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彝伦堂心学四教[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xgxs6.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翌日清晨,彝伦堂里早已坐满了学子。青衿济济,连廊下都站了些踮脚张望的新生,晨光透过雕花窗棂,在青砖地上投下格纹光影,空气中飘着淡淡的墨香与晨露气息。
nbsp秦朗站在讲案后,见温启铭与林、武二位夫子坐在前排,苏晨他们几个挤在侧边,温清悠捧着纸笔,林诗允则悄悄朝他比了个“加油”的手势,心头微暖,又很快沉静下来。
nbsp“昨日与诸位提及‘心学,今日便细说一二。”
nbsp他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堂中每个角落,“晚辈在幽州时,曾遇两村人争水源,差点动了刀兵。起初我以为是‘利字作祟,后来才发现,一村族长的幼子曾被另一村所伤,他争的不是水,是口气——这便是‘心在其中作祟。”
nbsp有个穿绿袍的学子举手:“秦先生,照此说来,心是善是恶?”
nbsp秦朗笑了笑,拿起讲案上的笔:“先问诸位,笔是善是恶?”
nbsp学子们面面相觑,有个胆大的答:“笔能写经义,是善;能写谤书,是恶。”
nbsp“正是。”
nbsp秦朗将笔放下,“心亦如此。‘无善无恶心之体,心的本体,就像这空笔,本无善恶。可当我们起了念头,想写经义还是谤书,便有了分别——这便是‘有善有恶意之动。”
nbsp林夫子抚掌道:“说得好!《礼记》言‘人者,仁也,仁便是心之体,而私欲一动,仁便被遮蔽了。”
nbsp秦朗点头,继续道:“那如何判断念头是善是恶?并非凭典籍上的教条,而是凭我们本有的良知。譬如见孩童落井,人自然会伸手去救,这便是良知在起作用;若想着‘救了能得赏,那便是良知被私欲蒙了。此所谓‘知善知恶是良知。”
nbsp武夫子忽然道:“我带兵时,见士兵欺凌百姓,便知是恶,当即喝止——这算不算良知?”
nbsp“算。”
nbsp秦朗看向他,“夫子的良知,是在沙场里磨出来的;农夫见禾苗枯了便知要浇水,那是在田埂上长出来的。良知不分文武,不分贵贱,只看是否能察觉本心。”
nbsp温清悠提笔速记,忽然抬头:“那察觉了善恶,该如何做?”
nbsp“这便是最后一句:‘为善去恶是格物。”
nbsp秦朗的目光扫过堂中,“格物,不是对着竹子苦思冥想,而是在事上磨练。在幽州时,我明知强行均分水源是‘善,却因操之过急成了‘恶,后来先去给那族长的幼子治伤,再谈分水,才算把‘善落到了实处。这便是在事上‘格,去恶存善。”
nbsp苏晨拍着大腿:“我懂了!就像我抄书时,明知
第438章 彝伦堂心学四教[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