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7章 路通财通,共筑坦途[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xgxs6.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br/>    nbsp是啊,如今这青石村,可不是以前那个任人拿捏的穷山沟了。
    nbsp他们有水磨坊,有榨油工坊,有花儿布坊,还有那名声渐播的“青石春”和“张氏豆酱”。
    nbsp这些,可都是能换回真金白银的好东西。
    nbsp那些想从青石村沾光的客商,让他们出点力气修修路,想必也不会太过推辞。
    nbsp“至于这人手嘛,”张大山继续说道。
    nbsp“咱们村如今能出力的壮劳力,也不算少了。”
    nbsp“而且,这路修好了,是大家伙儿都受益的事儿。”
    nbsp“咱们可以按照各家各户的人丁和田亩,分派任务,轮流上工。”
    nbsp“干的活计,也都记在‘出力簿子上,年底分红利的时候,也能算是一份功劳。”
    nbsp“这样一来,既不耽误各家地里的活计,也能把这修路的大事,给它办起来。”
    nbsp他这个“集资与义务劳动相结合,按贡献分红利”的法子。
    nbsp在之前的修水利、建磨坊等事情上,都取得了极好的效果。
    nbsp如今再说出来,自然也是得到了众人的一致赞同。
    nbsp于是,在张大山的主持和“公社会”的具体规划下。
    nbsp一场旨在彻底改善青石村对外交通状况的“修路大会战”,便又一次,轰轰烈烈地,在青石村拉开了序幕。
    nbsp张大山亲自带着铁牛、柱子,还有村里几个对山形地势比较熟悉的老猎户和常走山路的老把式。
    nbsp沿着那条通往临水镇的崎岖山路,来来回回,仔仔细细地勘察了好几遍。
    nbsp哪里路面过窄需要拓宽,哪里坡度太陡需要降低。
    nbsp哪里弯道太急需要取直,哪里地基松软需要加固。
    nbsp哪里雨水汇集需要开挖排水沟,哪里可以就地取材,利用山石铺设路面。
    nbsp他都在心里头,一一做了标记,画出了简易的施工草图。
    nbsp他还从《天工开物·营造》篇里,学来了不少关于古代道路修筑的实用法子。
    nbsp比如,如何选择路基的填充材料,才能保证路面的稳固和耐久。
    nbsp他让村民们从河道里挖取大小适中的鹅卵石和粗沙,再混合上一些黏性较好的黄土,分层铺设,层层夯实。
    nbsp比如,如何根据地势的坡度,来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防止雨水冲刷路面。
    nbsp他在路面两侧,都开挖了深浅适宜的排水边沟,并在一些关键的汇水点,设置了横向的截水沟和涵洞雏形。
    nbsp再比如,如何利用“鱼鳞铺”或“人字铺”等方法,来铺设那些从山里开采出来的、大小不一的碎石,使其能相互嵌合,形成更加平整和耐磨的路面。
    nbsp这些在他看来只是些基础常识的东西。
    nbsp在那些一辈子都没见过正经官道的村民们眼中,却又是那般的神奇和高深莫测。
    nbsp“张先生,您这脑子里,到底是装了多少好东西啊?”
    nbsp连平日里最是沉稳寡言的铁匠张老头,在听了张大山关于如何用碎石和一种他称之为“三合土”,就是利用石灰、沙子、碎石的混合物,混合河沙和细碎石,效果出奇的好,也是忍不住啧啧称奇,满脸的不可思议。
    nbsp张大山只是笑了笑,并不多做解释。
    nbsp他知道,这些知识,在这个时代,是何等的宝贵。
    nbsp也何等的具有改变世界的力量。
    nbsp在张大山的统一指挥和调度下。
    nbsp青石村的男女老少,除了那些实在年老体弱或者年幼无知的。
    nbsp几乎是全员上阵,投入到了这场声势浩大的修路工程之中。
    nbsp男人们,负责开山凿石,平整路基,搬运那些沉重的石块和沙土。
    nbsp他们挥舞着锄头、铁锹,将那些挡路的土坡一点点削平,将那些坑洼的路面一点点填实。
    nbsp他们推着那新发明的独轮车,赶着牛车马车。
    nbsp将一车车的碎石、沙土、还有那从村里新开的石灰窑里运来的石灰。
    nbsp源源不断地送往各个施工地段。
    nbsp妇人们,则负责筛沙、和泥,主要是制作那“三合土”用的石灰砂浆。
    nbsp帮着将那些大小不一的石块,按照张先生教的法子,分门别类地码放整齐,以备铺路之用。
    nbsp她们还会在每日的晌午和傍晚,挑着热腾腾的饭菜和茶水,送到工地上。
    nbsp给那些挥汗如雨的男人们,补充体力,鼓舞士气。
    nbsp就连那些半大的孩子们,也都没闲着。
    nbsp他们帮着大人,捡拾路边的小石子,或者传递些轻便的工具。
    nbsp虽然干不了什么重活,可那份参与其中的热情和自豪感,却也丝毫不输给那些成年人。
    nbsp整个青石村,都像是一个巨大的、充满了活力和希望的工地。
    nbsp到处都是叮叮当当的凿石声,轰隆隆的推车声。
    nbsp以及人们互相鼓劲、彼此加油的吆喝声和欢笑声。
    nbsp经过了两个多月的苦战。
    nbsp当春天再次降临青石村,山花烂漫,溪水潺潺的时候。
    nbsp那条连接着青石村与临水镇的、原本崎岖难行的山路。
    nbsp已经被拓宽、平整,并铺上了一层厚实的碎石三合土路面。
    nbsp那修好的路段,走起来,却已经是天壤之别了。
    nbsp牛车马车在上头跑,再也不用担心会陷坑或者硌坏轮子了。
    nbsp独轮车推着几百斤的货物,也能轻松地上下坡了。
    nbsp村民们去镇上赶集,石头他们出去送货,那时间,比以前至少能缩短三分之一。
    nbsp这份实实在在的便利,让每一个青石村的人,都笑逐颜开。
    喜欢。

第247章 路通财通,共筑坦途[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