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4章 捷报传来,府试亦过![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xgxs6.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府试首场的钟声落下。
    nbsp张小山走出那压抑而又令人心神激荡的号舍。
    nbsp只觉得浑身的力气仿佛都被瞬间抽空。
    nbsp脑袋里也是嗡嗡作响,一片混沌。
    nbsp他踉跄着,几乎是凭借着本能,在散场的人潮中寻找着父亲和二哥的身影。
    nbsp当看到张大山和石头那焦急而又充满关切的目光时。
    nbsp他强撑着的精神才猛地一松。
    nbsp眼眶一热,险些当场落下泪来。
    nbsp“爹......二哥”
    nbsp他的声音沙哑得不成样子。
    nbsp“考完了?感觉如何?”
    nbsp张大山连忙上前扶住他,声音里充满了小心翼翼的关切。
    nbsp小山苦笑了一下,摇了摇头。
    nbsp“孩儿孩儿也不知。”
    nbsp“题太难了。”
    nbsp“尤其是那道《尚书》的经义,还有最后的试帖诗”
    nbsp他说着,脸上露出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和些许的沮丧。
    nbsp府试的难度,确实远超他的预料。
    nbsp尤其是那些需要阐发个人见解、旁征博引的题目。
    nbsp让他感觉自己平日里所学的知识,还是太过浅薄了。
    nbsp“没事,没事。考过就考过了。”
    nbsp张大山连忙安慰道,轻轻拍着儿子的后背。
    nbsp“难,也不光是你一个人难,大家都一样。”
    nbsp“咱们尽力了就行,莫要想太多。”
    nbsp石头也在一旁附和:“就是啊,三弟。你都说难了,那其他人肯定更抓瞎。”
    nbsp“走走走,咱们先回客栈歇着,爹给你弄点好吃的补补。”
    nbsp父子三人相互搀扶着,随着散场的人流,缓缓离开了贡院。
    nbsp接下来的两日,府试依旧在紧张而又肃穆的气氛中进行着。
    nbsp第二场考的是策论。
    nbsp题目是关于“农桑之政,如何固本安民”。
    nbsp这道题目,对于出身农家、又亲眼见证了父亲张大山如何依靠自己的智慧改良农具、兴修水利、带领全家走出困境的小山来说。
    nbsp反倒是比那些纯粹的经义阐发,要显得更加得心应手一些。
    nbsp他将自己平日里从父亲那里听来的那些关于“精耕细作”、“因地制宜”、“水利为本”、“藏粮于民”的朴素道理。
    nbsp以及从周先生那里学到的那些关于“重农固本”、“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儒家思想。
    nbsp都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
    nbsp洋洋洒洒写下了一篇近千字的策论文章。
    nbsp虽然文辞或许还不够华美,引经据典也偶有生涩之处。
    nbsp但其中所蕴含的那份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和对农事利弊的独到见解。
    nbsp却是许多养在深闺、四体不勤的富家子弟所远远不及的。
    nbsp第三场,也是最后一场,考的是更为灵活的杂文和试帖诗。
    nbsp小山在诗赋上本非强项。
    nbsp但他谨记着周先生的教诲,不求出彩,但求稳妥。
    nbsp在格律和平仄上尽量不出差错,内容上也力求贴合题目,言之有物。
    nbsp当最后一场考试结束的钟声响起,小山交上自己那份墨迹未干的试卷时。
    nbsp他整个人,都像是虚脱了一般,连站起来的力气都快没有了。
    nbsp连续三日,每日数个时辰的高度紧张和殚精竭虑。
    nbsp早已将他这个年仅十七岁的少年的体力和心力,都消耗到了极致。
    nbsp但他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里,却也闪烁着一种如释重负般的光芒。
    nbsp不管结果如何,他总算是坚持下来了。
    nbsp他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没有辜负恩师的教诲,也没有辜负自己这三年多来的寒窗苦读。
    nbsp府试结束,接下来便是漫长而又焦灼的等待放榜的日子。
    nbsp这段时间,对于所有的考生来说,无疑都是一种煎熬。
    nbsp张大山看着儿子那明显消瘦了一圈的脸庞和眼底那浓浓的疲惫。
    nbsp心中充满了无限的心疼。
    nbsp他没有再让小山像在县城时那样,考完之后还继续温书。
    nbsp而是强行让他每日里多睡几个时辰。
    nbsp又让石头想方设法地从府城的集市上,买回来一些新鲜的鱼肉蛋禽。
    nbsp亲自下厨,给儿子做些滋补身体的汤羹饭食。
    nbsp希望能让他那亏空了的身体,尽快恢复过来。
    nbsp石头也知道三弟这次考试辛苦了。
    nbsp他不再像以前那样,一有空就拉着三弟问东问西,或者缠着他讲书上的道理。
    nbsp而是会主动地,将自己在府城里看到的各种新奇见闻,或者打听到的那些关于各地风土人情的趣事。
    nbsp都绘声绘色地讲给小山听。
    nbsp希望能用这种方式,来分散一下三弟的注意力,缓解他内心的焦虑。
    nbsp“三弟,你猜俺今天在东市看到啥了?”
    nbsp“一个耍猴的班子,那猴子精得跟个人似的,会作揖,会翻跟斗,还会戴着面具学人走路,逗得围观的人哈哈大笑。”
    nbsp“还有啊,俺还看到有人卖那种西域来的琉璃珠子,五颜六色的,比咱们家窗户上糊的明瓦纸好看多了,就是贵得吓死人,一颗小珠子就要好几百文钱呢。”
    nbsp小山听着二哥那眉飞色舞的讲述,脸上也渐渐露出了笑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他知道,这是父亲和二哥,在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来关心和爱护自己。
    nbsp这份浓浓的亲情,如同温暖的阳光,驱散了他心中因为等待而产生的些许阴霾。
    nbsp在等待放榜的这些日子里。
    nbsp张大山也没有完全闲着。
    nbsp他会带着石头,在不影响小山休息的前提下,仔细地逛了逛南阳府这座繁华的府城。
    nbsp他们去了人声鼎沸的骡马市,观察着各种牲畜的交易。
    nbsp去了货物堆积如山的货栈码头,感受着那南来北往的商业脉动。
    nbsp去了店铺林立的商业街区,留意着各种商品的种类、价格和销路。
    nbsp张大山将这些见闻,都默默地记在心里。
    nbsp他在为将来可能的、更大规模的商业拓展,积累着经验,寻找着机会。
    nbsp而石头,则更是如鱼得水,对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浓

第184章 捷报传来,府试亦过![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