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蜀汉之庄稼汉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836章 且同归,且同归[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xgxs6.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与张星忆说了这么些话,冯永心里却是别有一些感动。
    他知道,张家小娘子就是担心自己一时想不到这些事,所以才特意偷偷溜出来提醒自己。
    心里正在自恋地想着美人情深,哪知张星忆却在临走前,却是踮起脚,凑到他耳边悄悄地说道:
    “你可别忘了自己昨夜,当着陛下与皇后的面,应承了我何事。”
    冯永一愣,暗道我昨日应承了你何事?
    他转过头去,正要问个清楚。
    哪知张星忆却是狡黠一笑,不给他问明白的机会,直接一蹦一跳地走了。
    冯永自知自己有酒后有点爱胡咧咧的小毛病,可是最多也就是吹个牛什么的。
    只是想起张星忆昨走时那一笑,冯君侯心里就是有些发毛。
    本以为是想让吾酒后失德,没成想却是让吾酒后失言。
    也不知是我想得太多,还是对手想得太少。
    冯永左思右想之下,就是想破了脑袋,也想不起自己昨日酒后究竟说了什么话。
    想起张星忆那狡黠一笑,想来她定是有心设计,她若是故意不说,自己只怕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昨日在场听到的还有两人,一个是阿斗,一个是皇后。
    找皇后肯定是不可能的。
    但想起那个憨厚的小胖子,冯君侯心里就禁不住暗暗盘算:此事说不得还是要从阿斗嘴里套出话来……
    大不了到时候塞点好处?
    虽然汉中东边的曹贼未退,但大汉高层的几位大人物还有心情在这里勾心斗角,那就已经表明汉中大局已定。
    事实上,这一次曹魏进犯汉中,在曹睿与曹真的秘密计划里,司马懿这支偏师,就是为了吸引汉军主力。
    在子午谷的疑兵被发现后,司马懿就要拖住汉中的汉军,不让他们增援陇右,乃是最为凶险的一路。
    谁知意在陇右的曹真主力被冯永大破于萧关下。
    唯独司马懿从西城逆水而上,一路斫山开道,水陆并进,顺利到达汉中,甚至还攻占了新丰县等地,取得了小胜。
    虽然一直没有与子午谷那边没有取得联系,但司马懿只当是汉中连日大雨,所以曹真失期。
    浑然没有想到,这是曹睿与曹真一起布下的大局。
    而他自己,也只不过是这局中的一颗比较重要的棋子而已。
    得知诸葛亮亲自领军前来,司马懿心里不禁就是有些进退两难。
    他倒不是怕了诸葛亮。
    毕竟司马懿自己领军的时间要比诸葛亮长得多,而且在独自领军之前,他就一直在军中出谋划策。
    而诸葛亮唯一能拿得出的战绩,也不过是一个陇右之战。
    故对于诸葛亮,司马懿即便是没有看轻,但亦不会太过害怕。
    他犯愁的是,皇帝让他从东边领军伐蜀,与大司马汇于汉中。
    如今大司马久未知消息,而汉军主力又向己而来。
    那自己是应当继续停留在此处等大司马消息,还是退回荆州?
    若是继续停留,看那诸葛亮亲领大军前来,只怕大司马已然失利。
    但若是没有陛下旨意的情况下,见敌而退,到时只怕要落人口实,说自己望风而逃,畏蜀如虎……
    正在犹豫间,突有部将进入帅营,奋然请战:
    “大将军,那蜀虏大军前来,不若让末将前去先挫他一番锐气。”
    司马懿闻言,当即舒了一口气:“有牛将军在,却是解了吾一番心事。”
    他心里想着,若是能派出先锋,先折诸葛亮锐气,吾进退之间,则有更大的余地。
    于是派了一部人马给牛金,让他前去试探虚实。
    同时司马懿又抓紧时间,往子午谷那边加派不少人马,探听消息。
    子午谷的起始之处,与汉水相交。
    而司马懿又是沿汉水西进。
    可是这么长时间了,居然一直没有探知到子午谷那边的消息,这让司马懿心里隐隐有些不安。
    牛金自忖一身勇武,领军前行,半路上与汉军先锋相遇。
    两军交战之下,竟是被对方打得大败。
    看到牛金领着残兵,狼狈不堪地败退回来,司马懿大惊:“那蜀虏是先锋是何人,竟是这般厉害?”
    “听那蜀将自报名号,说是魏延。”
    牛金羞愧满面地回答。
    “魏延?原来竟是此人,那就怪不得。”
    司马懿叹然,“此人受刘备所重,镇守汉中近十年,自是有过人之处。”
    早先他就已经猜出曹真失利,而如今自己再折了一阵,司马懿终于开始心生退意。
    毕竟自己是逆水而上,粮草运输不畅,若是没有其他大军接应,那就算是一支孤军,而且还是进入敌境的孤军。
    就在这时,早先派往子午谷探听消息的哨探终于传回来了消息:
    子午谷大军已退。
    也有人说,子午谷不过是疑兵而已,如今已被蜀人识破。
    其实大司马领军前往萧关,被冯永大破之。
    特别这后面一个消息,如今汉中传得沸沸扬扬,就连打柴的樵夫都已经知道了,所以哨探这才能得知。

第0836章 且同归,且同归[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