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之我主沉浮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正文 第114章 洛阳血战(三)[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xgxs6.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兵权,于是派遣于禁去办理,于禁手执文书仅带数十骑就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他在曹军中威名远扬。
    历史上曹魏对其的评价也很高: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于禁最号毅重,然弗克其终。三国志于禁传
    曹曰:“淯水之难,吾其急也,将军在乱能整,讨坚垒,有不可动之节,虽古名将,何以加之”三国志于禁传
    太祖表汉帝,称于禁乐进张辽曰:“武力既弘,计略周备,
    质忠性一,守执节义,每临战攻,常为督率,奋强突固,无坚不陷,自援枹鼓,手不知倦。又遣别征,统御师旅,众则和,奉令无犯,当敌制决,靡有遗失。论功纪用,宜各显宠。”
    后世有诗赞曰:
    长安遣兵百胜强,意气何有汉中王
    七军之心俱猛鸷,虎兜翼将翱翔。
    睥睨荆益可席卷,白帝城高如堵墙。
    秣马蓐食朝欲战,雷声殷殷山之阳。
    沉阴苦雨十余日,汉水溢出高腾骧。
    仓黄不暇恰步伍,攀缘蹙踏半死伤。
    计穷岂不欲奔走四望如海皆茫茫。
    鼍鸣鱼跃尚恐惧,万一敌至谁敢当
    邀看船载旗鼓,闻说乃是关云长。
    蒙冲直绕长缇下,劲弩强弓无敌者。
    虽有铁骑何所施排空白浪如奔马。
    将军拱手就絷缚,咋舌无声面深赭。
    捷书一日到锦城,只轮不返截西行。
    将军畴昔负朋友,若此昌豨犹得生。
    循环报复虽天意,壮士所惜唯功名。
    曹瞒相知三十年,临危不及庞明贤。
    归来头白已憔悴,泣涕顿首尤可怜。
    高陵画像何诡谲乃令惭痛入九泉。
    淯水之师勇冠世,英雄成败皆偶然。
    其二赞曰:
    时运不济何问天,百战英雄亦偶然。
    功名恩怨一场空,不见红日耀泰山。
    五子之才,实不相伯仲;而世人之於文则,殊有不公。究之,演义
    之由尔。然演义若不附庸君意正统,何以存至今日吾思其事,
    感其生平浮沉,特为之赋:
    汉末天下乱,黎民不聊生。
    妖人惑众意,诸侯逐鹿鸣。
    苍茫东海阔,巍峨泰山青。
    齐鲁英雄地,代有将相生。
    周武传血脉,于公高门庭。
    少年出山海,愿为乱世平。
    鲍信募壮士,慷慨从军行。
    王朗荐僚下,可有将风。
    一役拔广威,徐州初显名。
    陷阵东西战,平虏南北征。
    威重如泰山,进退自从容。
    霸业难初创,将军不没功。
    袁曹会官渡,豪杰决雌雄。
    壮毅为先登,雄气振军营。
    北军如潮浪,势摧延津城。
    琼飞玉碎后,岿然柱石。
    驰骋黄河上,纵横北国中。
    扫荡中原路,半壁尘埃清。
    威隆节与钺,位重左军锋。
    百战浪淘沙,虎威华夏名。
    英雄欲无尽,战端起樊荆。
    风云有不测,七军没水中。
    卅年感知遇,荣辱顾何轻。
    屈伸权义,无愧毅重称。
    胜败自有常,昙花现俄倾。
    苍天垂雨泪,人间实与名。
    辗转荆楚地,飘零吴越风。
    闻歌乡思泪,三年始重逢。
    高陵祭先王,来迟去何匆。
    怆然见涂壁,新帝意自明。
    君臣义已尽,故国缘也空。
    黄泉追旧故,相聚再峥嵘。
    沧海寄我魂,青山住我灵。
    纸竹终灰灭,海阔山自青。

正文 第114章 洛阳血战(三)[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