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名师磨砺,望闻问切[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xgxs6.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张大山亲自赶着骡车,送了闺女丫丫走了几百里路。
nbsp一直到那药王山的山脚下,瞅着山路崎岖,骡车再也上不去了。
nbsp他才恋恋不舍地,将女儿托付给了一个前来接引的、自称是秦仙姑座下采药童子的小姑娘。
nbsp又千叮咛万嘱咐了一番,这才一步三回头地,下了山。
nbsp丫丫背着那小小的行囊,里头装着几件换洗的衣裳。
nbsp还有爹爹为她准备的那些珍贵的医书残卷和周文轩姐夫连夜为她抄录的药草心得。
nbsp跟着那采药童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踏上了通往药王山深处的拜师之路。
nbsp药王山,果然名不虚传。
nbsp山高林密,云深不知处。
nbsp一路上,奇花异草遍地,药香扑鼻。
nbsp许多都是丫丫在《本草》书上见过图样,却从未亲眼见过的珍稀药材。
nbsp这让她那颗因为离家而略感忐忑的心,又多了几分对未来的期盼和对那传说中“秦仙姑”的敬仰。
nbsp也不知走了多久,翻了几个山头。
nbsp当她终于来到那掩映在苍松翠柏之间、几间简陋却又异常洁净的竹篱茅舍前时。
nbsp早已是香汗淋漓,气喘吁吁了。
nbsp那位传说中的“秦仙姑”,并没有丫丫想象中那般仙风道骨,或者不食人间烟火。
nbsp她看起来,也不过是个五十出头年纪、面容清癯、眼神却异常明亮锐利的普通山野妇人。
nbsp身上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粗布衣裳,头上也只是简单地用一根木簪子挽着发髻。
nbsp她并没有立刻就答应收下丫丫这个徒弟。
nbsp而是先仔仔细细地,将丫丫从头到脚打量了一番。
nbsp又问了她许多关于为何要学医、以及…对这医道有何见解的“古怪”问题。
nbsp丫丫虽然有些紧张,但也还算沉着。
nbsp她将自己当初因为王家婶子的小孙子险些夭折而萌生学医救人之念的初衷。
nbsp以及自己对“医者仁心,济世活人”的浅薄理解。
nbsp都一五一十地,坦诚地说了出来。
nbsp秦仙姑听着,那双锐利的眸子里,也渐渐地,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
nbsp她又让丫丫辨认了几种她从药篓里随手取出来的、看似寻常却又极易混淆的草药。
nbsp还考较了她几句关于《汤头歌诀》和《脉经》的粗浅背诵。
nbsp丫丫虽然答得有些磕磕巴巴,也不尽完善。
nbsp可那份对药草的熟悉和对医学知识的渴望,却是实实在在的。
nbsp最终,秦仙姑点了点头。
nbsp“你这女娃,根骨尚可,心性也还算纯良。”
nbsp“既然是你父亲千里迢迢将你送来。”
nbsp“老身便破例,收下你这个记名弟子吧。”
nbsp“只是,我这药王山的规矩严,学医的苦,也非你能想象。”
nbsp“你若受不住,随时可以下山去。老身绝不阻拦。”
nbsp“若是能坚持下来,自然能让你学到些真本事。”
nbsp丫丫闻言,喜出望外,连忙跪倒在地,恭恭敬敬地给秦仙姑磕了三个响头。
nbsp“弟子张丫丫,拜见师父!”
nbsp“弟子不怕吃苦,不怕受累,只求师父能传授弟子济世活人之术,弟子感激不尽!”
nbsp声音清脆,也充满了坚定。
nbsp于是,丫丫便在这与世隔绝的药王山深处,开始了她艰辛而又充满了希望的学医生涯。
nbsp秦仙姑的教导方式,与她爹爹张大山那种“寓教于乐,启发引导”截然不同。
nbsp她极其严厉,也不苟言笑。
nbsp每日里,天不亮,丫丫就得起身。
nbsp先是跟着师父在山间吐纳练气,秦仙姑说,医者须得自身气血充盈,方能感知病患之气机。
nbsp然后,便是繁重的药材采集和炮制工作。
nbsp药王山上,遍地都是宝。
nbsp可那些真正有奇效的珍稀药材,往往都生长在最险峻的悬崖峭壁之上,或者最幽深的密林毒瘴之中。
nbsp丫丫每日里都得背着沉重的药锄和竹篓,跟着师父或者其他几个早入门的师姐。
nbsp翻山越岭,攀岩附葛,去采集那些沾染着晨露和天地灵气的仙草灵药。
nbsp有时候,为了采摘一株生长在悬崖峭壁上的“千年石斛”。
nbsp她甚至得冒着生命危险,将自己用粗壮的藤条捆在腰间,由师姐们在上面拉着,一点点地,从那万丈悬崖之上,将她缒下去。
第261章 名师磨砺,望闻问切[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