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不要骄傲,不是咱们强,而是对手挺次的[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xgxs6.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视线转回王福生这里。
nbsp清军开始进攻滨州,确实拖住了一下他的兵力,错失了从右侧玩穿插的机会。
nbsp不过也没什么好值得遗憾的,因为……
nbsp砰!
nbsp噼里啪啦~乒铃乓啷~~
nbsp“户一!苏卡不列!!!”
nbsp亚历山大直接推翻了桌子,用猛兽择人而噬的眼神盯着聂军门:
nbsp“你们为什么逃跑?!我们已经攻到敌人面前的,只需要一个小时,我们就能攻下这座城!”
nbsp“就是因为你的撤退,敌人能重整兵力,暴露了我们的侧翼,导致功亏一篑。”
nbsp“这次失败,你们要负全部责任!”
nbsp清军攻了三次,失败了三次,而且都是全败。
nbsp不过在亚历山大看来,前两次失败问题都不大,用的都是二线军队不说,投入的量也不大。
nbsp两次都只是团级的进攻,主要是为了试探敌人的防御阵地、火力配置等。
nbsp经过两次试探,给了亚历山大信心,敌人的火力并不强大,而且并没有出现炮火反击,也许敌人根本没有大炮。
nbsp就算有,数量也不会多。
nbsp所以今天亚历山大发起了第三次进攻,也是亚历山大规划的总攻,他相信自己已经摸透了敌人,信心满满。
nbsp一次性投入了淮军部分主力、湘军部分主力,以及采用沙俄帝国军官任“顾问”的武卫左军、右军。
nbsp总计投入近四万人。
nbsp清国取得沙俄帝国支持后,立即开始了组建新军队,沙俄帝国的军官将担任这些军队团级以上的参谋、顾问等职位。
nbsp这是交易的一部分。
nbsp清国虽然借用沙俄的力量,但也怕沙俄突然不讲道义,所以略微规定了一下这些军队的规模。
nbsp最终编成了总计10万人的军队,清国给的番号是武卫军、定武军。
nbsp每军又有前后左右中五军。
nbsp这种奇怪的编制可以看成一个四旅制军,只是旅是大编制旅。
nbsp为什么是四旅制?因为中军本部是直属特殊兵种部队,主要包含炮兵、骑兵、工兵和后勤等。
nbsp少数步兵的作用是保护这些特殊兵种。
nbsp编制虽然有些奇怪,但放在清国,那也是相当的先进了,而且还都是俄械军。
nbsp当然了,俄械也只是用沙俄帝国的东西而已,和东西好不好无关。
nbsp在沙俄帝国,一代名枪莫辛纳甘1891已经在逐步替换老旧的伯丹步枪了。
nbsp但这款枪沙俄自己都不够用,怎么可能给清国?顶多给点样品让你玩玩。
nbsp主力还是沙俄帝国换装下来的伯丹1870型。
nbsp不是沙俄不想给1868型,而是1868型就生产了3万多支,早就被消耗了。
nbsp只能给生产了300多万支的伯丹1870型步枪。
nbsp发射10.75毫米弹药,发射药重5克,黑火药,枪口初速440米/秒。
nbsp在1870年,已经算绝对的小口径高初速弹药了。
nbsp支援火力倒是都用的76.2毫米野战炮,黑火药版本,不是沙俄不想给更差的,而是因为那些能用的废品太难运输了。
nbsp总体来讲,就算武器落后个十来年,那也极大的提升了清军的战斗力。
nbsp因为清军第一次做到了采用制式装备统一武器和后勤。
nbsp就这已经是跨越性的进步了。
nbsp这支军队的表现也还可以,战斗开始后,在火炮的支援下迅速贴近大汉军阵地。
nbsp在明晃晃刺刀的威胁下,机枪手不得不把故意抬高的枪口重新放平。
nbsp这才挡住他们的进攻。
nbsp这些人虽然在清军中,但很难分辨谁是被抓的壮丁,所以只要表现的不是很积极,大汉军都会放他们一马。
nbsp对于汤潇逸来说,这些又不是东瀛人,杀起来没意思。
nbsp加上他对科技点的需求暂时不高,也就没必要杀他们。
nbsp这些都是青壮年男性,留着他们,都是红利……
nbsp血肉之躯怎么能抵挡机上扫射,11.43毫米的金属风暴,体型最大的大象也扛不住一梭子,更别提人了。
nbsp进攻自然失败了。
nbsp在武卫军进攻失利后,亚历山大还准备组织新一轮进攻。
nbsp刚刚武卫军已经冲到了大汉军阵地前,信仰刺刀冲锋的他相信,只要再来一次,他们一定能冲上去。
nbsp只要进入白刃战,胜利一定是他们的。
nbsp结果还没等他重整兵力,坏消息就来了。
nbsp淮军撤出战场,大汉军正在从侧翼迂回,再不跑,就跑不掉了。
nbsp当时武卫左军还没有重整兵力,撤退都撤不掉,但大汉军已经近在咫尺。
nbsp亚历山大只能下令撤退后先离开。
nbsp一回到后方,亚历山大就对着聂军门持续输出。
nbsp“顾问先生,我想请问一下,是谁调走了我的炮兵?”
nbsp聂军门丝毫不让,怒气冲冲的盯着亚历山大,
&n
第220章 不要骄傲,不是咱们强,而是对手挺次的[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