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王氏嫡女[红楼]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 197 章 番外六 山长水远[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xgxs6.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sp;   她看了一眼二姐三姐:“如今妹妹们年岁都大了,到了姐夫家里,本就该避嫌。既是姐夫不尊重,母亲是长辈,便碍着宁国公府的势不敢骂他,也该带着二姐三姐远远儿的躲开才是!怎么母亲不叫二姐三姐躲,反让她们上赶着?这是什么道理,我倒不明白了。”
    尤老娘的脸红一阵白一阵,说不出话。尤二姐本性乖顺懦弱,见了尤氏如此,更不敢言。
    倒是尤三姐一向性子烈,虽然年小,心中却自有道理。她起身到尤氏面前一礼,说:“姐姐不知,自从父亲去后,家中艰难,全靠姐姐帮衬着,娘和我们姐妹才不至过得不堪。我们姐妹大了,自是寻不到姐夫这样的好人家,所以母亲常和我们说宁国公府的好处。”
    尤氏听了,倒高看尤三姐一眼,指着她对尤老娘说:“母亲听听,您打量妹妹们年纪小不知事,可她们心里都和明镜儿似的。”
    尤老娘涨红着一张脸,低了头。
    尤氏叹道:“妹妹们是官家出身的闺秀,如何做得那般的事?真和姐夫侄子有了首尾,坏了名声,将来如何在外人面前抬得起头?妹妹们如此的品貌,择一户好人家,好好儿的过日子不好吗?”
    “话虽如此……”尤老娘开口颇有些讪讪,“姑奶奶忘了,二姐是与皇粮庄头张家指腹为婚,前些年,他家遭了官司败落了,如今连饭也吃不起,听得张家的小子只在赌场鬼混。二姐若到了他家,吃苦受累还是轻的,就怕张家小子没良心,看了二姐颜色好,把二姐弄到那求死不能的地方儿去……”
    一旁,尤二姐听了这话,悄悄儿的拿帕子拭泪。
    尤氏道:“既是如此,怎么早不和我说?那张家如此不堪,给他家些银子退了婚事,再给二姐找好的就是了。”
    尤老娘道:“可男女婚姻大事,若要退婚,少不得要借姑爷的势才好。不然张家不肯退,咱们家也没法儿。”
    “这事母亲不必但心了。”尤氏眉眼一凝,“退亲的事交给我,你们不用管。从今日起,母亲只说女儿大了,不便出门抛头露面,一概不许让二姐三姐见人。等我把诸事理顺了,将二姐三姐都择了好人家出嫁,这事就算完了。”
    “母亲也再不许起什么糊涂想头!”尤氏走之前再四嘱咐,“不然妹妹们的名声坏了,我在宁国府里也站不住脚,你们还想再依靠谁去?现在府里老爷管着事儿,他不敢胡来。若缺少银钱使用,我那里有,只管和我要就是了。”
    尤老娘唯唯应下。
    尤氏回到府中,细想此事,思及如今上有老爷压着,贾珍是不敢乱来。可若有朝一日老爷离世,荣国公府到底隔着几层,琏二爷还是兄弟,不便管,便是把二姐三姐都发嫁,也难保贾珍不倚势逼人,还是得将她两个嫁得远远儿的,才可保无虞。
    但尤氏在京中并无多少人脉,想大张旗鼓的给二姐三姐打听夫婿也不能,总要顾着贾珍的颜面。她先借宁国公府的势给尤二姐退了张家的亲事,终于下定决心,请王熙凤与薛家托情,在南边给尤二姐尤三姐找人家。
    王熙凤先还笑道:“大嫂子就这么两个妹妹,也舍得远嫁?况且世上远嫁远娶,大多是先同地为官定了亲,后调往别处才如此。成亲这等大事,都讲究知根知底,普通人家,寻常是不敢这般的。”
    尤氏无法,只得对王熙凤附耳说了贾珍等对尤氏姐妹有意之事。
    王熙凤听了大惊:“这话可是真的?”
    “这事说出来,丢的是我的脸。若不是确有其事,我又实在无法,也不会和妹妹说了。”尤氏满面羞惭,“还请妹妹帮我这一次,就当是全了贾家的脸罢。”
    冷静一会儿,王熙凤先劝尤氏:“这是珍大哥混账,并不与尤家妹妹们相干,大嫂子不必如此。”
    尤氏叹道:“话是这么说,可若真做出丑事,名声坏了的只有咱们女子,他们倒好逍遥!”
    王熙凤道:“大嫂子放心,这事交给我办。你且叫尤家妹妹们好生在家里,等我这里有了信儿,必会先和大嫂子说。”
    尤氏深谢王熙凤,王熙凤只道:“大嫂子不必谢我,只怕这事我还得寻鸾妹妹帮忙,你只谢她就是了。”
    听得王熙凤会寻靖宁公主相助,尤氏更是放了一万个心。
    王熙凤琢磨几日尤家的事,终究寻了王熙鸾,说:“若珍大嫂子想把尤家女儿嫁在京里倒好说,可远远儿的发嫁,我是不敢打包票,再耽误了人家女儿。还是你能者多劳,就当帮我一场罢。”
    她本以为王熙鸾寻两个好人家,把尤家女儿嫁了就完了,谁知王熙鸾笑问:“不知这尤家的女孩儿可都读书识字?为人品性如何?咱们在荣国府里住的时候她们姐妹还小,倒是不曾见过。”
    王熙凤被问得愣住了:“你问这做什么?是要给她们说读书人家不成?”
    王熙鸾也不多绕圈子,笑道:“正是我领了圣命,要往各地去督促落实女医之政。可从医一道,若没有个几年的研习,我可不敢放人去坐堂。这两年,我从宫中选出十位女医,专择宫女培养,几乎是日日不歇,也才勉强凑足百人,不过够一省中四五人而已。大周多少州县,这些人怎么够用?终究还是要在民间择女子学医才好。如今我正是缺人的时候,你和我说,有两个十几岁出身清白,可能会读书识字的女孩儿还没着落,我可不要打她们的主意?”
    半日,王熙凤无奈道:“我是想请你给她们找人家,你倒好,这就要把人弄去当女医了。”
    “当女医有什么不好的?”王熙鸾笑说,“我知道,尤氏的娘家如今只有她们孤母寡女三个,日子想必紧些。来我这里学做女医大夫,学徒三年,食宿全免不说,还有一月一两的补贴,一年四季两身衣裳,笔墨纸砚也是全免的。等三年考核都过了,被选为从九品吏目,立时就是一年四十两的俸禄,而且也和朝廷官员一样,立功越多官职越高,最高可到正七品,那便是一年一百二十两俸银,走到哪里都被人叫一声‘大人,难道不好?她们现在来,可是头一批民间学徒。”
    王熙凤却从王熙鸾的话里听出了不同的意思,她试探着问:“若照你这么说,女子既可以为女医,将来是不是……”
    王熙鸾笑意深了,口中却说:“将来的事谁知道呢?我只做好现在。”
    王熙凤将王熙鸾的意思带给尤氏,尤氏也呆怔许久。犹豫几日,她还是把靖宁公主之意转告了尤老娘和尤二姐尤三姐。
    尤老娘十分不肯:“二姐三姐这等模样,若要抛头露面出去,岂不招祸?”
    这事尤氏已经问清楚了,她说:“依公主之言,女医学徒一应起居上学都在院里,并不出门。若被选为各地女医,坐堂时也有朝廷官兵在旁护卫,且女医都是遮掩容貌,并不露面的。女医也是朝廷的人,谁伤了女医,就是伤了在朝的大人。”
    尤二姐尤三姐都若有所思。
    尤氏还道:“况且二姐三姐这等模样,便是许给寻常人家,也难保无虞。在这里有浑人,别的地方难道没有?依我说,倒不如跟着朝廷办事,自己搏个出身出来,也不用嫁人靠男人了。妹妹们赚了俸禄,奉养你老人家不好?”
    尤老娘仍觉不妥,尤氏道:“父亲没有儿子,尤家很不用传宗接代,妹妹们也不必非要嫁人。母亲和妹妹们想想,若定了,早些告诉我,公主还等着咱们回话呢。”
    说完,尤氏便起身要走。她才要转身,便被尤三姐叫住:“姐姐,我愿意去。”
    尤二姐站在尤三姐身后,诺诺的说:“妹妹去……我也去。”
    三月,第一批八十个女医被仪鸾卫护送往全国各省。大周女医学院第一届也正式在京中开学。全院共一百二十个学徒,六位先生,十八个助教。学徒每月一考核,合格者可以留院,不合格者许有两次补考机会。两次补考皆不过者,便清除出院。
    王熙鸾亲至学徒们面前,鼓励她们好生完成学业,将来不但治病救人,行善积德,便她们是女子也可光耀门楣,自力更生,养活家人,被人尊重。
    夏,定西城捷报传至京中,王子腾率军大胜西胡。陛下大喜。
    因王子腾已是公爵,再往上无可加封,陛下便加定安公之爵为五世罔替。
    王仁这几年英勇作战,颇有功劳,已经升了从三品指挥同知。李纨也有了三品淑人的诰命。
    东北西北大定,陛下便将目光放在了西南和东海之上。
    初秋,王子腾回京,陛下调王子腾复为兵部尚书并入阁,王熙鸾卸任兵部尚书,加正二品督察员右都御史衔。王仁李纨留在西陲,王佑、王佩各自被外派至外省掌兵。
    不久,陛下又命贾瑚往江苏、浙江、福建沿海一带督造海船和火·器,王熙鸾一同暗中南下,既是暗中督查各地官员有无贪腐渎职,也是督促各地尽快落实女医之政。
    靖宁公主府上下杂事皆暂交由林黛玉、薛宝钗同管。王明?被接入宫中,与大皇子明开诚、大公主明昭瑜一同在上书房上学读书,每旬日归家一次。
    一日在金陵街头,王熙鸾遇人卖女,她心有所感,离近去看,见那女孩儿生得格外动人,额头正中有一点朱砂痣。
    一算年份,王熙鸾便知这女孩儿应是被拐了的甄英莲。
    她着身边人去查问,果叫拐子现了形儿。这拐子被抓捕归案,王熙鸾命人严审,果叫他吐出许多同伙,共救出二十余个被拐还没来得及被卖的女孩子,大多是富贵殷实人家的女儿。
    这伙拐子专择富贵人家清俊的女孩儿拐走,在暗处养上几年,养到十一二岁出落了好模样儿,便卖至别地。这些女孩儿在拐子手里都是被打怕了的,早不记得家乡姓名,还是官府各处张贴告示给女孩儿们寻亲,才在几个月间给她们找回了父母家人。
    已经被卖的女孩子也找到了十几个,有的被卖入青楼,有的被卖至各人家里,十七八岁的年纪已经有了两三个孩子。更多的则再也无迹可寻,早已化为白骨。
    这等大案一出,朝野皆知。有女儿的人家,无不恨人贩子入骨。王熙鸾趁着此时人心,劝陛下更改律例。
    清河六年,陛下登基的第七年,五月,大周律例更改,女子最低成婚年龄改为十三岁整,同时加重了对娶纳幼女和拐卖人口的刑罚。
    因甄英莲家中只余年迈的母亲甄夫人,母女二人无所依靠,王熙鸾问过她们母女,便让甄英莲插班入了女医学院。一同插班的还有其余几个找不到家人的女孩儿。
    甄英莲本性聪慧灵透,一点即通,她知如今的日子来之不易,比别的学徒更加认真几倍,次次考核皆为优等,不到三年,便与第一批女医学徒一同被选为吏目,派往各地。
    又一年,清河七年,贾琏得中二甲,被点为知县外放,携王熙凤赴任。
    至此,王熙鸾和贾瑚与年少时一同相处的兄弟姐妹们大多山长水远,天各一方,唯书信往来,以解思念而已。
    但王熙鸾并没时间为此伤怀。因为她被陛下封为定海大将军,即将携十数万将士入海上船,往东面倭国的方向驶去。

第 197 章 番外六 山长水远[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