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转基因,就不会有人类(上)[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xgxs6.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中科院的一间宽敞的会议室里,四周的书架摆满了各类专业书籍与研究资料,空气中弥漫着浓厚的学术气息。中科院院士张启、何祚庥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张洪林研究员,还有科普作家时空通讯围坐在一起,他们面前的茶杯里升腾着袅袅热气,而即将展开的讨论,热度丝毫不亚于这热气。
今天,他们相聚于此,准备进行一场关于科学前沿话题的深入交流。
“今天把大家聚在一起,是想聊聊最近在基因研究领域的一些新认识。”张启院士率先开口,目光中透着对科学探索的热忱,“这基因研究可是越来越深入了,感觉每一次突破都在改写我们对生命的认知。就拿前阵子我们团队关于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来说,新发现的那几个调控因子,完全颠覆了以往的理论模型,这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基因与生命现象之间的复杂关系。”
何祚庥院士微微点头,接过话茬:“没错,基因这东西,别看它小小的,却掌控着生命的密码。就像我们研究物理,探索微观世界的奥秘一样,基因领域的研究也在揭示生命最底层的规律。从量子物理的角度看,微观世界的不确定性与基因的突变、重组之间,说不定也存在着某种微妙的联系。这种跨学科的思考,往往能为我们打开全新的研究思路。”何祚庥院士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仿佛在脑海中构建着物理与生命科学之间的桥梁。
这时,时空通讯笑着说:“二位院士说得太对了。基因,也就是遗传因子,作为带有遗传信息的DNA片段,虽然肉眼看不见,却决定着一切生物的特性,从生命的种属到生老病死。现在大家热议的基因工程,更是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还记得我之前为了撰写关于基因工程的科普文章,深入研究了大量的实验案例,其中有个将抗虫基因导入棉花植株的实验,经过多代培育,棉花不仅成功抵御了棉铃虫的侵害,产量也大幅提高,这就是基因工程在农业领域的一个典型应用,实实在在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时空通讯说得绘声绘色,仿佛将大家带入了那片充满希望的棉田。
“基因工程?”张洪林研究员好奇地追问,“我在中医领域研究人体的整体平衡和调理,对基因工程这方面了解不算多,能详细说说吗?我一直好奇,这基因层面的操作和中医所强调的人体整体观之间,到底有没有什么潜在的关联。”张洪林研究员双手交叉,身体微微前倾,满是期待地看着时空通讯。
时空通讯来了兴致,站起身来比划着说:“基因工程,简单来讲,就是人们在认识基因规律的基础上,通过DNA重组或基因拼接技术,把不同来源的基因片段,按照预先设计好的蓝图,在体外构建杂种DNA分子,再导入生物活细胞,从而改变生物的某些遗传特性,创造出更适应环境或品质更优的新物种。其实这也可以看作是一种‘人工转基因。打个比方,就像是把不同型号汽车的优质零件拆下来,重新组合成一辆性能更卓越的新车。在这个过程中,科学家们就像是技艺高超的汽车工程师,精心打造着全新的生物‘车型。”时空通讯生动的比喻让大家忍不住笑了起来。
“人工转基因?”何祚庥院士若有所思,“那和自然界本身的转基因有什么区别呢?从物理的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角度看,这两者的过程应该有着本质的不同吧。”何祚庥院士轻轻敲打着桌面,陷入了思考。
“这区别可就大了,”时空通讯解释道,“自然界的转基因是为了适应自然选择,每次变化都很轻微,是通过连续、渐进、有益、长期无数代的突变和异变才推动物种进化。就拿长颈鹿的进化来说,为了吃到高处的树叶,经过漫长的岁月,它们的脖子才逐渐变长,这背后是基因在自然选择作用下缓慢改变的结果。而基因工程是人为操作,能在一代间就实现突变。不过,不管是自然的还是人工的,本质上都属于‘转基因范畴。而且,地球上所有物种一直在进化改变,其根本原因就是在不断地‘转基因。要是自然界没有这种‘转基因,就不会有今天的人类和其他地球生物。从这个意义上说,转基因从37亿年前就开始了。”
张洪林研究员听后,不住地点头,脸上露出认可的神情,说道:“确实如此!我虽然专注于中医领域,但这些年也关注着生命科学的前沿动态。地球生命的演化是个宏大的过程,37亿年的跨度,见证了基因驱动的奇迹。从最原始的生命形态到如今万物繁荣,基因就像一条无形的纽带,贯穿始终。这和中医里对生命发展变化的认识,在宏
没有转基因,就不会有人类(上)[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