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后,成为了农业之神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9章 哲学指导不了科学[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xgxs6.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称能开一切锁的‘神锁,可实际上那些‘神锁连自家门都不一定能进得去。

    科学虽然不是无所不能的魔法棒,但它是我们人类一路摸爬滚打找出来最靠谱的工具。就像张启想赚钱不能靠传销,我们想解决问题也不能轻易抛弃科学去投靠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不然的话,生活可就不是科幻片,而是荒诞喜剧咯,大家都不搞科研,天天围着神坛转圈圈,那人类社会还不得乱成一锅粥,等着外星人来笑话咱。”

    杨振宁微笑着点头,接着说道:“这就如同我们想要登上遥远星系的星球,科学虽尚未完全实现这一目标,但它正一点点搭建通往星辰的天梯。若因暂时登不上就放弃科学,转而去相信那些没有依据的说法,就好似放弃建造天梯,而在地上画个符,祈求自己能瞬间飞到星球上,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科学或许有其暂时的局限,但它始终在进步,在拓展我们认知的边界,我们应始终对其抱有信心并积极探索,而非舍本逐末。”

    这时,一位现场的戴眼镜的女生提问:“尊敬的各位大咖,我想问一问,你们认为科学有尽头吗?”

    袁岚峰呵呵一笑,回答道:“科学没有尽头。说科学的尽头是神学或者玄学或者哲学或者诸如此类的,都是不懂科学又想表现自己比科学高明的人喜欢说的胡扯。

    在科学的早期,哲学跟科学有很大的重叠,或者说科学就是从哲学中分出来的。当一个问题我们不知道到哪里去寻找答案时,就把它称为哲学问题。

    但是,当我们拥有切实可行的方法去探寻某个问题的答案时,这个问题便逐渐转化成为一个科学问题。其中,宇宙学便是这样一个典型的范例。回顾科学漫长的发展进程,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一个又一个原本归属于哲学范畴的问题,伴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人类认知水平和探索能力的提升,逐步演变为科学研究的对象,而这种转变无疑代表着人类知识领域的重大进步。

    在过往的岁月里,哲学对于科学的成长与进步发挥了一些作用,并给予了诸多启示。例如,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所提出的原子论,这一理论在当时堪称开创性的思想成果,虽然其原始形态尚显粗糙,但却为后来物理学等学科对于微观世界的深入探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时至今日,情况已然发生了显着的变化。如今的哲学已难以像往昔那般有效地指引科学前进的方向。相反,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其对哲学产生的影响愈发深远且广泛,科学所带来的新发现、新理论和新方法正不断冲击并重塑着传统哲学的观念体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果当代的哲学家们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知识,那么他们很可能会在思想的浪潮中逐渐掉队,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

    现场又有一位科幻作家带着敬意,轻声问道:“杨教授,您莫非是认为科学家不需要看哲学书吗?”

    杨振宁微微抬起头,目光中透着思索,缓缓说道:“关于哲学和物理学的关系啊,这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一样的情形。在19世纪以前的时候,由于沿袭了当初科学叫做自然哲学的传统,那时普遍认为科学跟哲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就好像在那个时代的科学研究之路上,哲学就像是一盏明灯,始终被认为在为物理学照亮前行的方向。”

    科幻作家专注地听着,接着追问:“那到了

    19

    世纪末年呢?情况又有怎样的变化?”

    杨振宁顿了顿,继续道:“到了19世纪的时候,许多科学家还依然认为物理学几乎是从哲学脱胎而来的,尤其是马赫,他的影响力在当时的物理学界那可是非常之大。他的思想就像一阵强劲的风,吹遍了整个物理学的天地,让大家都觉得物理学与哲学之间的纽带依然是那么的坚韧。

    然而,时代在发展,物理学也在不断地进化。你看今天,甚至回顾20世纪我在物理学前沿从事研究的时候,你会发现一个很明显的现象,那就是实际从事研究工作的物理学家,几乎没有人再去关注哲学了。这就代表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间,物理学家对于哲学家的哲学的看法有了极大的改变。这种改变就像是一场无声的革命,呈现在不同的物理学家身上。

    当然了,同一时代的物理学家,有的人喜欢讲哲学,有人不喜欢讲哲学。你讲的很对,比如玻尔就喜欢讲哲学,他常常在思考物理问题的时候,会引入哲学的思维方式去探讨,去思索微观世界背后可能隐藏的更深层次的奥秘。而费米呢,他不喜欢讲哲学,他更专注于纯粹的物理实验和理论推导,在数据和公式中去追寻物理世界的真相。有这种不同的分野其实也是不可避免的。这个可能是因为不同人有不同的爱好,毕竟人的思维方式和兴趣点千差万别。

    但问题的关键还是看哲学是不是真的指导了物理学的研究,是不是物理学家不能离开哲学。至少从我们这一代物理学家身上去看,我觉得完全不是。

第189章 哲学指导不了科学[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