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后,成为了农业之神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遥想当年气功热[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xgxs6.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教育抓起,在课堂上融入更多科学思维和科学知识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在社会层面,通过社区宣传、科普展览等多种方式,全方位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伪科学的生存土壤。”

    张洪林教授也表态:“在中医领域,我也会持续努力科普,让大众正确认识中医与科学的紧密联系,同时,也会积极揭露伪科学打着中医旗号招摇撞骗的真面目。比如,一些骗子打着中医气功的幌子,骗取患者钱财,我会通过科普让大家认清这些骗局。”

    窗外,夕阳渐渐西斜,余晖洒在众人身上,四人仍在热烈地讨论着。他们深知,与伪科学的斗争任重而道远,但为了科学的尊严、公众的福祉,他们决心携手共进,用科学的光芒彻底驱散伪科学的阴霾,让科学的理念深入人心。

    注1:

    据1999年9月9日《文摘报》转自光明网的文章《各方评说柯云路》称,在胡万林1999年1月被正式逮捕之后,柯云路写了《重组生命世界》,想为胡万林“正名翻案”,但据柯云路本人说,该书是对胡万林“再研究”的一篇文章,没有发表,也未出版。

    不过,柯云路此前着有《发现黄帝内经》等书,竭力鼓吹胡万林,为其套上“神医”的光环,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

    《各方评说柯云路》

    19990909来源:文摘报、光明网

    被胡万林医死的商丘市患者何素云的家属称,他们是因为看了《发现黄帝内经》一书和柯云路在某杂志上介绍的“神医”胡万林的文章,才去找胡看病的。柯云路正面临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可能。

    柯云路夫妇的说法

    柯云路夫妇表示,他们正聘请律师赴商丘了解情况。“我们不后悔。如果事情从头开始,我们还会参与进去。”

    据说就在胡万林1月份被正式逮捕之后,柯云路还写了《重组生命世界》,为胡万林“正名翻案”。但据其本人说,《重组生命世界》是对胡万林“再研究”的一篇文章,但没有发表,也未出版。

    法律界人士的看法

    柯云路在主观上是否故意与胡万林“串通一气”是问题的关键。如果他明知胡万林是个江湖骗子而故意宣扬、吹捧,那他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否则,他承担的责任很可能只是法律之外的,比如经济上的赔款等。但是否主观故意这一点,在法律上不是个很容易判断的问题。

    文学界人士的看法

    蒋子龙说,如果柯云路的作品确实越出了一定的界限而造成不良后果,法律最终会作出公正的判决。江苏作家储福金说,如果柯云路明知胡万林是个骗子而故意吹捧,那他在法律上难逃其责。无论如何,柯云路应该在这件事上好好反省了。

    《质询柯云路》

    19990903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通讯员

    徐昙

    8月20日,河南商丘检察院对“神医”胡万林正式起诉,一时间,曾着书为胡万林张目的作家柯云路也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而随着“胡万林”、“柯云路”的名字在媒体上的频繁出现,一部评论、反驳柯云路及其文字的着作——《虚妄的智慧——破译柯云路与伪科学》再一次引起人们的注意。

    作家柯云路曾出过一系列被其冠以“生命科学文化”的书籍,比如神化胡万林的着作《发现黄帝内经》、《重组生命科学》,还有《大气功师》、《人类神秘现象破译》、《中国气功九大技术》、《新疾病学》等等。虽然对这些书一直颇有争议,但由于其作家本身的号召力,这些书曾一度颇有市场。

    针对柯云路把“气功与迷信、宗教混入一体并附以现代科学光芒的‘理论着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9月推出了由王昌盛主编的《虚妄的智慧——破译柯云路与伪科学》。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总编助理白烨介绍,该书共分三编。第一编是“为柯云路画像”,集中剖析了柯云路所谓的“生命科学系列”非科学的蒙昧与荒谬;第二编是“中国伪科学现状”,罗列了90年代中期以来“伪科学”的典型表现;第三编“中国反伪科学档案”,记述了何祚庥、司马南等中科院院士的反“伪科学”历程,收录了有关重要资料。书中引人注目之处,是着名学者于光远、两院院士王大珩等对“伪科学”存在的现实根源、诱因、实质所作的深刻剖析,并提出了一些破除“伪科学”的对策思路。

    另据记者了解,在伪气功、伪科学一度甚嚣尘上的情况下,以出版社科类学术着作见长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表现出了恪守科学立场和唯物精神的坚定与无畏,从1992年至1998年,先后出版了《中国无神论史》(1992年)、《正本清源——还气功本来面目》(1996年)、《伪科学曝光》(1996年)、《世纪佛缘》(1998年)以及《虚妄的智慧——破译柯云路与伪科学》(1998年)5部着作。有人说,这些书是向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伪科学”狂潮说“不”的着作。这些反对“伪科学”的书籍推出后,得到了文艺界、理论界的高度评价,被称为“及时的好书”。

遥想当年气功热[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