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贞观叫化县令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七章 慈善基金[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xgxs6.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216章nbsp慈善基金
    nbsp“看来是朕心急了,此事可徐徐图之。”李二长叹了一口气。
    nbsp最近李陌给他的惊喜太多了,之前杜如晦、唐俭等人也有提到过往边关修水泥路,再加上刚收到的唐俭邸报,李二有些过于激动了。
    nbsp他昨夜和重臣在环彩阁聚会,就是在商议公路建造之事,可惜一晚上都没商议出结果。
    nbsp不得已,李二这才将李陌拽了过来,想听听他的“高见”。
    nbsp如今的大唐,奉行的是“薄徭役,轻赋税”,如果要征发三十万徭役,还得劳民伤财,说什么都不能冒然行事。
    nbsp“圣上,以臣看,这兴建公路之事,若是用对了方法,乃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事。”李陌略做思考,郑重的说到。
    nbsp“李爱卿有何良策?”一听李陌有办法,李二激动的双眼直冒精光,连称呼都换成了爱卿。
    nbsp“如果要是用征发徭役的方式,显然是劳民伤财,行不通。但要是以雇佣的方式呢,只要在工地上劳作一日,大工一百钱,小工六十钱。如此那就不是负担,反而是解决了三十万人的吃饭问题。”李陌挑李二最关心的徭役做了分析。
    nbsp事实上,李陌在太平的各项工程全都是这么做的,不管是修路、造田,还是兴建工坊,全都是有工钱拿的,而且比他刚说的一百钱只高不低。
    nbsp除了工钱,还有免费的宅院,完善的配套保障。
    nbsp如此政策才换来了大量的流民涌入以及各项工程的快速建设。
    nbsp“一人六十钱,一日都得一万八千贯,一年劳作三百日,单单是工钱就得超过五百万贯,朝堂如何负担的起?”李二双眉紧锁。
    nbsp国库之中一年下来别说是五百万贯了,就是五万贯余钱都没有,他自己和长孙都开始穿打补丁的衣服了。
    nbsp“圣上这个问题问的好,说完劳工如何雇佣,就该说钱粮了。”
    nbsp“咱们按一千万贯银钱计,皇后娘娘出资二百万贯,朝堂出资三百万贯,太平商会、长安商会各出资一百万贯,公路沿途十州各出五万贯,民间商贾出资二百万贯,如此可绰绰有余。”李陌发现李二的书房内居然也多了一块黑板,他将黑板推到李二对面,一项项列出了银钱的来源。
    nbsp“李陌,你长孙婶娘岁初为了赈灾,连首饰都卖了大半,别说是二百万贯,她连两千贯都没有。”李二还以为李陌出的是什么好注意呢,看着那一项项银钱的出处,根本就没一个靠谱的。
    nbsp“圣上无须担忧,婶娘是没有,但可以成立皇后慈善基金会。”
    nbsp“慈善基金会广纳各方捐赠,其银钱可用于赈灾、修路、造田、挖渠,也可用于开办学堂、医馆,还可用于资助贫困庄户、学子,如此不仅可以积累良好的名声,还可切实为圣上,为朝堂解决燃眉之急。”
    nbsp李陌正在为钱多发愁呢,刚才讲到银钱的出处,他灵机一动想到了后世慈善捐赠的方法。
    nbsp李陌有钱,李二修路缺钱,但不能直接给他,这样做只能换来李二的猜忌,说不定会掉脑袋,后世的沈万三就是因此丢的性命。
   

第二百一十七章 慈善基金[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