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脉络(二)[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xgxs6.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下去也就罢了,然而后来的杨广在看到自己有这么多钱后,直接就要想着打仗…那结果可想而知,本来百姓们都已经被逼的快活不下去了,你这边再一打仗,那就更完了啊。
nbsp于是,这个虚假的繁荣顿时承受不住这样的测试,直接崩塌了,隋朝也跟着覆灭。
nbsp这时候就要说清一件事,那就是对于一个王朝来说,查清税基是必须的,毕竟这是财政的根本,然而在收税的基本上,却也不要查的太清楚,那样的话就会造成隋朝这样的悲剧,保持一个模糊的界限才是最好的。
nbsp随后就是唐朝。
nbsp唐朝有一个比较明显的毛病,就是开国皇帝不懂经济学,不但不懂,而且还特别天真和无知。
nbsp他当时创立了一种,名为公廨制的东西,就是给官员发的钱不是让他们直接花的,而是顺带的再给一个田地,让他们自己拿这个田地赚钱,之后就不用发俸禄了。
nbsp关键是吧,你不能指望那些天天读四书五经的官员会理财…把田放他们手上自然是会亏的,而且随着官员手里面的职位田越来越多的,自然还是要占据百姓的田…这些个情况越来越严重,到李世民哪里的时候,就想要把这个改一下。
nbsp只不过这样的话又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你把这个制度给撤销了,那原本应该发给官员的那份钱谁出?
nbsp在最开始的时候,唐太宗还找了全国比较富有的那些富户,让他们出这份钱,只不过时间久了谁就都不愿意了啊,最后因为民怨沸腾,他才把这个方法给撤销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他还弄了一个名为捉钱令史的东西,就是让这帮人出去放贷,之后赚利息,但这个利息是有指标的,每年必须完成多少多少。
nbsp但问题就来了,社会上哪有那么多人借钱啊…久而久之的,官员为了完成指标,只能强迫别人借钱,之后放高利贷。
nbsp不用想的,这么一个智障制度最后也被废除了。
nbsp到唐中期的时候,日渐庞大的官僚系统已经让朝廷有点养不起了,再加上对外要打仗,于是就设立了节度使这么一个东西。
nbsp节度使掌握了军权,经济,监察权,各种权利集于一身,而且还能在自己的地盘收税…最开始弄这个东西是为了让节度使自己把养军队的费用解决了,朝廷就不管了,但没想到最后却养出了一头凶兽。
nbsp等到后来的时候那就是更没钱了,于是各种被称为“史”的人出现了,他们帮助政府敛财,一般是收盐铁,青苗,租庸等税…这样多而繁杂的税自然让老百姓顶不住。
nbsp当然,虽然财政失调在唐朝很重要,但坑他们最恨的,还是藩镇这个东西…最后甚至为了削弱藩镇,连着自己一起打,把藩镇的兵权分散削弱了,连带着自己也被削弱…
nbsp之后就死了呗。
nbsp当然,这里面要插一句,那就是皇帝换地方住。
nbsp很多唐朝皇帝都会动不动就去洛阳住…之所以这样,是因为长安已经穷了,必须要别的地方运输粮食才能维持住,而运输粮食这笔费用毫无疑问的,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nbsp所以皇帝到洛阳哪里去住,可以减轻财政压力。
nbsp宋朝走起。
喜欢。
帝国脉络(二)[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