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武英殿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6章 鞑靼贡愿修旧日好 曾棨酒唬煞北来人(2)[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xgxs6.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安克帖木儿膝下无子,永乐便将自幼俘入大明的安克帖木儿长兄的儿子、自己的侍卫脱脱封为忠义王送回哈密即位,并派人作王府的长史和纪善。为让他有所倚恃,也为和鬼力赤抗衡,又设立了哈密卫。这脱脱一把子蛮力气,功夫也不错,作个侍卫还算合格,突然让他当王爷,尽管有人辅导,还是有了夜郎自大的感觉,不知天高地厚了。沉湎酒色,

    不理国事,凌侮朝廷使臣,我行我素,谁说也不听。永乐大怒,让陈诚远涉千里代表皇上去戒谕,使臣还未到,脱脱却突然病死了。

    又是死得蹊跷,可哈密上下还是三缄其口,永乐只能按礼数遣官赐祭,这才封了脱脱的从弟兔力帖木儿为忠义王,但这个忠义王一样不让他省心,根本起不到应起的作用。永乐已对哈密失去了信心,今日见了兔力帖木儿的使臣,真没什么好说的,泛泛叮嘱道:“尔等回去后转告忠义王,记取前王教训,上要孝敬至亲,下要抚恤百姓,尊重朝廷使臣,居恒以国事为重。脱脱等前王不能善终,故要慎与别部交往,出入王宫之人须多加留意。”

    哈密使臣退出后,永乐半天没说话。大明国势正盛,立一个遮护朝使的番王竟如此周折,子孙后代又该如何,还能守住西域吗?

    还是金忠打破了沉寂:“皇上也不要过于忧虑,本雅失里被杀,阿鲁台东去捕鱼儿海,鞑靼扰攘的局面暂时得到缓解,瓦剌封王之后年年纳贡,安和如堵,眼下尚不至构患西陲。

    再说,从太祖爷以来,先后设了河州、西宁、洮州、安定、阿端、曲先、罕东诸卫,皇上

    又设了哈密、沙州、赤金蒙古等卫,虽说这些卫的头目都是蒙古贵族,但他们也未必就和

    鞑靼、瓦剌一心,各部、各卫间也是矛盾重重,小打小闹争斗不断,故哈密不强也不至有

    碍大局。”

    “金尚书所言不错,”永乐点了点头,“一二十年内通往西域之路该是畅通的。但卿只知其一、未知其二啊,一些西番僧人曾向朕透露,马哈木貌似恭敬,实则其心叵测。十年生聚,尤其近二三年,鞑靼败亡前后,瓦剌部落井下石,数次袭扰,一些蒙古部落不是奔了大明就是奔了瓦剌,瓦剌部现在也该有十万部众了。立一个答里巴是什么用意?挟天子以令诸侯,想借一个黄金家族的可汗名望一步步扫灭桀骜之部,统辖全蒙,看他在金

    山耀武扬威的劲头,下一步为患大明的一准是他了。”

    “还是陛下所虑深远。”夏原吉接话道,“皇上常言以至诚待人,来者不拒,去者不究。

    多少塞外部落归去复来,愿做大明臣民。瓦剌若真的叫嚣朝廷,这些部族也会不满的。”

    永乐不明所以地点点头又摇摇头,他实在是不看好方才金忠所说的阿端、曲先等十个蒙古卫,朝廷势强,他们尚能听从号令,保一处平安,但稍不如意就敢举兵反叛,十年来,

    如老的罕一样的叛寇出了多起,朝廷弱了,他们还不知会怎样呢,如吴允诚一样的人真是太少了。

    永乐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尽管他在为子孙着想,努力荡除边患,却不敢保大明江山会像今天一样固若金汤。他顺手拿起一份折子道:“蒲州等处耆老上言:‘岁欠民饥,以致采蒺藜、掘蒲根为食。布政司和郡县的官员都在做什么?”

    几位大臣低头不语。

    永乐怒道,“只想着三年考绩,平安无事,顺理成章地升迁,却把百姓的饥寒扔在一旁,此等官员留之何用?都察院遣人纠治,马上放赈。今后但凡郡邑有司及朝使目击民艰

    而不言者悉数治罪,绝不留情。”

    “遵旨。”都察院无人在场,刑部尚书刘观等应承着。

    “宜之啊,朕反复说过多少次了,守令郡邑之长,牧守之寄甚重,需德厚者为之。外放布按和郡县官员一定要慎之又慎。”

    “遵旨。”蹇义答道。

    “近日,保定、安肃、处州、丽水降雹,浑河又决于固安,郡县数奏水旱灾害,朕甚不宁,晚上一闭眼就是百姓扶老携幼、啼饥于道的情景,以致夜不能寐。”

    “皇上大可不必为此伤神,”礼部尚书吕震言语轻佻,一副高高挂起的轻松,“水旱出于天数,尧舜之世在所不免,以天下之大,有一二处灾害实属正常,于国家也并无大碍,

    皇上圣躬系于万民百姓,岂可为些许小事忧心如焚呢?”

    “你倒说说何为大事?”永乐恨恨地瞪了他一眼,“此话真是道出了你的不学无术。

    士奇,告诉吕尚书《洪范》上是怎么说的。”

    杨士奇一愣,皇上无意中给他出了个难题,既不能抗旨,又不能给尚书大人真去讲国家施政大法的《尚书

    ?

    洪范》篇,尤其是给礼部尚书讲。踌躇间,杨士奇急中生智,把皇太子抬了出来,遂一笑说道:“太子殿下的学问真是大有长进,前日把《洪范》篇给几个辅臣讲了一回,言简意赅,发人深省。重点说到‘恒雨恒阳致旱涝频降皆因人事不修,惟黎庶苍生尽享耕种之乐、国泰民安之时,方阳雨适时,此即天人感应之理。”

    “吕尚书,识得了?”永乐讥讽道。

 &n

第56章 鞑靼贡愿修旧日好 曾棨酒唬煞北来人(2)[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