不仅仅是解释字面含义,更要能结合历代大儒的注疏,以及自己的理解,阐发“三纲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现实指导意义。
    nbsp第三道,也是分量最重的一道,则是策论。
    nbsp题目是:“论我朝北境边防之策,及屯田戍边之利弊。”
    nbsp这道题目,直接触及了当今大宁朝最敏感、也最棘手的军事和民生问题。
    nbsp要求考生不仅要有扎实的史学功底,了解历代边防政策的得失。
    nbsp更要有敏锐的现实洞察力,能够针对当前北境的实际情况,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具体的应对策略。
    nbsp并且,还要对“屯田戍边”这一历代常用的边防措施,进行利弊分析和权衡。
    nbsp其难度之大,对考生综合能力要求之高,远非之前的县试府试可比。
    nbsp小山看着这三道题目,只觉得额头上瞬间就渗出了一层细密的冷汗。
    nbsp每一道题,都像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横亘在他的面前。
    nbsp但他没有慌乱。
    nbsp他想起了恩师周先生的教诲:“审题务求精准,立意务求高远,下笔务求沉稳。”
    nbsp他闭上眼睛,强迫自己那颗因为紧张而狂跳的心,渐渐平复下来。
    nbsp他开始在脑海中,仔细地回忆着相关的经文和史料。
    nbsp回忆着恩师平日里的讲解和点拨。
    nbsp回忆着自己这三年多来,日夜苦读所积累的每一个知识点。
    nbsp渐渐地,他的思路,开始变得清晰起来。
    nbsp他决定,先从那道他相对更有把握的《孟子》经义题入手。
    nbsp他提起周先生所赠的那支狼毫笔,饱蘸浓墨。
    nbsp在那张足以决定他命运的试卷上,郑重地,写下了第一个字。
    喜欢。

第190章 院试开考,命运一战[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