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四章 窦杨治军悉若斧[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xgxs6.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灵石道两侧的山崖被烈日烤得发烫,蒸腾的热气让远处的唐军队伍看起来像在晃动的水影里。

    窦轨的三千步骑,沿着汾水东岸的河谷前进,步兵们的麻布衣衫早已被汗水浸透,肩扛的长矛在阳光下泛着青灰色,偶尔有枪尖碰着山岩,迸出的火星转瞬就被热浪吞没。

    已是从晋阳南下的第二日,再有几十里地,即达灵石。

    昨天下午,行军路上,窦轨接到了灵石急送的求援军报。刘黑闼攻城甚紧,昼夜不歇。前时奉李世民之令,亲从西河郡到灵石坐镇的西河公张纶,昨暮在城头指挥守备的时候,被汉军投石车的抛石擦伤,伤势不很严重,然这一幕被守卒看到了,守卒因士气更加衰落,各种传言已在守军中散播。援兵如果再不及时赶到,张纶在求援的军报中说:灵石可能就守不住了。

    窦轨心急火燎,一再严令,催促兵马加快行进。

    这会儿是午后时分,他要求各部今天入夜前,必须到达灵石城外。

    要说晋阳到灵石的路程不算远,两天即到,但天气炎热,又窦轨急於抵至,昨晚这三千唐军将士们也没休息好,统共只休憩了两个时辰,故体力消耗很大,不少士兵已显疲态,拖着疲惫的身躯,步履沉重,汗水与尘土杂混成泥,却窦轨治军的法度虽严,前行的速度渐渐放缓。

    “传令下去,离灵石只四十多里地了,今晚之前,务必赶达!若有懈怠违令者,斩!”

    窦轨的再一道军令,很快传遍了三千唐军将士中。

    人的性格不同,治军的风格亦各异。

    窦轨治军,可称严苛,他学习隋之名将杨素的治兵办法,信奉军纪如山,认为唯严酷方能使将士畏己胜过畏敌,从而锻造出百战百胜之师。——杨素用兵,为促将士死战,两阵交锋,往往先遣锋卒数百进击,如若战败,尽皆杀之,乃至连带家属俱斩,遂其将士无不奋死。

    窦轨没有杨素极端,可治兵之法,颇得其神髓。他到长春宫投李渊时,本有部曲千余,后来他最先攻下了永丰仓,部曲得以扩充,增至了五千余众,却不论其部兵少时,抑兵多后,他从来凡其部众,无贵贱少长,不恭命即立斩之,即便亲戚、奴仆,亦不例外,将士若有违纪,纵使小过,严惩不贷,每日吏士多被鞭挞,流血满庭,见者莫不重足股栗。不过,他执法虽严,倒也不是只对别人严,亦自勤苦,与兵士同甘共苦,临敌之际,或经旬月,身不解甲。

    这三千唐军将士,悉是他的旧部,无不熟悉他的治军之法。

    因当他这再一道的将令传下后,三千唐军将士尽管疲惫,勉力前行,汗水滑落眼角,随手将之擦拭,每一步都似有千斤重,但严苛的窦轨军法,逼得他们咬紧牙关,坚持再坚持。

    ……

    就在这三千唐军将士前进方向的南边,十余里处。

    河谷东侧,介山西麓的一大片松林中,约千人之骑,悄无声息地掩伏於此!

    这支骑兵队伍,自就是宋金刚部。

    出平城以后,宋金刚与他所率之此千骑,和唐军差不多相同,也是几乎没有休息过。唐军多步卒,行速慢,是以他们完成了宋金刚的意图,得以先行至此设伏。

    到此处时,是两个时辰前。

    人与马,经过了两个时辰的休整,体力已经恢复。

    战马的鼻口都缠着浸过凉水的布,这是宋金刚特意让士兵在五里外的溪涧打湿的,为的一是让战马更好的休整,二是免得马嘶声惊动了唐军。宋金刚身在松林的外沿,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灌了几大口水,盯着西边河谷旁的道路。五个越骑校尉都跟在他的身边。

    “将军,一个时辰前,斥候禀报,唐军距此不到二十里。唐军应该快到了吧?”

    问话此校尉的话音未落,一骑飞马还回。

    骑在马上的斥候来不及下马,寻到宋金刚,进禀:“报!将军,唐兵将至!”

    宋金刚展开手臂,无须他说,亲兵为他披上铠甲。五个越骑校尉也纷纷披甲。铠甲装束完毕,宋金刚简短地令道:“各团备战,弓箭上弦,将士着甲。唐军至后,先不急攻,放过其前队,攻其后队。候将后队杀散,在冲其中队、前队。”令一骁勇校尉,“你引你团,直攻窦轨所在!”

    这校尉精神抖擞,大声领命。

    宋金刚看了看他,补充说道:“你若能擒杀窦轨,俺向大王奏报,保举你升迁骠骑将军。”

    如前所述,骠骑将军是一部府兵之主将,从校尉升迁到骠骑将军,系是连升两级。

    这校尉恭谨应诺,愈加昂扬。

  

第六十四章 窦杨治军悉若斧[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