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北宋帝国兴亡史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6章 横生枝节[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xgxs6.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sp;  nbsp思想上的巨人,后一句是什么?然而,人类历史的可悲之处就在于,思想家往往都能“永垂不朽”,而实干家却大多毁誉参半,毕竟笔杆子是掌握在前者及其门徒的手里。
    nbsp回到故事中来。
    nbsp朝廷给富弼加官也就意味着宋朝和辽国在结亲或增岁币一事上已经达成了共识,但有鉴于辽国人还未做出正式的选择,所以两国这一次的和平誓书就得写两份,一份是关于结亲,一份是关于增币。但是,赵祯此时又有了新想法,他的这个想法与增币有关,那就是如果要增币就是每年在原有三十万贯的基础上再增加十万贯,但如果辽国能够劝说李元昊改邪归正重新臣服宋朝,那么增币的数量就是二十万贯。如此一来,誓书就得写三份。
    nbsp吕夷简向富弼传达了赵祯的口谕:“如果辽国选择结亲就不会有增币的条款,但如果选择增币就不结亲,而且增币的方案有两种,一种是没有附加条款的十万贯,一种就是帮忙劝说李元昊向宋朝称臣,辽国如果能够完成此事,每年的岁币增量就是二十万贯。”
    nbsp为了能够确保万无一失,在传达了这份口谕之后,吕夷简让富弼自己动笔草写誓书的内容和条款。富弼请求将耶律宗真所提出的那三个附加条款写入誓书(双方不得在边境挖沟蓄水、不得增兵、不得收留逃犯),吕夷简对此欣然表示同意。
    nbsp为了加快进度,富弼草写完誓书后就启程赶往辽国,而正式的誓书文本则交由翰林院的人誊录。富弼这一路跑得那叫一个急迫,当负责追送正式誓书的太监日夜兼程追上富弼时,他已经走到河北境内的武强县。太监带来的文件共有十份,三份内容各异的和平誓书和两份国书以及其副本。
    nbsp当富弼走到乐寿县时,他突然开始有些不安,他所担心的是自己在草书里所增加的那三个由耶律宗真所提出的附加条款是否写进了正式的誓书文本里。如果此事没有办理周全,那么势必会给耶律宗真提供再次生事的借口。富弼越走越觉得不安,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举动,他偷偷地打开了誓书的副本,这一看富弼险些一头栽倒在地!他忍不住地对吕夷简破口大骂!为啥?因为耶律宗真提出的那三个附加条款并没有写进正式的誓书里!
    nbsp历史上很多人都在这里非常地同情富弼,更是异口同声地斥责吕夷简是个大坏蛋,吕夷简这样做就是想把富弼给害死。可是,看待问题我们得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思维,不能人云亦云。吕夷简为什么没有把那耶律宗真提出的那三个附加条款写进誓书?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得分析一下那三个附加条款对宋朝而言意味着什么。
    nbsp双方不得在边境挖沟蓄水、不得增兵、不得收留逃犯,这三个条款尽管在文字上面看起来是在约束宋辽两方,但细看便能知道这其实只是在约束宋朝。请问:辽国人作为强势和发起进攻的一方,他们会在边境挖沟蓄水吗?会增兵守城吗?真正意义上把“刑不上士大夫”当成铁律予以遵守和执行的宋朝会有人主动去投奔辽国吗?
    nbsp很明显,这三个附加条款都是辽国为了约束宋朝而设立的。这可能导致的后果就是哪天辽国人只要对宋朝发动一场突袭便可以轻易地长驱直入,而宋朝只有挨打喊救命的份儿。也就是说,只要我辽国没有越过国境线,哪怕我在这边磨刀霍霍,你宋朝也不得有任何的防范和准备,否则你就是在违约,我就可以正大光明地打你。
    nbsp吕夷简是何等聪明的人?他在权力场上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耶律宗真的这点小心思怎么可能逃得过他的法眼,而这也正是吕夷简没有让人把这三个附加条款写入誓书的原因。吕夷简这样做其实完全可以理解,但这其实也是在耍小聪明,而且显得很鸡贼。堂堂大宋宰相想要为国谋利竟然要使这种手段,如此所为真是让人既觉得可笑但又可悲。在另一方面,作为宋朝方面的谈判使者,富弼考虑问题的角度和立场都与身为宰相的吕夷简不同,他的任务就是尽力促成和约的达成,所以他此时对吕夷简的愤怒也是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我们因此也跟着这个思路大骂吕夷简是个奸邪小人,那么这就显得有些滑稽可笑甚至是荒唐。
    nbsp富弼立马上疏弹劾吕夷简,而且他就待在乐寿这个地方不走了,原地等着朝廷为此事给他一个说法。同时,他又派遣与自己随行的下属蔡挺亲自回京向朝廷讨要说法,同时他也寄希望蔡挺能够将新的誓书给一并带来。可是,极速赶回开封的蔡挺本来是想面见赵祯说明此事,但吕夷简却拦下了他,而且说那三个条款不用写进誓书,只需口述就行了。
    nbsp当富弼收到这份由中书省签发的“只需口述附加条款”的手令时,他当场暴怒!这种大事岂能口述?他当即将随行人员和物资全部交给自己的副手张茂实,然后他自己策马狂奔赶往了京城。
    喜欢。

第106章 横生枝节[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