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转基因”大豆油,几乎都是假冒产品[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xgxs6.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中国每年大豆油的产量和消费量都在千万吨级别以上。而国内非转基因大豆产量有限,2023年中国自产大豆2084万吨,且这些大豆还要用于豆制品加工、直接食用等多种用途,能够用于生产大豆油的数量十分有限,根本无法满足市场上大量大豆油标注“非转基因原料”的需求。因此,从产量角度分析,市场上那些声称使用非转基因原料的大豆油,很大程度上存在虚假标注的嫌疑,更多是一种商业营销手段。
以下,是对市面上标注“非转基因”大豆油虚假比例的数学推导:
2023年中国大豆产量2084万吨,国产非转基因大豆中70%用于生产各种豆制品,16%直接食用,剩余14%用于生产低温豆粕、蛋白加工等。假设这剩余的14%全部用于榨油,可用于榨油的国产非转基因大豆约为292万吨。按出油率16%计算,可产出非转基因大豆油约46.7万吨。
2023年中国进口大豆9941万吨,基本为转基因大豆,假设全部用于榨油,按出油率18%计算,可产出转基因大豆油约1789.4万吨。
2023年中国大豆油消费量占食用油总消费量大约40%,总消费量为4096万吨,大豆油消费量约为1638.4万吨。
假设市场上所有大豆油都声称是非转基因,那么从产量角度计算,非转基因大豆油理论产量46.7万吨,实际消费量1638.4万吨,则虚假比例
=(1638.4
当然了,实际情况中存在进口非转基因大豆油等因素,但因进口量相对较小,对整体比例影响不大,所以可以推测市面上标注“非转基因”的大豆油,其很大的比例是虚假仿冒的。
此外,从市场监管的角度来看,虽然国家对于转基因食品的标识有着明确的规定,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漏洞和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一些企业为了强化产品卖点,吸引消费者购买,不惜违反国家禁令,继续标注“非转基因原料”,将此作为一种商业宣传策略。他们利用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担忧和对非转基因食品的偏好,误导消费者,从而获取更高的利润。
消费者在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大豆油产品时,需要保持理性和警惕。不能仅仅因为产品标注了“非转基因原料”就盲目相信,而应该通过了解大豆的产量、进口情况以及市场监管等多方面的信息,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虚假标注的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只有这样,才能让大豆油市场更加透明、健康地发展。
(写于2024年。)喜欢穿越后,成为了农业之神请大家收藏:
“非转基因”大豆油,几乎都是假冒产品[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