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大势[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xgxs6.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大汉军加快了进攻步伐,对于清国来说不是个好消息。
nbsp西路军继续向西控制江汉平原,以江汉平原为中心向四周辐射。
nbsp南路军的进军速度没有那么快,因为南方多山,道路难行。
nbsp不过在大汉海军的帮助下,大汉陆军能从各港口登陆,齐头并进之下,速度也不算慢。
nbsp十一月中旬,大汉军跨海进攻羊城,两广总督李翰章撤至南宁。
nbsp清军实在太拉胯了,即便是守城战,死掉几个人后就会全线崩溃。
nbsp即便凭借桂省的地形优势,清军也仅仅拖了一个月,一路上大汉军碰到的清军都是一触即溃。
nbsp十二月底,南宁城破,两广总督李翰章出逃,沿小路逃亡至贵省。
nbsp本来他想跑长沙的,但在半路上他就得到了大汉军已经攻占湘省的消息,转而向贵省逃跑。
nbsp往前几天,大汉军已经围困住了长沙。象征性抵抗一下之后,巡抚带着亲信跑了。
nbsp自此,华东、华中、华南被汤潇逸捏在了手中。
nbsp虽然还没有进行改造,不能立刻发挥价值,但也让清国失去了三大重要财税地。
nbsp“大人,咱们必须得停一停了,至少等新兵训练完成,或有人去接管治理。”
nbsp徐希颜忧心忡忡的看着汤潇逸。
nbsp大汉军已经占据了十一个省(琼州属于粤省管辖),打这些省伤亡和消耗都不大。
nbsp整体上清军对大汉军造成的伤亡,真没有因赶路造成的非战斗减员多。
nbsp但将兵力分散到是一个省,还要维持鲁省、华北前线、琉球吗军事存在,还要维持地方秩序。
nbsp他们手中的兵力是真不够,且被分的太散了。
nbsp甚至前线出现问题,只能选择撤军,而非固守。
nbsp“地方秩序需要重新组建,这需要时间去训练队伍,暂时没有人能接管。”
nbsp汤潇逸摇了摇头。
nbsp其实最优选不是训练一支警察队伍去接管城市,而是让军队就地转业。
nbsp因为汤潇逸要重构地方秩序,除了文职人员,更重要的是需要充沛的武力。
nbsp没有改革是不流血的,利益受挫的地方豪族地主们一定会反抗。
nbsp如果没有充沛的武力,那才是人间惨剧。
nbsp“对了,资金已经到位了,接下来将陆军扩充到一百万人。”
nbsp“注意军队的质量,即便是暂时招不满也不要滥竽充数,还有加快军官、士官的培养……”
nbsp随着地盘越来越大,需要的人手也越来越多。
nbsp一百万,百万大军,对于汤潇逸来说只是一个开始。
nbsp没有足够的地方控制力量,要控制这一千多万平方公里,超过四亿五千万人口。
nbsp还要防备北方庞大的蒸汽压路机。
nbsp一百万军队,远远不够。
nbsp如果可以,汤潇逸想把陆军人数扩充到300至400万,但还是那句话,人手不足。
nbsp这次不说军官,甚至老兵都不够。
nbsp只能一步一步来。
nbsp“大人,有个消息,应该算好消息。”
nbsp刘一鸣气喘吁吁的跑进办公室,神情中充满疑惑。
nbsp“怎么了?沙俄帝国打过来了,还是东瀛联合舰队出动了?”
nbsp汤潇逸半开玩笑的说道。
nbsp“都不是,大人,刚刚电报局收到巴蜀荣县电报局的通电。”
nbsp刘一鸣把电报递给汤潇逸:
nbsp“荣县独立,成立大汉巴蜀军政府……”
nbsp这事儿汤潇逸有印象,大革命时,第一个扛起大旗的就是荣县。
nbsp正是因为荣县,和保路运动会清国才会把鄂军调往巴蜀,镇压起义。
nbsp进而造成鄂省空虚。
nbsp这算什么?
nbsp历史的修正作用?
nbsp但三镇现在在他手上呀!
nbsp“这个大汉巴蜀军政府向我们发了电报,说要一起推翻清国,恢复华夏河山。”
nbsp刘一鸣不知道汤潇逸复杂的心情,继续说着,
nbsp“但问题是巴蜀不止一个声音,光起义规模可观的,就有榕城、盐城、山城三处,其余如酒城也颇具规模。”
nbsp“现在巴蜀乱成了一锅粥,我们是不是介入一下?”
nbsp刘一鸣知道汤潇逸的想法是尽可能保存各地方的元气,所以才有这个说法。
nbsp刘一鸣不太理解这一点,因为他做地方主官也就做了一两年,而且重心依旧在工业建设上。
nbsp但他知道汤潇逸重视,那就够了。
nbsp巴蜀乱起来,地方注定会元气大伤,这是汤潇逸不愿意看到的。
nbsp所以刘一鸣才有这个问法。
nbsp“兵力不足,西路军已经撤回了先头部队,我们暂时无力继续西进。”
nbsp“容后再议吧。”
nbsp汤潇逸摆了摆手,无需多言。
nbsp西路军曾尝试从水路进入巴蜀,也确实深入了一段距离。
nbsp巴蜀也是清国的重要财税地,同时西接高原,南连颠省,是他们的战略后方,地位重要。
nbsp但地形确实过于复杂了,起初清军没反应过来,西路军还能沿着水路向上。
nbsp但随着清军反应过来,在江两侧的山上架设了几门大炮,封锁了江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水路便被封锁了。
nbsp虽然能靠陆地进攻解决这个问题,但随着局势的发展,兵力越来越紧张。
nbsp得不到补充的西路军最终决定先撤出来,毕竟他们要控制江汉平原、警惕北方的进攻。
nbsp并且还要向南方进攻。
nbsp真没有兵力再分出去了。
nbsp解决湖广后,按计划,西路军应该从贵省进入巴蜀,但目前还没打进去,就要被叫停了。
nbsp兵力不足,兵力不足呀!
nbsp…………
nbsp汤潇逸在感叹兵力不足,清国也同样深感兵力紧缺。
nbsp“一群废物,平日里,一个个耀武扬威的,怎么该用的时候,一个个都不吱声了?合着都是在给自己脸上贴金?”
nbsp“平日里不管是朕,还是朝廷,都没有亏待各位吧?要钱给钱,要粮给粮,就算要权,朝廷也给了。”
nbsp“给了这么多,最后怎么样?一万人打一千人都打不下来,你们就是这么报答朕的?朕要你们何用?!”
nbsp噼里啪啦~~
nbsp小皇帝,不对,现在是青年皇帝气昏了头,把太监端着的茶杯一下子就摔了出去。
nbsp“臣(奴才)罪该万死,皇上息怒……”
nbsp皇帝生气了,大臣们一溜烟儿就跪了下去。
nbsp下面跪着一大堆各种文武大臣。
nbsp“朕要的是你们干巴巴的两句话吗?朕要的是军队,是歼灭叛贼,收复东南,还大清一个朗朗
第214章 大势[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