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3章 欧罗巴的警钟[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xgxs6.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亚历山大港的唐旗,如同一块投入欧洲池塘的巨石,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至每一个角落。来自东方的庞大帝国,不再仅仅是商旅口中遥远的传说或丝绸瓷器的来源地,而是实实在在将军事力量投射到了地中海心脏地带的庞然大物。一股前所未有的紧张感,开始在欧洲各国的宫廷和教会中弥漫。
    nbsp罗马,圣彼得大教堂。教皇额我略二世手持来自威尼斯商人的密信,眉头紧锁。信中用近乎惊恐的笔调描述了唐军战舰的规模、士兵的纪律,以及他们在亚历山大港展现出的强硬姿态。
    nbsp“异教徒的旗帜……竟然插在了亚历山大港,那座曾经属于罗马帝国、毗邻圣地的港口!”教皇的声音在空旷的教堂内回荡,带着难以置信和深深的忧虑,“这是比阿拉伯人更可怕的威胁!他们来自遥远的东方,信仰着未知的神只,其帝国的疆域据说广阔无边……”
    nbsp他召集了枢机主教们紧急商议。“我们必须发出警告!不能让这些东方人在地中海为所欲为。这是对基督世界的巨大挑战!”然而,教廷内部意见并不统一。有人主张立刻号召新一轮十字军,将唐人赶回东方;也有人认为,当务之急是弥合与君士坦丁堡的裂痕,联合拜占庭的力量;更有现实派指出,法兰克人、伦巴第人彼此征战不休,北欧维京人威胁沿海,基督世界自身难保,何谈远征?教廷的号召力,已大不如前。争吵持续了数日,最终只达成一项模糊的决议:派遣密使,前往君士坦丁堡、法兰克王国以及主要意大利城邦,探听各方态度,尝试促成一种针对东方威胁的“共识”。这共识脆弱而遥远,但警钟已然敲响。
    nbsp在法兰克王国,实权人物宫相查理·马特接到了教廷的密信以及来自南法商人的类似报告。这位刚刚在普瓦提尔战役中击败阿拉伯大军、拯救了西欧的强悍统治者,对所谓的“东方威胁”表现得出奇冷静。
    nbsp他的谋臣们争论不休时,查理·马特抚摸着战斧的刃口,沉声道:“阿拉伯人从南边来,这些‘唐人从东边海上来。听起来很可怕。但是,诸位,他们离我们太远了。中间隔着意大利,隔着整个地中海,还有那个半死不活的拜占庭帝国。”
    nbsp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我们的威胁,近在眼前:是莱茵河对岸那些不服管束的萨克森人,是南方的阿拉伯残部,是那些蠢蠢欲动的阿基坦贵族!还有……罗马的那个教皇,总想插手我们的事务。”
    nbsp他做出了务实的判断:暂时不必理会遥远的唐人,但要加强情报收集,尤其是关于他们的武器装备和战术。同时,利用这个“东方威胁”作为借口,可以进一步整合法兰克内部的力量,削弱不听话的贵族,并向教皇要求更多的政治和宗教支持,比如为自己未来的儿子丕平谋求国王名分。法兰克的应对,充满了现实政治的考量,他们将首先专注于统一高卢,而非贸然卷入地中海的纷争。
    nbsp而在意大利,威尼斯和热那亚等依靠地中海贸易繁荣的城邦,心情最为复杂。唐人的到来,意味着贸易规则可能改变,传统的航线可能受到威胁。但另一方面,唐人所带来的东方商品丝绸、瓷器、香料数量和质量可能远超以往,如果能与唐人建立直接贸易关系,利润将难以想象。商人们私下里已经开始活动,试图绕过官方渠道,与亚历山大港的唐军都督府取得联系。利益,往往比信仰和恐惧更能驱动行动。
    nbsp君士坦丁堡,拜占庭皇帝利奥三世的宫廷。
    nbsp与教廷的恐慌和法兰克的务实不同,拜占庭感受到的是切肤之痛。亚历山大港曾是帝国重要的粮仓和财富来源,如今却飘扬着异国的旗帜,而且这个异国强大得令人窒息。
    nbsp“陛下,医院骑士团的使者又来了,这次他们愿意提供部分海图,条件是我们必须尽快采取联合行动,至少要将唐人的舰队限制在亚历山大港内!”大臣急切地汇报。
    nbsp利奥三世,这位以推行“破坏圣像运动”而闻名、性格刚毅的皇帝,内心充满了矛盾。与骑士团合作,无异于与虎谋皮,这些十字军骑士对拜占庭领土的野心从未消失。但不合作,难道要独自面对大唐的兵锋吗?
    nbsp他召见了负责情报的官员:“我们派往埃及的细作,有什么新消息?唐军的数量、战斗力究竟如何?穆斯塔法那个傀儡,内部是否稳固?”
    nbsp“回陛下,唐军数量不多,但极其精锐,装备奇特而精良,纪律严明。穆斯塔法依靠唐军支持才坐稳王位,但其内部阿拉伯旧贵族和马穆

第383章 欧罗巴的警钟[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