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太平工地[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xgxs6.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说话间,两人踏入了灾民的安置场所。
nbsp刘仁轨一大早就带着人按李陌的部署开始劳作了。
nbsp此时的灾民安置场所可谓热火朝天,完全没有了昨日的消沉。
nbsp场所的中央支起了十口大陶锅,陶锅里冒着层层热气,一股浓郁的粥香弥散在空气里。
nbsp几群老弱妇孺分别围在几堆篝火前有说有笑。
nbsp远处,一群青壮劳力有的在打木桩,有的则是在运木头。
nbsp薛世良看的甚是欣慰。
nbsp“陌贤侄真是大才,道同兄泉下有知可以心安矣!”
nbsp“都是正则兄长在张罗,我就是动动嘴皮子。”李陌谦虚的回应。
nbsp“正则贤侄为人刚正,行事严谨,可担大用。”薛世良对刘仁轨也做了简单评价。
nbsp说着话,两人穿过安置场所,来到万亩良田的工地。
nbsp此时,这里也忙的热火朝天。
nbsp一群人在清理杂草,有人则是在丈量土地。
nbsp令人意外的是,罗胖子的粪车队,已经在一车车的运送肥料了。
nbsp所以这里的气味比刚才略逊一筹。
nbsp“不是还有新式工坊吗?可有在准备开工。”薛世良询问。
nbsp“工坊在汾河沿岸,距此约十里,需乘马车前往。”李陌解释。
nbsp“那就一同前往吧。”薛世良催促了一下,和李陌乘马车前往下一站。
nbsp“陌贤侄,叔父有一事不明,为何要将工坊全都建在汾河沿岸?”
nbsp“小侄翻阅书籍,偶然得到一种靠水流的力量来带动机具运转的方法,有了这种方法,可以数倍节约劳力。”
nbsp“另外的原因就是,工坊的原料要靠码头的运力,建在一起,可以节约大量运力。”
nbsp“妙,这种奇思妙想实在是出人意料。”薛世良也开始和之前那三位一样,开始吃惊。
nbsp“叔父还有一问,为何农田不直接建在汾河沿岸,要距河流十里呢,这样挖渠的代价不是靡费颇多?”
nbsp“这也有两个原因,其一,汾河沿岸的土地大都是盐碱地,不够肥沃。其二,新式工坊落成后,工坊周围需要建设住宅安置劳工,所以,这段地带是小侄给以后预留的黄金地段,未来其价值不菲。”
nbsp薛世良听了李陌的解释,觉得甚是有理。原本他今日来是想给李陌支招解决灾民安置问题的。
nbsp没想到反而被李陌给上了几课。
nbsp来到汾河岸边,码头和新式工坊的进度要比造田进度略快。
nbsp此时,姚、王、罗三家的工匠夹杂着太平的好多乡民已经在施工了。
nbsp张、刘两位老汉带着一群木匠、杂役正在露天的场地在打造基本的用具。
nbsp虽然还没有用上李陌的新式工具,但因为人手足,工地热火朝天。
nbsp近千人劳作的场面煞是壮观。
nbsp姚、罗两家的工地更是热闹,因为有姚仁礼和罗胖子在亲自指挥。
nbsp两人打老远就看到了薛世良和李陌,一溜小跑就窜了过来。
nbsp给薛世良拱手行礼后,俩人便带着薛世良进到工地参观。
nbsp姚仁礼的炼铁工坊,占地足足百亩,这还不算沿岸超大型的货场。
nbsp这样的工坊,比大唐现有的大了数倍不止。
nbsp“姚叔父,陌已经绘制了工坊的水推磨、粉碎机、筛选机、污水车间、竖炉、冲压车床等全部的图纸,还请尽快找人取来开始打造。”
nbsp“另外,姚叔父最好分期建设,一期先用传统方法开始筛选铁粉,二期再增补各项设备。”
nbsp李陌说着自己的规划,他建设新城需要水泥,而水泥又需要矿渣做原料,所以他才催促姚仁礼赶快投产。
nbsp“老罗,你的砖瓦工坊更得抓紧,一季内一定要开始投产,要不会耽误新城建设的进度。”
nbsp“还有,施工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能伤及乡民,找一找篾匠,看看能否用藤条编制帽子,要做到进工地都要佩戴安全帽。”
nbsp李陌逐一给两人交代事务,俨然一副总指挥的样子。
nbsp薛世良自始至终都没有发言,他只是在旁边暗自观察李陌的表现。
nbsp当然,他对李陌的表现非常满意,要是大唐可以点赞,他肯定给李陌点十个赞。
nbsp几人正交谈甚欢,突然旁边王家的工地上传来一阵吵闹,于是大家便循声走了过去。
nbsp码头工地上,一名工头正在指挥着几名监工驱赶着一个少年。
nbsp“王管事,你就让我继续在工地上劳作吧,我力气可大了。”少年被两人架着,仍不肯放弃,棱角分明的脸庞憋的通红。
nbsp“不是我们不想留你,你一顿饭顶别人五六人的饭量,谁受得了。”其中一名管事拒绝到。
&nb
第九章 太平工地[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