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开工进行时[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xgxs6.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我可能就出事了。今后我一定会注意,不再过度饮酒。”
楚君微笑着摇头,回应道:“沙吾提书记,您太客气了。您是领导,我们是同志,互相帮助、互相照顾是我们的本分,千万不要说这些见外的话。我们都是为了共同的目标,互相支持是理所当然的。”
沙吾提诚恳地说:“以前我对您不够了解,如果有什么照顾不周之处,请您多多包涵。”
楚君回答:“沙吾提书记,您言重了。您一直都很照顾我。只是因为我们的工作性质不同,交集不多,但工作上的协作还是很频繁的。”
两人交谈了几句后,沙吾提在司机的搀扶下坐上了吉普车,准备返回乡政府。楚君目送吉普车远去后,才转身朝农行亚尔乡营业所走去。
回到营业所,楚君立刻投入紧张的工作之中。蔬菜大棚项目开工的日子日益临近,他必须争分夺秒地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楚君与三个村的村组干部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详细了解了各村的实际情况和所面临的挑战。他耐心倾听,认真记录,不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楚君的亲和力和专业素养给村干部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随着开工倒计时的日益临近,楚君的工作愈发繁忙。他不仅要协调各方面的工作,还要亲自到现场指导大棚的建设。每天,他都早早起床,骑摩托车前往乌拉台村。在乌拉台村的路口,他用土坯和彩板搭建了三间简易房,作为蔬菜大棚筹建工作的临时指挥部。楚君深谋远虑,计划在大棚完工后,将这三间房作为修路工程的指挥部,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楚君抵达指挥部时,齐博已经在那里了。两人一起查看图纸,绘制施工进度图,收集各方信息,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问题。
这段时间,村里从丈量土地着手工作。经过实地测算,三个村前期共开垦出耕地126亩,共有1762人。为了确保公平,新开耕地的分配不按户数,而是按人口进行。按现有耕地计算,人均可分配0.06亩土地,三个村共有342户,每户能分到半亩地。村民可以采取互帮互助的方式,使用公用大棚和分种耕地的模式。这不仅节约了建设成本,还节约了土地,扩大了土地使用面积。蔬菜大棚的投资比例大致如下:村民自筹占20%,银行贷款占40%,上级拨款占40%(包括财政拨款、农技站的科研经费、农业补贴等)。为此,三个村分别召开了村民大会,在会上村干部将分配方案公布于众,经过全村讨论后,进行了一些微调,最终方案以全体村民的掌声通过。
剩余的10亩地蔬菜大棚留给三个村的村委会,其20%的自筹资金由村委会自筹,40%的银行贷款由村办实体公司负责贷出,40%的上级拨款直接划入村委会账户,确保专款专用。这10亩地的蔬菜大棚由本村的党员和民兵负责管理运营,收益首先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剩余部分及以后的收益全部用于村办小学、村办养老院及村里的各项公益事业。
特意留出10亩地给村委会,其收益用于公益事业。这一建议由楚君提出,得到了全体村民的一致支持。
三个村在农行营业所开立了蔬菜大棚建设的专用账户,村民自筹的7万元和从农行贷款的13万元陆续打入该账户,确保专款专用,专人管理。实行财务收支公开,定期在村委会公示栏公布。
接下来的工作是依据图纸进行施工,建设蔬菜大棚的土建部分。为了节约成本,楚君建议除了工程监理和技术员从县建设局和农业局特聘外,施工队伍都由本村的村民组成,这样既能解决一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也能让大家对大棚的建设更加关心。施工所用的原材料也都是本着能使用本地的就用本地的原则。楚君坐镇指挥部,齐博、杨发胜、买买提、热合曼等人跑前跑后,协调施工队伍,监督工程进度,现场解决问题,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设计要求。
经过一个多月的连续奋战,蔬菜大棚的土建部分终于宣告完成。他们深知,这仅仅是漫长工作的开端,接下来设备安装工作同样至关重要。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管道和各类设备的安装。为了确保灌溉系统的顺畅运行,楚君特意邀请了县水利局的专家前来指导。专家们对大棚的灌溉系统进行了精心设计,确保每一滴水都能精准地送达蔬菜的根部。同时,楚君还组织村民们学习了现代化的灌溉技术,让他们能够熟练地操作这些设备。
在安装设备方面,楚君也丝毫不敢马虎。他亲自前往武琦市,选购了优质的温室大棚配套设施,包括通风设备、温控设备以及遮阳网等。这些设备的安装,不仅提高了大棚的生产效率,也为蔬菜的生长提供了更加适宜的环境。
在安装工作紧锣密鼓进行的同时,楚君也没有忘记对村民们的培训。他利用闲暇的时间,组织村民们学习蔬菜种植技术和管理知识。只有让村民们真正掌握了这些技能,蔬菜大棚项目才能够持续发展,为村民们带来长久的收益。
第61章 开工进行时[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