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1 章 并肩(正文完结)[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xgxs6.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低着头,缩在沈太妃怀里不出声儿了。
“好姐姐们,孩子累了一日了,你们就行行好儿,让她歇一会子,吃个饭睡觉罢。”沈太妃笑道,“再说……毕竟还没出孝……”
静太妃赵太妃互相看了一眼,赵太妃笑言:“是了。?悖?涫当菹率窃勖侨??鞯那仔殖ぃ?舫隼吹娜吮囟ㄊ呛玫摹N抑豢上А??
赵太妃摇头道:“那姓温的孩子听着家底儿薄了些,沈妹妹,若陛下真下旨赐婚,你可得多给孩子准备些陪嫁,省得让孩子出宫吃苦。她堂堂公主,也不好过苦日子呀。”
“多谢姐姐想着。”沈太妃仍是笑说,“陛下爱惜手足,太后娘娘皇后娘娘也都仁德怜下,从寒的嫁妆必不会少的。何况公主出宫,每年还有俸禄田地,本便不靠驸马家里过日子。只要孩子能过得高兴就好了。”
“妹妹说得很是。”笑了几声,赵太妃与静太妃都起身告辞,沈太妃牵着明从寒相送。
夜幕初临,殿内点起灯烛,宫人内侍进进出出的捧进食盒摆上饭菜。沈太妃坐在桌旁,命服侍的人都退下,握住明从寒的手,殷殷道:“从寒,陛下给你挑的这个人很好,你别多想。”
明从寒歪身坐在沈太妃身边,低头笑道:“母妃,我知道的。”
沈太妃叹道:“他家里是不如文和公主文平公主驸马家里,虽然有定安公府这门好亲戚,到底是远亲,如今他只是无品庶吉士,要等授官还要两年。可温家的事对你来说不算什么,他们绝不敢惹到公主头上。再有他无父无母,也无需你在公婆情面和公主尊严间做权衡。定安公夫人和靖宁公主虽然位高,却都是明理之人,和温庶吉士也只是远亲,绝不会无故为难你,和你较劲,这么一看,他家世倒不是缺处儿,反是优势了。”
“温庶吉士年轻有才,陛下明显想用他,才要给他提身份。若他真能从仕途上进益,倒比文和公主文平公主驸马更好了。还有定安公夫人去岁和温家闹了那一场,是闹得不大好看,可我总觉得……”沈太妃放低声音,“其实定安公夫人闹过那次之后,定安公府多少有了个污点,比从前更能让陛下放心。只要你和未来驸马一直一心朝着陛下,就能一世平安无虞。”
明从寒思索良久,点了点头。
沈太妃又叮嘱她许多不要以公主身份自傲,夫妻和睦相处等话,看饭菜要凉了,才忙止了话头:“你这一日累了,快吃饭,吃了好生歇着。离出孝还有半年呢,我现在说这些做什么。”
此时,凤藻宫内,陛下和皇后也在谈论明从寒与温修昀相看之事。
“按说定安公府真是心诚。”皇后韩文月笑说,“去年露出那个意思,一整年没别的动静,他们家竟能想法子把温庶吉士的婚事拖足一整年,还不让人议论到宫里。定安公夫人身子不大好,人倒是真不错。”
皇上点头:“定安公府一向知进退,是很好。”
韩文月轻轻靠在皇上肩头,笑问:“所以陛下才答应靖宁公主要那么办婚事?才听她说的时候,妾简直都不敢信听着了什么,没想到陛下竟同意了。”
靖宁公主真能那样成婚,将来她的昭瑜是不是也可以不必坐轿出宫?左右说起来,靖宁公主才是违礼如此行事的第一人。靖宁公主是嫡公主之爵,她的昭毓可真是陛下亲出的嫡公主。
陛下能同意,应多少有想拿住靖宁公主和靖安侯软肋的意思。
将来这两个人若不忠不诚,不尊礼法便是言官弹劾他们的第一条!
可便是这处弱点,也是靖宁公主亲自送给陛下的。能如此对陛下有话直说,只怕陛下心中更看重他们了。
韩文月越想越觉得有意思,心内又把靖宁公主的重要性抬高了些许。
这样的女子……幸好专情于靖安侯,并无意于陛下。
“靖宁公主和靖安侯近日呈上新式海船和火·器图纸,若能造成,大周海军纵横海上,再不惧异族扰岸。”陛下眼中精光吞吐,“如此能臣,如此人才,朕便是给他们些殊荣又能如何!”
正好他也要借靖宁靖安的婚事看看,这朝中有多少人一心向他,又有多少人要借机生事!
天赐此等人才给他,他必要开创一个盛世,才不枉为帝一场!
*
下了第一场雪后,冬日就趁着北风来了。
一转眼,又是一年除夕。
因三年孝期未过,今岁陛下仍不在宫内大办除夕宴会,共宴群臣,只分赐百官年礼。王熙鸾回定安公府与家人团圆过年,贾瑚脱离了贾氏一族,今岁还是他自己在靖安侯府守岁。
贾琏新婚几个月,与王熙凤越发恩爱之余,想到贾瑚孤身一个过年,在初入腊月时便曾亲至靖安侯府,请贾瑚到荣国公府一同过年。
“不必了。我已不是贾家的人,到荣国公府过年甚是不妥,难免再生事端。你我两府还是寻常往来便是。”贾瑚淡淡拒绝了贾琏。
虽然造拒是意料中事,可那时贾琏总觉得贾瑚声音有些不对,不似寻常冷静。
和着北风的呼啸,贾琏越发觉得贾瑚披着斗篷立在廊下的背影有些萧瑟。
大哥还是觉得孤单了?
贾琏上前两步,来至贾瑚身边,却发现贾瑚是在笑着。
天阴沉沉的,可他的眼睛亮着,嘴角勾着笑意。
贾琏恍然大悟。
……是了,过了这个年,鸾妹妹就要及笄了。
及笄之后,就是……
*
二月十二,靖宁公主的及笄礼在宫中宣政殿大办,由太后亲自主持。
不但皇后、诸王爷王妃、公主驸马、公候夫人皆在场参与,甚至连内阁学士,六部尚书侍郎等都得宫中相请,入宫观礼。
因先帝三公主明从寒尚未出孝,是飞音郡主当着所有观礼者的面,给靖宁公主戴上九尾碧玉长钗。
九尾凤钗,按制只有太子妃才能佩戴。如今经飞音郡主之手簪戴在靖宁公主发髻上,似是代表着在陛下心内,靖宁公主的地位甚至高于嫡公主,隐隐要触及将来的太子。
陛下亲临及笄礼,给靖宁公主赐字“昭英”。
女子的表字,向来或是父取,或是夫取,从无外男给取的。可陛下亲给靖宁公主赐字,是以为君者的身份给臣下赐字。
“所谓信义昭彰,明德昭彰,卿身为女子,却有不输男子之才能气魄。朕赐爱卿昭英二字,盼爱卿之英才昭昭,终生不落。”
“臣谢陛下。”
靖宁公主得如此荣宠,让京中物议沸腾。
从来便无女子及笄能让外男旁观之礼,也无女子得在宣政殿及笄的先例,一时“牝鸡司晨”与“女子无才便是德”之声又甚嚣尘上。
有了一个弹劾靖宁公主的奏折,第二日陛下的案上便多了十几个。
还有老儒在宫前哭喊:“阴阳颠倒!人伦不存!”说着便要撞墙死谏的,被禁卫军从墙前面拽回了八次,最后因体力不支放弃。
陛下放纵京中的议论,王熙鸾尽职尽责,把反对之人和火上浇油之人的名单好生统计了,也送到陛下案前。
在王熙鸾及笄后的第八日,她婚期前六日,二月二十早朝,数十官员跪地死谏,请陛下勿使女子入朝,以顺人伦纲常,阴阳之道,如此顺应天道,才能使大周延绵不绝,否则牝鸡司晨,终有祸患。
百官都去看坐在龙椅上的陛下,和立在群臣最前面的靖宁公主与定安公靖安侯。
陛下对这些人的上谏不置可否,只问余下群臣有无事要奏。
王熙鸾连眉毛都没动一根,倒是王子腾和贾瑚射·去的目光,让领头死谏之人通体升起寒意。
他忍住害怕跪得更直!
本来便是如此!女子怎能入朝为官!陛下这完全就是胡来!
靖宁公主马上就到婚期,还抛头露面的出来上朝,不守妇道,成何体统!靖安侯也真是大度,就不怕……
工部尚书霍淳出列:“陛下,工部依靖宁公主图纸,已造出火·炮十门,相比于现有火炮,威力提升五倍不止!请陛下派人查验,若此炮能装备到军中,那我大周军·队便再不惧蛮夷分毫!”
他激动的话音落地,让含元殿内一时间落针可闻。
陛下笑着听殿内渐次升起的议论声,足足过了一刻钟,才又开口问:“还有无事奏?”
户部尚书也出列:“陛下,靖宁公主与靖安侯所呈新式育苗法,去岁在试验田内增产两成,春耕将至,请陛下定夺,是否向各省各州府推行此法。”
这回,含元殿内无人再议论什么了。
连跪着要死谏的几十个人都软了身子。
五倍威力的火·炮……能提升两成亩产的新式育苗法……
每年大周多产出两成……哪怕只有一成……只有半成粮食,都能多养活不少百姓!
“仪鸾卫负责工部火·炮验收之事。新式育苗法先在直隶推行,以观效验。”
“臣领旨。”
王熙鸾也出列,与户部、工部两位尚书一同行礼。
“无事散朝。”陛下没有再给跪着“死谏”的几十个臣子半点关注。
群臣各样意味不明的目光拂过他们的身·体,几十个人面面相觑,有的抖着嘴唇,满面涨红不知该如何,有的已经以袖掩面,埋首于地。
“诸位大人有关心我一个‘小小女子的时间,不如把心思都用在大周百姓身上。”靖宁公主似笑非笑的声音在他们耳边响起,“诸位都读了几十年的圣贤书,我想请诸位告诉我,是百姓的安危生死更重要,还是在朝为官的是男是女重要?”
第二日,吏部调动数十人出京,到各府、州、县为同知县丞等,以体查民情,了解民生。
京中再无反对靖宁公主之声。
二月二十七,靖宁公主与靖安侯大婚。
兴庆宫朱雀门大开,靖宁公主穿一身绣金红衣,头戴金冠,骑在一匹纯黑骏马上,身前身后是全副嫡公主仪仗,缓缓行出宫门。
她没有盖着红盖头,容貌就暴露在春日明媚的日光下。
贾瑚在她身前,给她牵着马。
出了宫门,贾瑚把缰绳交到王熙鸾手里,对王熙鸾长揖:“公主。”
王熙鸾在马上回礼:“侯爷。”
两人相视一笑,贾瑚也翻身上马。他们并肩而行,从朱雀门前的大路,一路往靖宁公主府的方向行去。
道路两旁围满了看热闹的百姓。
他们欢呼。
这欢呼声如同浪潮,让王熙鸾的心高高的提起来,又被轻缓的放下。
她……成功了。
百官在靖宁公主府等着吃喜酒,百姓们没有诧异她为什么没有坐轿跟在贾瑚后面,而是光明正大的,和贾瑚一同骑马行在路上。
他们真心实意的祝福着她。
她恋恋不舍的收回看向百姓的视线,看向贾瑚。
贾瑚眼角带着些微的湿和浓浓的笑,也看向她。
他们知道,他们一辈子都会如现在一样,心意相通,肩并着肩,一同走下去。
一直走到人生的尽头。
第 191 章 并肩(正文完结)[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