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成刘彻和卫子夫的女儿怎么办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7章 为国战而战者,国当铭记[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xgxs6.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建烈士墓,以令天下知,后世知。
    nbsp“为我大汉浴血奋战者,必将名垂千古。大汉在,年年祭奠为我大汉战死之烈士。”
    nbsp听完刘徽的话,刘彻脑子已经飞转起来,他岂不明白,开此先例,从今往后大汉的将士都将不畏于死!
    nbsp建烈士之墓,纵然身躯不存,有名牌在,大汉存一日,年年祭奠,以大汉朝廷之名而祭奠啊。身死留名,而且还是能够名垂青史,试问对于无数将士而言是不是一种激励?
    nbsp“拿出一个完整的章程。”乍然一听,刘彻想到其中的好处,如何也是控制不住想要细致方面的内容,刘徽应声,赶紧到一边去,一边和刘彻讨论,一边在纸上写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父女隐隐传出的说话声,让外面的人清楚,屋里的两人讨论得正激烈,可是迟迟没有让他们进去,伺候在外的人没胆子打扰,也不敢。
    nbsp眼看时辰不早,屋里刘彻的声音传来,“召丞相和御史大夫,大将军,冠军侯,九卿觐见。”
    nbsp得令的方物不敢怠慢,传人去。
    nbsp很快刘彻点名的人全都到了,刘徽字写多了,手有些酸,正自己按按,霍去病见礼后看到她的动作,站了过去,给刘徽按起手。
    nbsp刘彻正想寻霍去病,一看,给刘徽按胳膊呢。刘彻笑了笑,“阿徽同朕提了提,为出击匈奴战死的将士无数,为免他们死后无所归依,议建烈士陵。为国捐躯者,大汉之功臣也。大汉当以祭之,以令天下知。”
    nbsp乍然一听刘徽想出的主意,都一怔,抬首望向刘徽,刘徽没有波动的道:“从前的将士,身上没有名牌,不知其名者无数。我提议为所有军中的将士刻名牌,以铁制之,纵然面目全非,有名牌在便可知身份。凡为我大汉而死者,大汉当敬之,祭之。”
    nbsp刘徽已经将所谓名牌图样画出,只为了让人可清看到名牌的样式。
    nbsp“名牌两面,一面刻其籍贯,一边刻其所属之部。”刘徽把细节道来。
    nbsp某个丞相第一反应是,“若制名牌,怕是要费资不少。”
    nbsp刘徽不客气的道:“无数大汉百姓为我大汉不畏生死,大汉连为他们制一个名牌的心都没有。李丞相,你出去跟人说上一句?”
    nbsp挤兑得李蔡面红耳赤。
    nbsp“钱的事不劳丞相操心。不会从国库出。眼下重点在于,迅速让各地军队将一应将士的名单送上,以令军中制出名牌。为防有人私铸名牌,要设一个防伪的标记。”刘徽脑子飞转,想到防伪的事。
    nbsp“你跟中科院的人商量。”刘彻把人叫来的目的是要将此事拍定。
    nbsp卫青问:“那从前战死的将士?”
    nbsp“知名的立碑,不知其名的也立碑,好让天下人知,那是为大汉战死的将士。”刘徽答来,卫青望向刘彻,刘彻点头,是认同刘徽一番安排的。
    nbsp“另外还有一应抚恤。为大汉或死或伤的将士,从前的抚恤太低,理当提一提。”刘徽将一边写好的纸条递来,好让一众人看看。
    nbsp看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刘徽那样一提,刘彻同意吗?
    nbsp刘彻再一次点头,提醒他们没错,刘徽在这件事情上征得他同意。
    nbsp更准确的说,刘徽现在跟他们说的所有事,都是在跟刘彻商量好之后才把他们喊来的。
    nbsp“陛下,如此一来支出可就更大了。”李蔡是真操心大汉没钱,刘徽瞥过他一眼,李蔡感受到刘徽的嫌弃,“长公主,连年征战,国库没有进项。陛下,长公主手中盐利之大,不如让长公主将盐归于朝廷所营。如此必可解国库之危急。”
    nbsp一句话说出来,好样的,把一个个都看傻眼了。
    nbsp刘彻凌厉的道:“不必再提。钱的事不劳丞相费心。”
    nbsp李蔡让刘彻堵着了。
    nbsp钱的事为何不用李蔡费心,无非是因为钱都在刘徽手里,也就是在刘彻的手里,刘彻压根不认为国库需要把盐利收回来。
    nbsp盐利,多丰厚的利,如果能让刘彻动了收回来的心,刘徽手里的其他生意都有一谋的可能。
    nbsp可惜,那么多年了,看着刘徽握尽天下盐利,以令世族相争,他们谁都奈何不得刘徽,让人恨啊!
    nbsp再听听刘徽又给刘彻出主意,势要提高那些普通人的地位?
    nbsp不成,刘彻借刘徽的手,没少折腾他们世族,再让刘徽把下面的人笼络住,事情不妙。
    nbsp“陛下,财政不明,臣这个丞相不如不当了。”李蔡实在咽不下那口气,思来想去,竟然要用不当丞相要挟刘彻。
    nbsp刘徽都要乐了。
    nbsp威胁刘彻?
    nbsp看刘彻是一个受人威胁的皇帝吗?怕是李蔡不想当官了。
    nbsp“既然不想当,那就回家待着去吧,以后都不必再上朝。”刘彻最恨别人威胁他,有一个算一个,都给他滚。
    nbsp李蔡都傻眼了,万万没有想到刘彻如此不留情面。
    nbsp谁先不留情面的?
    nbsp你一个丞相威胁皇帝,就因为皇帝不听你的话。
    nbsp哈,皇帝要是受你威胁都是见鬼了!
    nbsp“退去吧。”刘彻才不管李蔡的反应,让人退去。
    nbsp李蔡颜面尽失,连丞相位置都没了,能如何,唯有退去。临行前狠狠瞪了刘徽一眼,那眼中的恨意藏不住。
    nbsp李蔡是李广的堂弟,想是今天刘徽在军中对李广做下的事传到他耳中了,可不就把账都记到她身上。
    nbsp刘徽可不怕事。
    nbsp目光澄明,无所畏惧的迎向李蔡,看谁先怕谁。
    nbsp李蔡想跟刘徽分个高低也得有机会,刘彻都让人退下去了,他想留也没有留的机会。
    nbsp等李蔡一走,刘徽既问一旁不吱声的汲黯,“御史大夫以为抚恤的条件有需要改正的地方吗?”
    nbsp别的事可以不问汲黯,抚恤一事必须要问。
    nbsp汲黯瞧得分外认真,听刘徽一问,郑重朝刘彻作一揖,“陛下圣明。大汉将士,举国臣民皆感于陛下仁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为国捐躯,战死的将士,马革裹尸,死了便死了,又有谁在意那些无名的将士?
    nbsp从这一刻开始,大汉在意了。
    nbsp为大汉而战的人,活着他们有银钱,为大汉而死,大汉也会为他们养一家老小。
    nbsp刘徽在一旁补上一句道:“凡为大汉战死者,其家眷可以入府学读书,六年免束修,还有补助,至于定下多少标准,请诸公商量后再定。”
    nbsp既然都开始考虑笼络军中将士的心,誓要把军中拧成一股绳,就不能做一半留一半。
    nbsp为国捐躯是无上的光芒,活着能够惠及家人,纵然是死了也一样可以惠及。
    nbsp从上到下都要表露这一点,还怕大汉的将士畏战吗?
    nbsp卫青的眼睛都亮了。
    nbsp抚恤给的是银钱还罢了,直接让人入府学读书,太学建立没有几年,各地的府学都在不断的推广,并没有在各郡县普及,但只要有相关的条例推行,可以慢慢落实。重点在于朝廷有这方面的政策。
    nbsp读书呢,大汉如今的天下,能懂得读书,会读书的人有多少?
    nbsp“军中也可以教他们读书。宫中博士,何不让他们往军中去,道所谓忠军报国。”刘徽眨眨眼睛,培养人才,军中也未尝不可。
    nbsp军人受到的约束,甚至在对大汉的认同上,或许都异于旁人,何妨用心培养。
    nbsp汲黯受到的震撼是极大的,他发现他根本跟不上刘徽的思维。
    nbsp她真是不遗余力的为大汉培养人才,尽可能的让天下人都能读书识字。
    nbsp“有何不可。你挑着人去。”刘彻知刘徽何意,笼络人心,让大汉的将士认大汉的皇帝,有些办法对文人有用,对军人更有用。
    nbsp一旦按刘徽说的推行下去,瞧吧,军队将牢牢掌握在他的手里,他何畏?
    nbsp刘彻的目光灼灼,畅想以后的种种,越想心情越好。
    nbsp卫青是暗松一口气,如此甚好,极好呢!
    nbsp细节上的事直接讨论到了半夜,干脆刘彻让臣子都在宫中睡下。刘徽打着哈欠准备回房睡,发现霍去病跟在身后。
    nbsp“表哥还不困吗?”刘徽询问。
    nbsp“先送你回去。”霍去病担心刘徽呢,虽然看起来随着年龄增长,刘徽不像以前那样,到点就瞌睡,霍去病本着小心无大错的原则,还是打算先送刘徽回去。
    nbsp刘徽也不推辞,点点头。
    nbsp“今日的主意甚好。军中将士皆忠于陛下,陛下可以安心。”霍去病肯定的夸赞刘徽,刘徽眨眨眼睛道:“主意再好,想推行不容易。他们不会愿意的。”
    nbsp他们都是谁,明白的。
    nbsp“只要陛下支持,虽然难,无伤大雅。”霍去病骄傲的昂起头,不认为那算多大的事。
    nbsp从各方出手,一步一步的瓦解世族豪强,不必急,慢慢来。
    nbsp刘徽颔首,“急不得。多少年的势力,想要一蹴而就,痴人说梦。慢慢的做,能做到多少算多少。”
    nbsp霍去病应一声,送刘徽回到椒房殿,霍去病叮嘱道:“早些休息。”
    nbsp刘徽乖乖的点头,霍去病见她双眸似是蒙上一层薄雾,可见困极了,催促道:“快回吧。”
    nbsp话,刘徽听了,视线落在霍去病身上,趁霍去病不备时,踮起脚啄了霍去病的唇畔,刘徽转身挥手道:“表哥也早些休息。”
    nbsp霍去病伫立,看着刘徽走远,伸手抚过刘徽方才唇畔落下的位置,不由低头一笑。真好呢!
    喜欢。

第97章 为国战而战者,国当铭记[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