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漫游影视诸天之旅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66章 游侠儿徐庶[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xgxs6.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如今还是中平五年,汉帝刘宏仍在,诸侯还维持着暗地里发展,并没有开始明目张胆的四处攻伐。
    同样的,各地的谋士、武将,大多还都处于在野的状态。当然,这个在野指的只是他们还未认主。
    像典韦这样的,是各种意义的在野,既没有认主,还因为杀人在野外游荡,不能回家。
    有一些谋士或武将,正在四处游历天下,增长见闻,顺便选择明主。
    也有不少人,正在家中闭门读书,又或者聚集青壮加以训练,以求自保,或护卫一方。
    颍川郡阳翟(后世之豫省禹州),某家酒楼之内。
    陆诚坐在二楼一个靠窗的位置,典韦一身劲装,腰插双戟,站立一旁。
    “典韦,不必这么拘谨,坐下来一起喝一杯。”
    “主公在上,典韦怎可同坐?”
    “你呀,就是规矩多了点。李典,典韦,你二人在旁边再找张桌子,与他们一起喝一杯吧。”
    “谢主公。”
    陆诚端起一杯酒,喝了一口,便放在了一旁:“这酿酒的工艺太过粗糙,还不如咱们辽东的地瓜烧,你们喝吧。”
    就在此时,一名随行的护卫从外面走了进来,到了陆诚身前,取出一份情报递了过来:“主公,这是有关郭嘉、徐庶、戏志才三人的资料。”
    陆诚接过来浏览了一遍,对这三人此时的情况都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说起来,这年代,能够读得起书的,要么是世家子弟,要么是豪强子弟,要么是商贾子弟,再不济也是个寒门。
    其实,所谓的寒门也不是普通百姓,而是没落的世家贵族。
    在这个造纸术没有普及的年代,书籍知识的主要载体还是竹简。这也导致书籍的价格极为高昂,每一册书籍都是可以当做传家宝的存在,普通百姓根本接触不到书籍。
    那些所谓的寒门士子,也是靠着祖上传下来一些书籍,读书明理,再互相交流,才有了学问见识。
    像卢植、蔡邕这样的大儒,之所以能够被天下文人所敬仰,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他们家中收藏了许多书籍,并且愿意把这些书籍分享出来,偶尔还会开个讲座,讲授学问,或者收几个徒弟。
    换句话说,知识和学问才是那些世家大族真正的底蕴。
    郭嘉三人当中,戏志才和徐庶算是寒门子弟,家中已经没落,但仍有书籍传承。
    至于郭嘉,乃是颍川郭氏旁支子弟。同样算是世家子弟。
    颍川郭氏,出自春秋时期“假道灭虢”中对东虢国。虢国被灭之后,其中一支族人流落到颍川,在此开枝散叶,扎下根来。
    经过西、东两汉的发展,颍川郭氏已经成为当地有名的名门望族,东汉时着名的刑法世家,巅峰时期更是一门七廷尉,出现过诸多智谋之士。
    “颍川郭氏旁系子弟郭嘉,少有大志,勤勉好学,长期闭门读书。平素喜爱结交英杰之士,不与俗人来往。与人交流之时,多谈论天下形势。精通天文地理,熟知天下名流……”
    “戏志才,颍川寒门子弟,博学多才,常与荀彧、郭嘉等人交往,素有才名……”
    “徐庶,任侠好斗,最喜舞枪弄棒,不爱读书。常与游侠儿交往,惩治地痞流氓……”
    看完三人的资料,陆诚盯着徐庶的名字,心中却是有些感慨。现在的徐庶,还不是后来那个一流谋士,而是一个整天想着打架斗殴、行侠仗义的中二少年。
    但就是这么一个不爱读书的少年,后因替人报仇,沾上了官司,被迫逃往他乡,改名换姓,开始读书向学。
    仅用了五六年的时间,徐庶就学了一身本事,成为了一流谋士,后来更是能与其他诸多一流谋士掰掰腕子。
    即便是郭嘉、戏志才、诸葛亮这样的,也都是自幼开始读书,勤奋好学,才有了后来的成就。
    但徐庶从小玩到大,仅学了五六年,就比得上别人十几二十几年的刻苦学习,其天赋

第666章 游侠儿徐庶[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