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劫修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幕乱世初局第4章冀州寒锋6[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xgxs6.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六小节:东进辽东
    nbsp冀州经曹操与王凡共同精心治理,创伤逐渐愈合,民生开始复苏。然而,曹操这等枭雄目光岂会局限于一地,辽东,那片被袁熙、袁尚占据的苦寒区域,宛如卡在他咽喉的尖刺,一日不除便一日难安。更令他忧虑的是,黑山发现的幽冥阁踪迹,表明这股邪恶势力已深深扎根,又怎会放过辽东这枚搅乱天下局势的重要棋子。
    nbsp军帐之中,一幅巨大的辽东舆图前,气氛凝重压抑。炭盆里噼啪作响,火光映照出曹操紧锁的眉头。“袁氏残余势力凭借辽东之地苟延残喘,还与乌桓勾结,已然成为心腹大患。但远征辽东路途遥远,粮草转运极为困难,况且辽东公孙康态度不明,再加上幽冥阁这股邪恶势力潜藏其中。”曹操目光扫视众将与谋臣,声音低沉严肃,“诸位说说,此战究竟该不该打?”
    nbsp“当打!”夏侯惇声音洪亮如钟,“二袁不除,始终是祸根!我愿担任先锋,踏平辽东!”
    nbsp“可路途实在遥远,补给线极易被切断,要是公孙康紧闭边境自守,或者与二袁联合起来……”谋士程昱手捻胡须,缓缓说出众人心中的担忧。
    nbsp曹操的目光最终落在静静站在一旁的王凡身上。“文远,冀州能得安宁,多亏你的助力。此次辽东之行,幽冥阁必定在背后操控。你能洞察气运、知晓吉凶,此战到底吉凶如何?又该如何行动?”
    nbsp王凡向前迈出一步,神情庄重严肃。他没有取用龟甲,而是从袖中拿出那方得自清微观、曾助他探查邺城地脉的“地脉罗盘”。罗盘古朴厚重,中央镶嵌的温润玉圭此时正微微颤动。王凡默默运转《红尘劫运诀》,周身灵力流转,指尖轻轻点触罗盘边缘的符文。
    nbsp嗡——!
    nbsp罗盘中央的玉圭陡然绽放光芒,投射出一片朦胧光影,正是辽东山川地理的微缩影像。然而,这片光影之上,缠绕着一股股极为浓稠的墨色气流,好似狰狞的触手,从辽东腹地向外蔓延,甚至隐隐有侵蚀冀州东境的趋势!更让人心中发寒的是,在那翻涌的黑气核心,王凡敏锐察觉到一丝极其微弱,却带着强烈“吞噬”与“寄生”意味的邪异波动,犹如蛰伏着的毒虫。
    nbsp“丞相请看!”王凡声音透着前所未有的凝重,“辽东地脉被怨煞黑气笼罩,远超普通战乱应有的景象。这是幽冥阁邪法侵蚀地脉的征兆!而且这黑气核心暗藏‘噬心之意,恐怕公孙康那边已经发生变故!”他指着那丝特殊波动说道,“此次前往辽东,不仅要征讨二袁,更要直面幽冥阁设下的邪恶布局,危险程度大幅增加。”
    nbsp军帐内瞬间陷入死寂。曹操紧盯着那翻涌的黑气虚影,眼中寒芒爆射:“又是幽冥阁!真是阴魂不散!但辽东若不征讨,始终如芒在背,后患无穷!文远,你可有破局之法?”
    nbsp王凡收回灵力,罗盘的光影渐渐消散。他思索片刻后说道:“征伐势在必行,但需要双管齐下。其一,冀州是根本所在,绝不能有闪失。我会用‘镇地符稳固冀州地脉龙气,隔绝黑气向西侵袭,确保后方安全。此符需要引动冀州五方地气,融入我清微道法,炼制起来需要些时间。其二,我率领隐鳞军先行出发,潜入辽西。一方面探明幽冥阁据点的虚实情况,一方面监视公孙康的动向,还有就是寻找机会斩断幽冥阁伸向辽东的邪恶触手!等丞相大军开拔,我们这支部队既可以作为前哨,也能充当奇兵!”
    nbsp“好!”曹操猛拍桌案站起身,决断坚定如铁,“就按文远的计策办!元让,你亲自带领精锐,协助道长炼制‘镇地符,所需的物料,州府全力供应!等符炼制成功,立刻按照道长的指示,布置在冀州五方的重要关卡!”曹操转向王凡,郑重地抱拳行礼:“辽东局势凶险,幽冥阁行事诡谲,文远你一定要保重!隐鳞军上下,都听从道长的指挥!”
    nbsp接下来的几天,清微观内炉火昼夜不熄。王凡亲自把控,以特制的“戊土精金箔”为基础,融合采集自冀州五方(泰山之石、漳河之水、巨鹿之壤、常山之木、渤海之盐)的灵性物质,再加上诸多珍贵灵药的汁液。他指尖灵力犹如灵动的笔,在符箓上勾勒出繁复深奥的“九宫镇岳符纹”,每一笔落下,都引得周围的地气微微颤动。陈到、赵铁柱等隐鳞军骨干在一旁守护,感受着那磅礴且厚重的灵力波动,心中震撼不已。
    nbsp符炼制成功之日,清微观上空隐约有金光一闪即逝,随后没入大地。五道“镇地符”由夏侯惇亲自带兵,秘密安置在曹操选定的五处地脉节点。符文深埋地下,立刻与冀州地脉相连,一股沉稳厚重的守护力量悄然扩散开来,仿佛给动荡的冀州大地披上了一层无形的铠甲,将从辽东方向渗透过来的阴寒黑气牢牢阻挡在外。
    nbsp王凡肩头因黑山一战留下的阴寒伤口,在炼制符箓时隐隐作痛,他不动声色地运用灵力压制。向曹操辞行后,他翻身上马,身后是整装待发的隐鳞军精锐。三百名黑甲军士,肃杀安静,犹如即将出鞘的锋利刀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出发!目标辽西!”王凡一声令下,马蹄踏碎冀州边境清晨的寒霜,一行人如离弦之箭,迅速消失在苍茫的关东大地。
    nbsp越往东行进,天地间的气息越发肃杀阴冷。官道破败不堪,村落一片荒芜。王凡骑在马上,持续运转《红尘劫运诀》,灵觉像无形的大网向四周延伸。空气中弥漫的不仅仅是战乱后的萧瑟,更有一股挥之不去、带着“腐朽”与“怨毒”的阴邪秽气,丝丝缕缕,试图侵蚀生灵的心神。这股气息与黑山血池的气息同出一源,只是更为分散隐蔽,如同瘟疫般在土地和空气中渗透。
    nbsp来到辽西边境一个叫“黑石堡”的残破小镇,压抑的感觉达到顶点。镇里行人稀少,人们面黄肌瘦,眼神中满是惊惶。王凡让隐鳞军分散开来,悄悄潜入镇中打探消息。
    nbsp王凡走进一家冷冷清清的酒肆。刚坐下,邻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压低声音的哀叹就传进他耳朵:“……昨夜……黑风岭那边……又没了三个后生……那怪声……哭得人心慌……还有那黑影……翅膀扑腾扑腾的……像人又像大乌鸦……叼着……叼着东西飞走了……”
    nbsp王凡心中顿时警觉起来。他起身走到老者桌前,拱手行礼,悄悄递过去一小块碎银:“老丈您好。我是路过此地的行商,听说这里不太太平?刚才听您讲起黑风岭的怪事,不知能否详细说说?那个黑影……有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nbsp老者见王凡气度不凡,又收了银钱,警惕心稍减,凑近低声说道:“公子你是外乡人吧?赶紧走吧!这辽西……闹邪祟了!那黑影……飞得特别快,黑乎乎的看不清,但……但飞过去的时候,一股子死老鼠混合铁锈的恶臭!叼走的……都是年轻力壮的后生啊!有人远远看见……被叼走的人……手脚还在动……可那脸……白得像纸一样,眼睛……黑洞洞的没有神采!”老者声音颤抖着,“都说是袁二公子(袁尚)从阴曹地府请来的鬼兵!”
    nbsp“人面鸦?尸傀儡?”王凡瞳孔微微收缩,这绝不是普通的妖物!结合老者描述的气息和受害者的状态,明显是幽冥阁用邪法炼制、操控生魂的恶毒手段!袁尚竟然已经堕落至此,甘心成为傀儡!
    nbsp“多谢老丈!”王凡不动声色,迅速回到隐鳞军临时驻扎的地方——镇外一处隐蔽的山神庙。他将收集到的情报汇总分析后说道:“目标是黑风岭!幽冥阁在这里肯定有据点,用邪法掳掠百姓,炼制邪物!袁尚可能已经被他们深度控制。陈到,你带领一队人马,沿着这条路线……”他迅速在地图上标记出几个点,“……监视黑石堡通往辽东的主要道路,特别是官军和可疑商队的动向,留意公孙康的人马有没有异常调动。其他人,跟我一起夜探黑风岭!”
    nbsp当晚,月隐星稀。王凡和数十名隐鳞军精锐如同融入夜色的幽灵,悄无声息地潜入黑风岭。山林中寂静得可怕,连虫鸣声都消失了,只有阴冷的山风刮过枯枝,发出如呜咽般的怪声。王凡全力开启灵觉,肩头的旧伤在这阴邪的环境中隐隐传来刺痛。他顺着空气中那若有若无的腐臭和邪能波动,像最敏锐的猎手般,追寻着邪恶的源头。
    nbsp来到一处三面环山的隐秘谷地,一座由黑色巨石堆砌、形制怪异的堡垒突兀地出现在眼前。堡垒上没有旗帜,墙壁上刻满与黑山洞穴类似的暗红色扭曲符文,散发着不祥的微光。淡淡的黑雾像活物一样在堡垒周围萦绕,谷地中弥漫着浓烈的血腥和“尸腐”气味。堡垒中央,一座高耸尖塔的顶端,一团幽绿色的磷火幽幽燃烧,宛如恶魔的眼睛。
    nbsp“就是这里!幽冥气息的源头!”王凡低声喝道,“结成‘隐踪匿息阵,慢慢靠近!塔顶的邪能最强,肯定是核心所在!”
    nbsp然而,就在他们接近堡垒外围的时候,突然发生变故!地面那些看似杂乱的骸骨突然开始颤动,无数惨白的骨爪破土而出!同时,堡垒墙壁上的符文黑光大盛,瞬间形成一个巨大的、笼罩整个谷口的“幽冥化骨阵”!阴风怒号,无数扭曲的怨魂虚影伴随着刺骨的寒意从阵法中涌出,尖啸着扑向众人!更有一队队动作僵硬、双眼空洞、皮肤呈现死灰色的“人”——正是失踪村民被炼制的“尸兵”,手持锈蚀的刀斧,从堡垒大门涌出。
    nbsp“敌袭!结成‘玄武御灵阵!守住阵型!”王凡厉声下令,隐鳞军反应迅速,刀盾并举,灵力相连,瞬间结成坚固的防御圆阵,光幕亮起,将最先扑来的怨魂和骨爪挡住。
    nbsp王凡则化作一道流光,青蚨剑已握在手中,清冷的剑光映照着他冷峻的面容。“破邪!”剑光如匹练般横扫,浩然正气喷涌而出,所到之处,怨魂尖嚎着消散,骨爪一寸寸断裂。他剑势不停,径直扑向那不断涌出尸兵的堡垒大门!必须切断敌人的兵源!
    nbsp“拦住他!”堡垒高墙上,几名身着黑袍、气息阴冷的邪修现身,为首一人手持镶嵌幽绿宝石的骨杖,挥动之间,数道惨绿的“腐骨毒焰”像毒蛇一样射向王凡,同时指挥尸兵重点围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王凡左肩的旧伤被邪能引发,一阵刺痛传来,动作稍有迟缓。他冷哼一声,左手掐诀

第五幕乱世初局第4章冀州寒锋6[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