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4章 栓柱学艺,各有所专[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xgxs6.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看着大哥铁牛每天下午都跟着铁山爷爷学打铁,虽然累得像条狗,但眼神里却充满了学到真本事的自豪。
    nbsp看着二哥石头每次从镇上或者商队回来,眉飞色舞地讲述着外面的见闻,盘算着“买进卖出”的门道。
    nbsp看着三哥小山捧着书本,摇头晃脑地念着那些他们听不懂的“之乎者也”,却得到爹娘和周先生的一致夸赞。
    nbsp家里年纪稍小的栓子和柱子,心里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
    nbsp他们不再满足于仅仅是完成爹娘交代下来的那些简单的、重复性的杂活。
    nbsp他们也渴望像哥哥们一样,能学点“真本事”,能为这个家做出更重要的贡献。
    nbsp这份心思,自然没有逃过张大山的眼睛。
    nbsp对于这两个性格迥异的儿子,他心里也早有盘算。
    nbsp栓子,十二岁,性子随了铁牛,老实,本分,不多言不多语,但胜在踏实、细心,有耐心。
    nbsp之前在家里尝试酿酒时,张大山就发现,栓子对那些需要精确控制火候、仔细观察发酵过程的步骤,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专注和兴趣。
    nbsp每次张大山拌曲、入缸、封坛时,他都会默默地蹲在一旁,看得比谁都认真,偶尔还会问上一两句关键的问题。
    nbsp张大山觉得,这孩子的心性,或许正适合学习酿酒这门需要耐心、细致和经验积累的传统手艺。
    nbsp于是,在家里的酿酒活动逐渐常态化之后。
    nbsp张大山便正式将栓子定为了自己的“酿酒学徒”。
    nbsp他开始有意识地,将更多酿酒的核心步骤,一步步地教给栓子。
    nbsp如何根据不同的粮食,粟米、高粱和稻米,调整浸泡和蒸煮的时间。
    nbsp如何判断酒曲发酵的最佳状态,以及如何将其均匀地拌入粮饭中。
    nbsp如何根据天气变化,调整发酵缸的摆放位置和保温措施,来控制发酵的温度。
    nbsp如何通过观察气泡、闻气味、甚至品尝发酵液的酸甜度,来判断发酵的进程。
    nbsp如何用最干净、最有效的方法,过滤酒糟,提取相对清澈的酒液。
    nbsp这些,都是酿酒过程中最关键的经验和技巧。
    nbsp张大山将自己从《曲糵》篇中领悟到的知识,结合自己的实践摸索,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栓子。
    nbsp栓子学得极其用心。
    nbsp他不像石头那样跳脱,也不像小山那样一点就透。
    nbsp但他有着惊人的耐心和细致。
    nbsp父亲交代下来的每一个步骤,他都会一丝不苟地去执行。
    nbsp他会默默地记下不同天气下发酵缸温度的变化。
    nbsp会仔细地比较不同批次酒曲的颜色和气味差异。
    nbsp会反复练习过滤酒液的手法,力求减少浪费,提高纯度。
    nbsp虽然他学得慢,但每一步都走得异常扎实。
    nbsp看着栓子在酿酒这件事情上展现出的专注和潜力,张大山的心里很是欣慰。
    nbsp或许将来,这门手艺真的能在栓子手里发扬光大,成为张家又一个响当当的招牌。
    nbsp而对于十岁的柱子,张大山的安排则有所不同。
    nbsp这小子,是家里最调皮、最好动、好奇心也最强的一个。
    nbsp让他像栓子

第104章 栓柱学艺,各有所专[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