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吴侬软语话江南,一舟一水皆文章[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xgxs6.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然后,”他又敲了敲桌子的侧面,“我们将这些珍贵的木皮,通过高温高压,与内部的实心柚木基材,进行了一体化的融合。所以,诸位看到的是花梨木的纹理,闻到的,却是柚木的清香。”
nbsp“为何要如此?”一位专家不解地问道,“以青瑶山庄的财力,用整块的花梨木,也并非难事吧?”
nbsp“先生说的是。”刘楚点了点头,脸上的笑容却微微收敛,换上了一种更为严肃的神情。
nbsp“只是,我们建的是一个景区,而不是一个博物馆的展柜。海南黄花梨,固然珍贵。但它的质地,相对偏软,也畏惧潮湿。若真的用纯实木,放在这常年水汽充盈的画舫之上,不出几年,便会开裂、变形,也经不起每日成百上千游客的触摸与磕碰。”
nbsp“而柚木,则是世界上公认的,最优秀的船用木材之一。它富含油脂,天然防潮、防腐、防虫蛀,且质地坚硬,稳定性极高。”
nbsp“我们这么做,既是用最珍贵的花梨木,保留了这份独一无二的中式美学。也是用最坚实的柚木,保证了它能长久地,在这片水面之上,为一批又一批的游客,提供最稳定、最安全的服务。”
nbsp“美,固然重要。但耐用与安全,才是我们所有设计,都必须遵守的,第一原则。”
nbsp一番话,掷地有声。
nbsp船舱之内,再次陷入了寂静。
nbsp专家们面面相觑,脸上的表情,已经从最初的困惑,转变为此刻深深的震撼。
nbsp他们本以为,自己又发现了一处青瑶山庄“炫技”式的细节。却没想到,这细节的背后,竟隐藏着如此深沉的、对游客安全与长久运营的极致考量。
nbsp就在这时,一阵清越嘹亮的歌声,毫无征兆地,从不远处的河面上传来,打破了船舱内的宁静。
nbsp“青石板哎慢慢走哎~”
nbsp“阿妹的笑在桥上头哦~”
nbsp那歌声,带着几分水乡特有的粗犷与野趣,没有丝毫的雕琢,却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
nbsp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艘乌篷船正从他们的画舫旁缓缓划过。船头,一位穿着蓝印花布对襟衫、戴着斗笠的老船夫,正一边不紧不慢地摇着橹,一边扯着嗓子,唱着不知名的山歌。
nbsp他的船上,坐着一家三口。那个年轻的父亲,正举着手机,兴奋地录着像;而他的妻子和孩子,则和着节拍,开心地拍着手。
nbsp这充满烟火气的一幕,与画舫内这略显严肃的学术氛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nbsp紧接着,仿佛是引发了连锁反应。
nbsp另一艘小游船上,一个年轻人受了感染,也调皮地学着那老船夫的调子,大声地“啊啊”回应着。
nbsp霎时间,整个河面上,都充满了游客们的欢笑声、歌声与喝彩声。
nbsp“噗通!”
nbsp一条体态丰腴的金色锦鲤,仿佛也被这热闹的气氛所感染,猛地跃出了水面,在空中划出一道金色的弧线,又重重地落回水中,溅起一片晶莹的水花。
nbsp“哇!鱼跳起来了!”
nbsp“快看快看!是金色的!要转运了!”
nbsp“这地方,也太有灵气了吧!”
nbsp更多的游客,纷纷拿出手机,试图捕捉这动人的一刻。
nbsp画舫内,何镜山教授看着窗外这幅生机勃勃、充满了欢声笑语的景象,又回头看了看船舱内,这些因为一个木材问题而陷入深思的老伙计们。
nbsp他忽然笑了。
nbsp他端起面前的茶杯,对着众人,朗声说道:
nbsp“诸位,别‘把脉了。”
nbsp“再把下去,我们倒真成了,这画里,最不合群的‘老古董了。”
nbsp“来,喝茶,喝茶!且听风吟,且看鱼跃,莫负了,这大好春光啊!”
nbsp一番话,让所有专家,都哑然失笑。
nbsp他们纷纷端起茶杯,不再去纠结那些关于工艺与理念的深奥问题。
nbsp只是静静地,看着窗外那流动的风景,听着远处传来的悠扬歌声,任由自己的心,彻底地,融化在了这片,温暖而热闹的,江南春色里。
喜欢。
第484章 吴侬软语话江南,一舟一水皆文章[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