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太子归京与女王的野望[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xgxs6.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长安城朱雀大街,旌旗招展,净水泼街。太子李琮归京的仪仗,从明德门缓缓而入,绵延数里。百姓们夹道围观,争相一睹这位在安西历练数载的帝国储君的风采。
nbsp李琮端坐于骏马之上,身姿比离京时更加挺拔,肤色因边塞的风沙略显黝黑,眉宇间褪去了几分青涩,增添了沉稳与坚毅。他目光扫过熟悉的街巷和欢呼的人群,心中感慨万千。安西的广袤、沙场的酷烈、异族的风情,都深深烙印在他年轻的心里。他不再是那个深居东宫、只读圣贤书的太子,他的马蹄踏过碎叶川的冰雪,他的刀刃映照过怛罗斯河的残阳。
nbsp紫宸殿内,李琰端坐龙椅,看着殿下风尘仆仆却精神抖擞的儿子,眼中流露出难以掩饰的赞赏。李琮一丝不苟地行完大礼,声音洪亮:“儿臣李琮,奉旨镇守安西,今如期归京,向父皇复命!愿父皇万岁,金安!”
nbsp“平身。”李琰的声音带着温和,“琮儿,一路辛苦。安西诸事,奏报朕已详览,你做得很好。且与朕和众卿说说,安西如今情势如何,有何见闻?”
nbsp李琮起身,从容不迫地开始汇报。他不仅讲述了军备戍守、屯田开发等常规事务,更重点提到了西域诸藩的动态,以及从西方传来的消息。
nbsp“父皇,据往来商旅及探子回报,西方大食残余势力,虽退守半岛内陆及北非偏远之地,但仍有部分埃米尔不甘失败,相互攻伐亦或时有串联。其中,一个盘踞在叙利亚边境一带,名为‘黑羊部的部落联盟,近来活动频繁,似有坐大之势,偶尔劫掠我朝商队,虽未成气候,亦不可不防。”李琮的汇报清晰有条理,显示了他对边疆局势的深入把握。
nbsp“黑羊部……”李琰手指轻敲御案,这个名字他有点印象,是后世历史上活跃于安纳托利亚和伊朗西部的一个土库曼人部落联盟,没想到在这个时空提前出现了。“跳梁小丑,暂且不必大军征伐,令安西都护府加强警戒,必要时可施以雷霆手段,剿灭其主力,以儆效尤。”
nbsp“儿臣遵旨。”李琮继续道,“此外,儿臣在疏勒时,曾接见一队来自极西之地,自称‘维京的商旅。其人身材魁梧,发色金黄,驾长船跨海而来,言语虽不通,但其展示的毛皮、琥珀颇为珍贵。他们似乎对东方充满好奇,亦……颇为彪悍。”李琮补充了这个有趣的见闻,为帝国未来的扩张提供了新的方向信息。
nbsp李琰心中一动,维京人?他们的时代也开始了。看来,帝国的视野需要放得更远,不仅要陆上西进,海上探索也要加快步伐了。这可以成为一条重要的支线。
nbsp李琰随即召见负责海运和海外探索的将作监官员,询问关于北方海域的认知和舰船建造进度。他提出,应组织一支探险船队,沿东海、北海(今日本海)向北,探索更广阔的海洋和陆地,寻找新的航路和资源,并与可能遇到的“维京”等势力建立联系,或提前布局。这将为未来经北冰洋或横渡太平洋探索美洲埋下伏笔。同时,他也指示加强对南方海路的开拓力度,双管齐下。
nbsp太子归京,带来的不仅是边疆的稳定消息,更有广阔的世界图景,激发了李琰更宏大的战略构想。
nbsp退朝后,李琰在御书房单独召见李琮,父子二人进行了一番深谈。李琰考校了李琮的军政见解,对其成长深感欣慰。
nbsp“琮儿,安西历练,你成熟了许多。如今回京,要好生学习处理朝政。帝国未来,任重道远。”李琰语重心长。
nbsp“儿臣定当刻苦努力,不负父皇期望!”李琮恭敬回答。他深知,太子的责任不仅仅是武功,更是文治。他开始接触六部事务,了解帝国庞大机器的运转,这个过程,本身也充满了各种微妙的权力平衡和人际交往,这是另一条潜在的支线
第381章 太子归京与女王的野望[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