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9章 花儿布坊,初具雏形[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xgxs6.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青石村的日子,如今是真个变了样。
    nbsp家家户户的粮缸都装得不赖。
    nbsp饭桌上,也能时常闻着油香了。
    nbsp村里人脸上的愁苦色少了。
    nbsp笑声多了。
    nbsp张大山瞅着这一切,心里头也踏实。
    nbsp这天,王氏跟他念叨。
    nbsp“当家的,咱村里人这吃喝是不愁了。”
    nbsp“可这身上穿的,还是旧年那些打了补丁的粗布衣裳。”
    nbsp“尤其是孩子们,个头蹿得快,衣裳眼瞅着就短了半截。”
    nbsp张大山听了,点了点头。
    nbsp这吃穿二字,吃解决了,穿也得跟上。
    nbsp他自家闺女花儿,那手纺织的巧活,在村里是头一份。
    nbsp早先织出来的那“精麻布”,石头拿去府城,那些大户人家的管事都抢着要。
    nbsp只是那时候家里头忙,人手也少,没能顾得上。
    nbsp如今村里不少妇人,因为水磨坊那些新机器的出现,从繁重的家务里脱了手。
    nbsp每日里也有了不少空闲。
    nbsp“花儿啊,”张大山把长女叫到跟前,“爹琢磨着,把你那织‘精麻布的手艺,再拾掇拾掇。”
    nbsp“咱们家也开个布坊,招些村里手巧的婶子大娘来做帮工。”
    nbsp“咱们给她们开工钱,织出来的布,石头拿去卖。”
    nbsp“挣了钱,大头归咱们家,也让那些帮工的婶子大娘们,能有个活钱进项。”
    nbsp花儿听了,眼睛亮亮的。
    nbsp她本就喜欢纺纱织布。
    nbsp能把自个儿的手艺变成挣钱的营生,还能帮衬村里人,她自然是乐意的。
    nbsp“爹,女儿听您的。”
    nbsp王氏和巧巧也在一旁帮腔。
    nbsp“是啊,当家的,这可是好事儿。”
    nbsp“花儿手巧,俺们也能帮着打理。”
    nbsp张大山说干就干。
    nbsp他先从自家账上拨了二十两银子,作为这“花儿布坊”的本钱。
    nbsp又让柱子领着几个学木工的后生,在自家院子旁边,新盖了三间宽敞的工房。
    nbsp一间做仓库,堆放麻料和织好的布匹。
    nbsp一间做纺纱房,里头摆了十几台柱子新近改良过的纺车。
    nbsp还有一间最大的,做了织布房,整整齐齐安放了八台新做的织布机。
    nbsp这些织布机,也都是张大山画了图样,柱子带着人一点点打制出来的。
    nbsp比起村里那些老掉牙的家伙什,不知道要省力多少,织出来的布也更平整。
    nbsp场地有了,家伙什也齐备了。
    nbsp接下来就是招人了。
    nbsp花儿和王氏、巧巧一起,在村里挑了十五六个平日里就以针线活见长、手脚也麻利、最主要是人品信得过的中年妇人和年轻姑娘。
    nbsp跟她们明明白白地说了,是来张家布坊做工,不是白帮忙。
    nbsp每日里按时上下工,纺出多少合格的麻线,织出多少合格的布匹,都有定数。
    nbsp月底按着这定数,给她们结算工钱,多劳多得,绝不含糊。
    nbsp那些妇人姑娘们,一听有这等好事,不用出远门,在家门口就能学手艺挣活钱,一个个都乐开了花。
    nbsp当下就拍着胸脯保证,一定跟着花儿姑娘好好干。
    nbsp于是,这“花儿布坊”就算是正式开张了。
    nbsp花儿成了这布坊的“大管事”,也是“总教习”。
    nbsp她把从自家老爹那里学来的那些关于选麻、沤麻、梳麻、纺线、浆纱、上机、织造的诀窍。
    nbsp还有她自己琢磨出来的那些织“精麻布”和简单提花的手艺。
    nbsp都毫无保留地,一点点,耐心地教给那些新来的学徒和帮工。
    nbsp她性子虽然温婉,可管起事来,却也一丝不苟。
    nbsp每一道工序,她都亲自把关。
    nbsp麻线纺得粗了不行,细了也不成,必须得匀匀溜溜。
    nbsp布匹织得松了漏风,紧了又费料,那经纬的密度,也得恰到好处

第239章 花儿布坊,初具雏形[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