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钓鱼人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章 真有劫道的[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xgxs6.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禄伯跟福伯寒暄了几句之后便说到:“小郎君,时辰不早了,过一会天气就热了,咱们这就出发吧。”禄伯牵着马,示意葛明上车。
    nbsp葛明先把袁老道扶上车,自己跳上了车,然后就看到丁香也想爬上马车。
    nbsp“丁香姐,你上车做什么?你又不会割麦子。”
    nbsp“小郎君,是夫人让奴婢跟着去的,帮着小郎君洗衣铺床。”葛明挠挠头,去农村干活还要带个丫鬟,这待遇后世不敢想。
    nbsp家里的车装了一些东西,小猴子欢快的跳上了另外一辆马车。
    nbsp禄伯亲自赶车开路,四个庄户模样的人各自占住一角,有那么一点押镖的感觉。
    nbsp“禄伯出发吧,不过要先去趟王家木匠坊停下。”葛明想到还有不少钱放在木匠坊,需要带到庄子上,打算购买造纸需要的各种材料,过了夏收之后人手应该充足了不少。
    nbsp从葛府出来往东,到了木匠坊马车就停下了,葛明见到门脸两侧还真有葛明当时的几句广告词,心想也不知道这玩意有没有用。
    nbsp葛明让福伯把刘掌柜叫出来,不过片刻功夫,胖胖的刘掌柜就出现在了眼前。见到葛明坐在马车上,赶紧跑过来行礼。
    nbsp“小的见过小郎君,小郎君好像又英俊了几分。”
    nbsp这个刘掌柜是有前途的,睁着眼说瞎话的本事还是有的。葛明现在不过是个小胖子,两个丸子头左右各一个,哪里看得出来英俊?
    nbsp“王掌柜,说瞎话的功夫还需好好锻炼锻炼,记住了,见到本小郎君这般年纪的要夸聪慧,等过个几年你可以夸本小郎君聪慧又英俊。”几句话听得周围几人哈哈大笑,王掌柜局促的点头。
    nbsp“王掌柜,本小郎君还有要事要办,就不浪费功夫了。你可能购买到松香?”木匠坊好像用的上松香,不过葛明不确定,基本是乱猜的。
    nbsp“不知道小郎君需要多少,木匠坊里现在就有。”葛明还真问对了,古代木匠坊通常会使用大量的松香,尤其是这种比较穷的地方。穷人置办上几样家具,基本都舍不得上漆,而是用融化的松香涂抹几遍,防潮不说也能防虫,关键是比上漆便宜很多。
    nbsp其实葛明也不知道需要多少,盘算了下指了一下坐着的马车,说到:“怎么也需要半车吧。”
    nbsp“小郎君,木匠坊里目前没有这么多,不过有个三五天的工夫,小的就给您准备足了。”
    nbsp现在还不着急用,夏收之后松香到位就可以了,时间还非常充足。
    nbsp“也好,等凑够了送到葛家庄子上,最近生意可好?”需要点一点刘掌柜了,上次画图的十贯钱应该给了吧?本小郎君是有身份的人,谈钱就俗气了不是。
    nbsp刘掌柜的胖脸有点便秘的感觉,憋了半天才说到:“回小郎君,生意确实不错,预定的桌椅、梳妆盒已经排期到两个月之后了。不过这也没几天工夫,就开始有人仿造了。”
    nbsp这东西仿造太容易了,一看就能明白,当初葛明只是胡诌什么状元桌椅,起了一个好彩头而已。不过葛明算是看出来了,刘掌柜的意思是打算让葛明出手,打压一下仿造的作坊。
    nbsp不过葛明可不会这么做,生意上的事就通过生意去解决。
    nbsp葛明对着后面车上的小猴子喊到:“小猴子,研墨,把纸笔也送过来。”接着又对刘掌柜说到:“刘掌柜,本小郎君知道你意思,但生意是生意,正常的竞争而已。”
    nbsp此时小猴子端着砚台和纸笔过来,葛明跳下马车,接过来纸笔,先把纸铺在车板上,然后蘸宝了笔,就在纸上写了几句诗。
    nbsp朝为田舍郎,
    nbsp暮登天子堂。
    nbsp将相本无种,
    nbsp男儿当自强。
    nbsp这是北宋神童汪洙的《神童诗》中的几句,全诗葛明不太记得,但是这几句记忆非常深刻。不光是记得,主要是字比较简单,居然全都会写,要是繁体字再多几个怕是又露怯了,文盲嘛。
    nbsp“做成横幅,字一定要大。让人传出去,就说是有京城大儒路过此地,见到状元桌椅之后认为乃是读书人的恩物,遂诗兴大发,做了一首劝学诗送给了木匠坊。”说完之后递给刘掌柜。
    nbsp刘掌柜、禄伯、福伯、袁老道,见到葛明片刻功夫就做出来这么一首好诗,都被镇的七荤八素。只是不同人不同的想法。
    nbsp刘掌柜:生意还能这么做?这是睁眼说瞎话嘛。
    nbsp福伯:小郎君跟着袁老道学习不过数日,居然已经有了如此文采,袁道长果然是个高人。
    nbsp袁道长:神童啊神童,就是光跟老道学习不愿做道士,为之奈何啊为之奈何?
    nbsp禄伯:小郎君是不是傻?明明自己做的诗,非要说是什么京城大儒做的,给自己扬名的机会都浪费了。
    nbsp小猴子:满脸懵逼,写的什么东西,一个字不认识。
    nbsp丁香:小郎君是文曲星下凡,本丫鬟想下车跑回去告诉夫人。
    nbsp四个庄户:。。。。。。
    nbsp“各位各位,醒醒醒醒。”
    nbsp禄伯性格直爽,最先发问:“小郎君,老仆识字不多也知道这是一首好诗,明明是小郎君所作,为何说是大儒所作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禄伯,诗嘛,不过文字堆积而已,此乃小道。”葛明小时候就读唐诗看宋词,虽然很多都不记得了,但是经典的哪里会忘呢?必要时不介意再抄袭,多大点事。
    nbsp年纪越大,经历多了,越是感觉唐诗宋词之美。所以成年之后有时间还是会抽空温习上几首,好处很多,经常让人感觉好像很有才华的样子。
    nbsp刘掌柜拿着葛明“写”的诗回了木匠坊,又带了两个小学徒抬着一个麻布袋子出来,葛明一看就知道是铜钱,放在车上之后刘掌柜施礼,便带着学徒回去了。
  

第24章 真有劫道的[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