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武神伐仙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73章 忠臣[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xgxs6.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俊默默说着,他能清晰地看到皇帝的两鬓又多了许多白发。

    “不会如此。”光汉皇帝眼神闪烁,其实这些日子他心里也有一些猜测,

    可能林青自己都不确定要去草原何处。

    “处世之道就是应变之术,不能偏执于一端。用兵之道也是如此,贵在随机应变。”光汉皇帝有些笃定地开口。

    “陛下圣明,不管如何,靖安侯都会给大乾带来大胜,对此臣深信不疑。”

    近日来黄俊又升官了,已是从五品的总管太监,可以自称臣子。

    光汉皇帝面色阴沉,眸子中带着倔强:

    “朕知道,他从来没有让朕失望,但...在这朝堂上,朕能赢吗?”

    黄俊的脸色陡然大变,浑身气力鼓胀,顿时一股汹涌气浪将整个御书房笼罩,

    “陛下,慎言,隔墙有耳。”

    光汉皇帝轻笑一声,脸上露出一丝自嘲,苦涩地摇摇头。

    虽说他这皇帝是泥菩萨,说的话没有几个人会听,

    但在百姓看来,这天下就是他的天下,可一言而定。

    但...自他亲政以来,其中艰辛只有他一人知晓。

    光汉皇帝像是想到了什么,阴沉的脸色舒缓,嘴角也带上了一丝笑意,

    好在,靖安侯异军突起后,他的处境改善了许多,对于这位臣子,光汉皇帝是感激的。

    并不是为了他自己,而是为了大乾百姓,毕竟以往的大乾胜仗难寻。

    近日里九边西北捷报连连,只有他与朝堂衮衮诸公知道,其中始作俑者是谁。

    九边的小将是林青在武院时的弟子,西军出西南入西北是他的谋划,

    就连西南三国之事也是他的意见,

    如今朝廷准备在三国之地设立宣慰司,将那三国归于大乾统筹,

    若是夸大一些,说是开疆拓土也不为过,这一切的变化都来源于在军事上的胜利,

    只有在战场上打得赢才敢于主动出击,主动谋划,

    若是与以往那般都龟缩在九边,守到亡国都不见得能等来一场胜利。

    光汉皇帝目光深邃,视线似乎穿透了御书房的大门,看到了愈发繁华的京城。

    赴京赶考的学子越来越多了,以至于这京城夜晚越来越热闹,

    虽然带来了大笔银钱,让京城这摊死水活了过来,但也带来了各地的流言蜚语,

    皇帝也知道,如今民怨沸腾,对于靖安侯极为不利。

    他侧头看向黄俊,问道:“是谁在散播流言?”

    黄俊只是思索了刹那,便知道皇帝所说何事,脸色变得凝重,缓缓开口:

    “陛下,太多了,似乎...所有人都参与其中。”

    “京畿之地也是如此?”光汉皇帝的脸色顿时阴沉下来,问道。

    “回禀陛下,同样如此,一些原本安分的人也活动起来,大有置靖安侯于死地的心思。”

    光汉皇帝叹息一声,脸上难掩疲惫,为何有如此反应,他清楚。

    曲州送来的折子他看了,同样的,大乾许多人也看了。

    而他们讳莫如深,有如此过激反应的,便是那纳兰元哲所作所为,

    封锁城池,将曲州一些德高望重的人物都关在家里,不能四处走动。

    这本是那奏折中最微不足道的部分,但戳到了许多人的痛处,让许多朝廷忌惮之人居安思危。

    今日靖安军敢关押白宗儒,明日就敢关他们,

    所以,靖安侯还是早早解决得好。

    “宫大人有送来书信吗?”皇帝使自己靠在椅背上,轻轻揉捏眉心,脸上难掩疲惫,

    “回禀陛下,并无。”

    皇帝长出了一口气,盯着那木质大门怔怔出神,“难道连他都没有办法了吗。”

    若是任由事情继续发展下去,民怨与朝堂百官会步步紧逼,直至将靖安军逼死。

    这时,立于一侧的黄俊微微一笑,轻声开口:

    “陛下,臣倒是觉得不必担忧。”

    “哦?”皇帝眉头一凝,眼神顿时变得锐利,直直扫了过去。

    若不是黄俊近些日子的动作恪尽职守,他都要怀疑,是不是黄俊已然背叛,说出此话是迷惑自己。

    “何出此言?”

    “陛下,当今朝堂谁都知道,为官需三思,思危、思退、思变,

    世人都知道靖安侯兵法无双,战阵厮杀难逢敌手,乃当世名将。

    但陛下您确实知道,靖安侯谋略也是极为了得。”

    光汉皇帝点点头:“不错,林青极为聪慧,善谋局谋势。”

    “那既然如此,靖安侯如今的所作所为,很难说不是他故意为之。”

    以黄俊对于这位好友的了解,定然是走一步看三步,旁人可能落入陷阱,他断然不会。

    见陛下露出神思,他又开口:

    “陛下,拓跋砚一事的骂名是靖安侯主动承担,为的是迷惑世人,

    而现在的骂名...难保不是其瞒天过海之举。

    毕竟...现在百姓们的目光可是都放在西军与九边上。

    至于他要对付谁,臣便不知了。”

    光汉皇帝继续沉思,顿了许久终于开口:

    “你说得不无道理,这与先前对待拓跋部的手段如出一辙,只是看起来不一样罢了,只是这手段..能接连用两次?”

第573章 忠臣[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