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粮站[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xgxs6.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 nbsp“若是巡抚大人有什么命令,例如要调我军去往何处,还请巡抚大人和我家大人,或者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商议。”
nbsp“我得到的命令,是支援北洋海军防守,尽快把东瀛人赶下海。”
nbsp王福生没有杀这个知州,哪怕他很想杀。
nbsp但,他还需要用这个知州传话。
nbsp当然,主要是王福生不清楚巡抚是想战败的主战派,不然也不会鸟他了。
nbsp“统制,六标三营在东面遇到伏击,初步估计最少有一千名敌人。”
nbsp参谋官带着战报走了过来,走到近前才发现在还有个外人在,
nbsp“这是……”
nbsp王福生没有介绍平度知州,直接准备起战争:
nbsp“一千人,东瀛终于反应过来了吗?”
nbsp“让侦查营展开大规模搜索,摸清楚周围的情况,如果只有这一千人,就围点打援。”
nbsp“如果是东瀛主力过来了,就先吃点这一部分。”
nbsp刘庆森干掉了一个满编师团,头顶着镇守使的衔给他炫耀了好久。
nbsp王福生估摸着在国内应该拿不到镇守使了,而面对的还是两个旅团临时混合成的师团,又低了一级。
nbsp要是再打不好,那可就尴尬了,以后和刘庆森见面都得矮一头。
nbsp是,刘庆森打的防守,但刘庆森也就七八千人呀,他打进攻,兵力是刘庆森的两倍呢!
nbsp“王大人!没有巡抚大人的同意,这仗你不能打!要顾全大局!”
nbsp平度知州双目一瞪。
nbsp要是叫不回第三镇,第三镇还发起了进攻的话,他就危险了。
nbsp“笑话?我打仗何时要他同意?你快走吧,别在这儿碍眼。”
nbsp王福生转过身,不去看他,免得自己忍不住一枪崩了他。
nbsp“就凭这是鲁地,各路兵马必须要统一调度,要是人人都自己行动,一盘散沙,这仗怎么打的赢?”
nbsp“你要是敢私自出击,吃了败仗,就等着掉脑袋吧你!”
nbsp平度知州忍着恐惧放话威胁。
nbsp说实话,单独理解这些话,他说的还挺有道理,特别是统一调度,是军队所必备的。
nbsp而这,就是问题所在,坏人不会表现的像坏人,不然根本活不了多久。
nbsp鲁地巡抚是帝党,渴望战争失败,后方下台,帝党崛起接过权利。
nbsp所以他集中了各路支援人马,表面上是统一调度以便作战,实际上是拖住援兵,想坐等战争失败。
nbsp能爬到这个位置,自然不会傻,他都有正当理由留下这些援军。
nbsp“这就不劳巡抚关心了,若是战败,本将自会给出交代!”
nbsp“卫兵,叉出去!”
nbsp…………
nbsp鲁地的小豆对淞沪的影响很大,受影响最大的就是物价。
nbsp大量闵军集结于淞沪,准备从这儿坐船去鲁地,带来了消费,自然也造成了物价上涨。
nbsp粮商们趁机乱传东瀛人要打过来了的谣言,一边收紧粮食出售,人为制造短缺,抬高粮食价格以牟取暴利。
nbsp“大人,不如开仓平抑粮价,再从周围各州府常平仓调粮,七日之内,粮价可回归正常。”
nbsp刘一鸣出着主意。
nbsp清国是有常平仓制度的,就有应对这种情况的职能。
nbsp“干嘛?无病无灾的,没必要动用常平仓的粮食,不仅不卖,还得吃进。”
nbsp“战争结束后,鲁地怕是会有饥荒,得提前准备。”
nbsp汤潇逸的心情并不沉重,甚至有些惊喜。
nbsp“啊?”
nbsp刘一鸣嘴巴微张。
nbsp粮食价格已经涨了不少了,常平仓再吃进,那不得饿死一大片?
nbsp“大人,常平仓的银子是有数的,以当下的粮食价格,怕买不了多少……”
nbsp汤潇逸摇摇头:
nbsp“挖船坞的钱不是不够嘛,这些粮商都是大户,拿下他们,钱肯定是够了,粮食应该也不差。”
nbsp“日落之后,让徐希颜派兵戒严,许进不许出,然后把人都抓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该挖矿的挖矿,挖不了的枪毙。”
nbsp刘一鸣一惊,急忙制止:
nbsp“大人万万不可!这些粮商身后牵扯甚广,现在咱们已经够高调了,还是低调些好。”
nbsp“而且这些粮商虽然该杀,但各地粮食流转确实离不开他们,若是都抓了,后果不堪设想呀大人!”
nbsp就和盐商一样,大粮商垄断了许多地方的粮食贸易,是粮食流转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nbsp要是粮商没了,不仅淞沪可能会缺粮,其余缺粮的地区也会被影响。
nbsp而两江、湖广等地生产出来的粮食价格会大跌。
nbsp得到的钱少了,佃户和贫农会因交不起税、还不起地主的高利贷而破产,中农富农也会元气大伤。
nbsp而且影响会持续两三年之久。
nbsp“我不是第一天想动这些粮商了,粮食掌握在这些人手里,我睡不着啊。”
nbsp这个时代的粮商可不是什么好东西,都是官商。
nbsp收获季联合压低收购价格,青黄不接时抬高出售价格都是正常行为,没什么说的。
nbsp和官府勾结,故意拖延收购时间、收获季开仓放粮,让税吏去催收,把粮食价格压低到极致也不算什么。
nbsp和官府、地主勾结,故意给农民放贷然后压低粮价,导致破产。
nbsp就这么说吧,把粮商和掌柜们全抓起来,挨个枪毙,没有一个冤枉的。
nbsp甚至,还有漏网之鱼,因为他们的家人也参与了。
nbsp粮食是稳定的根本,之前是汤潇逸没办法取代粮商,所以一直没动手。
nbsp“我手握大军,我爹是两江总督,地利人和都在我,这次粮商哄抬物价,发国难财,天时也倒向我了,我还怕什么?”
nbsp“把人都抓起来,家产充公,家不在两江闵浙的,和当地主官分润一二也好。”
nbsp汤潇逸提笔写信,
nbsp“我会让我爹宣布两江实施粮食军管,招募船丁,接收粮商的船只,负责两江闽浙的大宗粮食运输。”
nbsp“再由闵军接手常平仓,改常平仓为粮站,统一负责两江闽浙大宗粮食收购和出售任务。”
nbsp汤潇逸只抓大宗,主要是人手不足,不可能渗透到方方面面。
nbsp要是真搞粮站,哪怕就他这点地方,也要搞个几十万人的大系统才能运转起来。
喜欢。
第180章 粮站[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