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35章 湖广态势[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xgxs6.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部尚书阿思哈,则是带着2千满蒙兵马,进入了常德府,协助督促监督洪承畴。
    明末清初,混战几十年,大家都是久经沙场的老武夫,战略要塞都很明白。
    满清的常德府和长沙府,堵住伪明贵州方向东出的兵马,也就是李定国的大军。
    衡州府,也是战略要点,堵住伪明广西方向北上的兵马,也就是咸宁侯祁三升的大军。
    荆州府,那就更不用说了,是长江中上游的交通要道,围堵闯王系的忠贞营,否则一下子就能冲到武昌城。
    “陛下,微臣先说一说,常德府周边的态势”
    “晋王本部,户部刘侍郎,王辅臣将军,王屏藩将军,精兵大概7千左右,辅兵和丁壮,大概有5千多人”
    “这一部兵马,一直坚守在常德西城外,对峙里面的洪承畴,战事断断续续,战损了几千人”
    “不过,咱们拿下了贵州省,还有偏沅周边的州府,因此兵马钱粮丁壮方面,补充的很及时”
    “特别是常德府的后面,偏沅的辰州府,卢筠将军的土司营,一直在打造训练水师,能保护我军的粮道补给”
    刚开始,李晋王在进攻常德府的时候,遭遇了兵力困境,无法彻底拿下。
    没办法,他只能听从刘玄初的建议,主力继续留在常德府,监视攻打里面的洪老狗。
    外面,南北方向两个方向,派出小股军队出击,打粮抓壮丁,扰乱清军的部署。
    于是乎,常德城下的战场,又变成了壕沟堡垒战,明清双方都搞起了壕沟硬寨,相互死搞硬扛。
    老辣的洪承畴,则是在西城外,设立营寨,深挖壕沟营垒,寸步不让,宁死不退。
    老武夫李晋国,也不甘示弱,派出大将王辅臣和王屏藩,还有亲卫营的表弟马思良,轮番冲杀。
    反正两方的兵力都差不多,套路也差不多,都是精兵带着丁壮冲杀,不怕死人。
    “北路的分兵,是总兵邓望攻,兵马3千,丁壮好几千人”
    “刚开始的时候,这一支兵马,进展神速,打下了澧州的安乡县,岳州府的华容县,荆州的石首县”
    “后来,满清的援兵上来了,邓总兵就退回了澧州,跟上面的荆州和下面的常德府相呼应”
    “南路的分兵,是平阳侯靳统武将军,兵马也是3千,丁壮都差不多”
    “这一路兵马,先后攻破了常德府南面的龙阳县,沅江县,还有长沙府的益阳县和湘阴县”
    “但是,在进攻宁乡县的时候,遭到了清将刘尽忠和李孟夏的联手阻击,关键的时刻,清军的水师,又加入了战场”
    “迫不得已之下,平阳侯只能断尾求生,丢下丁壮和降卒,一路退回了常德府西侧的桃源县”
    没错,靳统武和邓望攻,这两路兵马,就是流寇作战。
    刚开始他们的兵马,都是2千人,后来经过请示,朱皇帝批准了3千人的大营。
    这一下子,两个大西军老武夫,重拾流寇旧业,彻底撒欢了,一南一北,放开手脚开搞。
    常德府、长沙发、岳州府和荆州府,好多县城和大集镇,防守兵力不多,仅仅几百上千人,都遭到了他们的荼毒。
    县衙府库,大户豪族的钱粮兵械,全部抢走充公,丁壮降卒也是裹挟带走,用于炮灰团作战。
    后来,南京的满蒙精兵,还有湖广下游的武昌府、汉阳府和黄州府的守军,陆续增援上来。
    这时候,两路流寇大军,就有点吃不消了,兵力上吃亏不小,因此只能退兵退走。
    “最后是衡州府”
    “咸宁侯的兵马,有5千精兵,1千丁壮,从桂林府的全州出击,进攻湖广的永州府”
    “那时候,永州府的兵马仅有1500人,知府黄中通,听到消息后,直接弃城逃亡”
    “咸宁侯的副将魏君重,率部追击,缴获了不少钱粮和降兵,可惜走了黄中通”
    “咸宁侯拿下永州府后,并没有停下来,而是继续出击东面的衡州府”
    “镇守衡州府的清军,是总兵张鹏程,兵马有3千人,这家伙奉了洪承畴的军令,死守衡州”
    “刚开始,咸宁侯的兵马较多,围着衡州府攻打,日夜冲杀,但张鹏程就是坚守不出,寸土不让”
    “不久之后,鞑子的明安达礼来了,援兵足足8千人”
    “得到锦衣卫消息的咸宁侯,紧急从衡州府退兵,但还是被鞑子的骑兵追了上来”
    “幸好,衡州到永州的路上,河流纵横,道路崎岖,泥泞不堪”
    “即便是如此,咸宁侯所部,也损失了不少丁壮和降卒,好在主力没事”
    衡州府,就是李定国的成名之地,阵斩满清的敬谨亲王尼堪,一战封神。
    所以说,这个桂林府和衡州府,是湖广和广西省的交叉口,战略要地,都会用重兵防守。喜欢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请大家收藏:

第635章 湖广态势[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