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粮食》的书评[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xgxs6.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冰清、陈思进合作出版了一部新书《大国粮食——科学解读中国的粮食安全》,其中一些章节重点讲解了转基因问题。本文是我“怀疑探索者”应清华大学出版社要求所作。)
我和冰清女士和陈思进先生二位作者是互相认识的。当时二人由于替转基因辟谣,在网络上遭遇了很不友好的围攻和谩骂。我看不惯这种丑陋现象,写了一些科普文章澄清,和二人结下了友谊。今天,很高兴的收到了一书,粗略的翻阅了一遍,感叹这就是一部人类粮食史的百科全书。作者认为,“粮食兴则文明兴、国家强、民用足”,粮食发展水平代表了一个社会的发展水平。”“粮食是文明的‘种子,是人由野蛮走向文明的物质基础章,第34页)在第2章的第36页开始,作者详细解读了粮食是如何决定了人类文明的生死存亡,包括“四大文明”的兴衰全部与粮食有关。在第2章第40页,作者指出“在我国任何一个历史时期,统治者都非常重视粮食生产,中国的农业在近代之前,一直都在全球处于领先水平”。但很可惜的是,如今的中国是不折不扣的粮食进口大国,反观美国仅需要300万农民就养活了3亿多国民,还可以大量的向海外出口。第3章第82页指出:“美国农业人口才不到全国人口的2%,他们不仅能为全美供应充足的粮食,还能每年把超过1000亿美金的农作物出口到其他国家,每年的农业贸易顺差额超过百亿美元。”中国与美国在农业上的差距,其关键的因素是我们对农业科技的应用遇见了现实中的困难。特别是对转基因技术的妖魔化,严重阻碍了农业的进步。
这部书当然不仅仅是写转基因,但涉及到了相当的篇幅,而凑巧我也关注农业科技特别是转基因话题,所以就着这本书稍加解读。
我曾经问过冰清女士,您为什么要关注转基因话题?对方告诉我:“其实我不是专门专注的,因为我有专业知识,周边人比较关心这个问题,经常来问我,我就得找资料回答他们。久而久之,就知道得比较多了。也更加愿意分享出来。看到谣言也忍不住去辟谣。”冰清等作者认为,转基因技术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书的“前言”中指出:“粮食问题...它是决定一个国家命运的主要因素。”“面对转基因等高科技的兴起以及在粮食生产中的应用,面对粮食在国际金融产业中的地位变化,我们准备好了吗?”(《前言》)
关于转基因,一个很常见的偏见是,认为转基因“违背自然规律”,由此“推导”出转基因作物或者粮食也是“不安全”的。错误的假设不会导致正确的结论,脱离科学常识的臆测只能走向玄学。实际上,转基因技术仅是传统育种方式的延伸,并没有创造新的物种,而所谓“纯天然”的粮食从来就不存在。本书在第1章开篇即说“先人对粮食作物的选择是一个不断与天奋斗、去芜存箐、与时俱进的过程章,第2页)“人类农业史就是一部干涉自然的历史。”(第4章第140页)冰清女士也撰文指出:“例如玉米,原来像野草麦穗那样,是印第安人经过6000年的驯化才使其变成现在的玉米棒。玉米的基因也因此转换了好几组。从古老玉米进化到现代玉米过程中所转变的基因,可能比我们现在的转基因食品还要多。就是因为这些基因的变化改善了育种的过程,让我们人类的食物来源越来越稳定。”现在人类吃的农作物几乎都是通过人工育种、优选而得出的“人造的物种”,它们的基因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而在自然界中,基因的转变,是再自然不过的现象,甚至动物与植物之间也经常出现转基因现象。而转基因技术,比自然界的转基因更加安全、可控。美国的科学家帕洛特教授说,转基因技术不过是向自然界模拟:“过去,我们自以为在改变自然,研究了好多年基因之后,我们发现,其实许多我们想做的事情,自然已经做了,我们只是在向大自然学习。”
有一种常见的错误思想是:“天然(自然)和人工,它们的优劣不言而喻。”但这种想法是想当然了,是由于缺乏对自然界的观察,缺少对基础技术的了解,在知识方面极其匮乏,也没有足够的思考能力、逻辑判断能力,所以得出了这种想当然的结论。恕我直言,在21世纪还坚持“自然比人工更好”的想法,这样的人的思维几乎和生活在清朝没有区别。因为实际上的真相是:人工永远比天然更好。
通过大量的观测和实践,都得出这样的结论:天然/自然进化的产物,实际上总体而言是不利于人类生存和繁衍的。如果用热力学来描绘的话,自然进化的结果是趋向于无序,是一种熵增的过程。熵增最终将毁灭整个自然界、宇宙。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本质目的,就是竭尽所能的对抗这种毁灭自然界、宇宙的熵增。
一句话:自然规律倾向于熵增。
为什么说人工的永远比自然更好呢?
我们首先要明确什么叫
《大国粮食》的书评[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