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后,成为了农业之神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阿根廷受益于转基因技术[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xgxs6.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总收益达53.75亿美元,种植户获得了总收益的68.2%,种子公司获得20.4%,政府获得11.4%。棉花的总收益为18.34亿美元,96%的收益由农民获得,仅仅4%由种子供应商获得

    。布宜诺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报告显示,在1996

    2020年期间,大豆、玉米和棉花的转基因作物平均比传统作物高出29美元/公顷、35美元/公顷、217美元/公顷

    。在25年时间里,这些转基因作物为阿根廷带来的额外收益达到了1590亿美元,相当于阿根廷大豆7个收成季的产出,其中92%对应大豆种植,7%对应玉米,其余对应棉花。

    在产量提升上,转基因技术让大豆密植成为可能,不但提高了单位面积产出,在过去的20多年间,阿根廷大豆种植面积扩大了2倍,产量增加了3倍

    。仅凭借转基因品种替换常规品种,阿根廷大豆产业就直接多获得超过1300亿美元的利润。

    从就业角度来说,转基因作物的应用为阿根廷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阿根廷生物技术信息委员会数据显示,自1996年开始,随后的15年间共催生了180万个岗位

    。布宜诺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报告也指出,应用转基因技术使农业生产链平均每个农业季节增加了9.3万个直接就业岗位。

    在阿根廷,转基因抗虫玉米凭借其出色的特性,有效减少了霉菌毒素对玉米的污染,不仅提升了玉米的品质,还具备增产潜力,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在转基因大豆方面,已批准多种转化体和复合转化体,包括抗草甘膦、抗草胺膦、抗旱等,更多复合转化体也在研发推出中。

    然而,中国网络上却流传着诸多关于阿根廷转基因农业的谣言。比如,极端民粹主义网站乌有之乡的作者发帖,声称阿根廷因使用转基因技术出现超级杂草、超级害虫等情况。事实上,生物技术的应用与农作物出现的杂草、害虫问题并无关联。这些问题在任何作物种植过程中都有可能出现。以阿根廷中部地区出现的一种杂草为例,它早在30年前就已存在,与转基因作物的应用毫无关系,只是因为转基因的热度才被无端牵扯进来。

    还有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质疑。在阿根廷,民众对转基因食品的接受度很高,销售转基因食品就如同销售普通牛奶一般平常。阿根廷政府官员及其家人都正常食用转基因食品,像阿根廷官员一星期至少会吃三次转基因玉米。而且,阿根廷国内非转基因大豆、非转基因玉米的种植面积都非常低,非转基因玉米主要用于加工爆米花。

    此外,针对有谣言称阿根廷使用孟山都转基因种子需每年缴纳巨额种子专利费,事实是阿根廷农民在购买种子时支付的是产品研发费用,并非专利费。这些费用用于支持企业持续进行产品和技术改良,阿根廷相关政府机构也会严格监督种子的使用,确保每颗种子来源信息清晰。

    正确认识转基因技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转基因技术在阿根廷农业中的成功应用,有力地证明了其科学性和安全性。它不仅为阿根廷农业带来了显着的经济效益,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和质量,还在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推动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那些反对转基因的声音,很多并非基于科学依据,而是受到不实谣言和错误认知的影响。我们应该以理性、科学的态度看待转基因技术,通过加强科普宣传,让更多人了解其真实面貌。正如联合国粮农组织所预测,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可能超过100亿,在有限的耕地资源下,转基因技术对于增加粮食产量、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具有不可忽视的战略意义。

    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都应从阿根廷转基因农业的发展历程中汲取经验,正确认识和合理应用转基因技术,共同推动全球农业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写于2019年。)喜欢穿越后,成为了农业之神请大家收藏:

阿根廷受益于转基因技术[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