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清末,从船政开始打造最强海军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42章 我知道哪儿有老师[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xgxs6.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陛下,这件事是臣的过失,提前没有查清楚,对于实际需求预期严重不足。”
    nbsp“臣已经让各地方自己招募人手,虽然不能完全解决,但也能稍微缓解一下。”
    nbsp刘一鸣像一个做错事的孩子一样,在那儿低着头。
    nbsp汤潇逸正襟危坐在椅子上,这件事确实太出乎他的预料了:
    nbsp“这不完全怪你,我就算看到了这个数字,也觉得难以置信。”
    nbsp“地方招募人手是一个办法,但还不够,就算有老师,顶多教一教简单读写。”
    nbsp“自然科学方面,特别是数学,必须从小打基础,绝对不是会简单算术就行的。”
    nbsp“另外,教材方面也要严格把关,算了,这方面我来跟进。”
    nbsp数学这东西,对于普通人来说,当然是会简单算术,够日常使用就行了。
    nbsp但涉及到教育体系方面,数学是一切自然科学学科的基础。
    nbsp对于后发国家来说,最适合的教育方式就是应试教育。
    nbsp是的,打压了想象力、天赋、创造力。
    nbsp但能够标准化的产出高水平劳动力,才是产业发展的基础。
    nbsp不过也不能太应试教育,从小培养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总有感兴趣的天才会突破应试教育的局限。
    nbsp基数越大,天才越多。
    nbsp“加快师范类学校的建设,提高入学率,如果钱不够,可以继续拨款。”
    nbsp“财政拨款、社会捐赠、符合条件的私人办学、教育债券,钱不是问题。”
    nbsp汤潇逸放下文件,上面的数字刺痛了他,
    nbsp“全国约有1亿4千200万少年,毛入学率不足30%,其中一半得不到足够的教师。”
    nbsp“孩子是国家的未来,我在文件上看到的未来是一片黑暗、蛮荒、战乱和屈辱。”
    nbsp汤潇逸惊讶的是华夏的人口结构,是真的年轻。
    nbsp有多年轻呢?
    nbsp14岁以下儿童占比高达35.5%。
    nbsp1549岁占比超过50%。
    nbsp50岁以上只有10%出头。
    nbsp平均年龄怕是只有二三十岁左右。
    nbsp这是好事,证明发展空间巨大。
    nbsp但有一个问题,马上就是20世纪了。
    nbsp20世纪不是种田,或者说农业国的时代,而是工业国的时代。
    nbsp诚然,许多工作对文化水平的要求并不高,但这个不高是基于接受了9年甚至更多系统化教育之后水平来说的。
    nbsp初中毕业就能胜任大部分普通工作。
    nbsp那要是幼儿园肄业水平呢?
    nbsp一群左右不分的人,最多只能在经历手把手培训后,上流水线上从事简单工作。
    nbsp而清国给汤潇逸留下的,就是这样一副烂摊子。
    nbsp二百多年文化摧残、破坏后,整个华夏大地不足1%的识字率。
    nbsp更具体一点,十年之后的晋省,识字率不到0.4%,个别省份不足0.1%。
    nbsp南方省份原本稍微好一些,但天国就在南方,特别是江南省,都被打烂了。
    nbsp数千万人直接或者间接因这场战争而死,识字率自然也就快速下降。
    nbsp几十年了

第342章 我知道哪儿有老师[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