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药材加工,提升价值[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xgxs6.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泥土和杂质。
nbsp“记住了,不能用水大冲大洗,会把药性冲跑了。要一点点擦,一点点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他反复叮嘱。
nbsp父子三人耐着性子,将每一根黄芪都仔细清理干净,露出其原本的黄褐色泽。
nbsp清理干净后,便是分级。
nbsp张大山按照根茎的粗细、长短、色泽、以及他判断的大致年份,将黄芪分成了上、中、下三等。
nbsp上等的,自然是那些粗壮饱满、颜色深黄、质地坚实的“大家伙”。
nbsp中等的,则是大小适中、品相尚可的。
nbsp下等的,就是那些细小的根须、或者形态不佳、颜色偏淡的。
nbsp分级之后,便是最考验技术的切片环节。
nbsp张大山取出那把新买的、磨得锋利无比的开山斧。
nbsp他拿起一根上等黄芪,固定在特意找来的平整木墩上。
nbsp深吸一口气,运足臂力,手起斧落。
nbsp“咔嚓。”
nbsp一声脆响。
nbsp黄芪被整齐地切断。
nbsp断面平整,呈现出清晰的“菊花心”纹理和淡黄色的光泽。
nbsp但这还不够。
nbsp他要切的是斜片,也就是所谓的“马蹄片”。
nbsp这需要精确的角度和力道控制。
nbsp他调整了一下姿势,再次下斧。
nbsp这一次,斧刃沿着一个倾斜的角度切下。
nbsp一片厚薄均匀、状如马蹄的黄芪斜片便应运而生。
nbsp“就是这样。切出来的片要薄厚均匀,形状规整,断面光滑。这样的药材,药铺才喜欢收,价钱也高。”
nbsp他将切好的样片递给儿子们看。
nbsp铁牛和石头都看得啧啧称奇。
nbsp切片的工作主要由张大山和力气大、手也渐稳的铁牛负责。
nbsp石头则在一旁负责传递、整理切好的药片,并学着父亲的样子进行二次筛选。
nbsp这项工作极其枯燥,且非常耗费体力。
nbsp坚硬的黄芪根需要用很大的力气才能切动。
nbsp还要时刻注意保持切片的均匀和规整。
nbsp一天下来,父子三人都累得胳膊酸痛,虎口发麻。
nbsp但看着那一片片码放整齐、散发着浓郁药香的黄芪片,成就感油然而生。
nbsp处理完黄芪,张大山又将目光投向了那些黑乎乎、疙疙瘩瘩的三七。
nbsp他记得书中提过,三七需要经过蒸制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止血、活血”的功效。
nbsp他决定尝试一下。
nbsp他让王氏将家里那口缺耳朵的铁锅刷洗干净,倒入半锅水。
nbsp又找来几根粗竹棍,架在锅沿上,做成一个简易的支架。
nbsp再将一个破陶盆放在竹棍上,把清洗干净的三七块茎放入盆中。
nbsp盖上锅盖(也是破的,用湿布堵住缝隙),然后让铁牛在灶膛里烧起文火。
nbsp利用水蒸气,对三七进行长时间的蒸制。
nbsp这个过程需要耐心和对火候的精确把握。
nbsp张大山守在灶边,不时地添柴、观察蒸汽的情况。
nbsp他心里也没底,不知道这种土法子蒸出来的效果如何。
nbsp但这是他目前能想到的最好的处理方法了。
nbsp大约蒸了一个多时辰。
nbsp张大山估摸着差不多了,才让铁牛撤掉灶膛里的火。
nbsp等锅里的热气散去,他小心翼翼地打开锅盖。
nbsp一股混合着泥土气息和特殊药香的热气扑面而来。
nbsp只见陶盆里的三七,颜色变得更深,质地也似乎变得更油润了一些。
nbsp用手捏一捏,感觉比生的时候要软糯一些。
nbsp“应该成了。”
nbsp张大山将其取出,放在干净的草席上晾凉、晾干。
nbsp至于其他的杂药,如柴胡、蒲公英根等,他也都按照各自的特性,进行了清洗、切段、晾晒等基础处理。
nbsp虽然没有太复杂的炮制,但也比之前直接堆在一起要规整得多,价值自然也提升了不少。
nbsp经过好几天的忙碌。
nbsp原本堆在角落里那些杂乱无章的原生药材,都变成了一批批经过精心加工、分类整理、品相提升的“精品”。
nbsp黄芪片薄厚均匀,色泽金黄。
nbsp三七块油润饱满,质地沉实。
nbsp其他杂药也都干净整洁,蓄势待发。
nbsp看着这些凝聚了全家心血的成果,张大山的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底气。
nbsp下一次,等赵四海的商队再来时,他有信心,能凭借这些提升了价值的药材,换回一个更好的价钱。
喜欢。
第42章 药材加工,提升价值[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