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王氏嫡女[红楼]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 182 章 公主[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xgxs6.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p;  王子腾追问:“现在她要入朝为官,少不了危险忙碌,这也叫平安喜乐?”
    贾瑚道:“能堂堂正正与男子并肩,是鸾鸾一直的心愿,我不能把她束缚在内宅里。如果有一天,我不在这人世,鸾鸾也不必依附于谁,她……”
    “行了,别说了,我知道了!”王子腾粗声粗气止住贾瑚,皱眉,“牙都要酸倒了!”
    王佑等笑声不断,温瑛轻推王子腾:“是你要问的,又不许孩子多说,你这长辈也太霸道了些。”
    王子腾对贾瑚等压手,让他们都坐,过得一会儿,无奈道:“女大不中留,等守制一年,先办凤丫头的事,再议你和鸾丫头罢。”
    现在,贾瑚站在王熙鸾的身后,看她墨黑的头发被挽成和男子一般的发式,穿着宫内加紧赶制出来的一品朝服,堂堂正正站在众臣之前,觉得心内一片畅快。
    大礼毕,陛下亲口宣旨,对有功之臣进行封赏。
    “靖宁县主王熙鸾,加封靖宁公主,与嫡公主同爵,赐公主府,授仪鸾卫指挥使之职,即日上任。”
    “北静王世子水溶,袭北静郡王位,世子妃贾氏封北静郡王妃。”
    “定安侯王子腾,加封定安公,调任兵部尚书。”
    “靖安伯贾瑚,加封靖安侯,授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之职,即日上任。”
    ……
    “户部侍郎柳丰,升户部尚书。”
    “刑部侍郎霍淳,升工部尚书。其夫人陈氏,授正一品诰命夫人。”
    “刑部侍郎杜翰飞,调任户部侍郎。”
    ……
    宣旨毕,众人领旨谢恩。
    得加官进爵的自然是心情不错,曾明里暗里偏向过义忠侯等的人没被新帝追究,心头也是一块大石落地。
    无功无过者,也庆幸能在除夕夜逃得一死——北静郡王被流矢射中,不治身亡,原兵部尚书虽侥幸逃得一命,却因受了重伤,无法再上朝为官。当日含元殿内死伤了几十个大臣,他们还能好生站在此处,都是因……
    不断有人把目光投向站在最前方的靖宁公主、定安公和靖安侯三人。
    论起在除夕夜的功劳,靖宁公主自然要高过靖安侯,可差距并不是很悬殊。靖安侯由伯爵位升为侯爵位,又授正二品九门提督之职,并不算对不起他这功劳,但要认真算起,也不算是厚恩。
    毕竟在去年时疫时,靖安侯曾和当时还是郡王的陛下通力合作。虽则当时京中风向隐隐是陛下和靖安侯争功,可除夕那晚他们都看到了,靖安侯挡在陛下身前半步不退,而陛下在靖安侯身后也毫不慌张。
    可见陛下和靖安侯是早便……
    难道是陛下登基后,对靖安侯起了防备?可靖安侯和靖宁公主定安公皆为一体,既要防备靖安侯,为何又对这父女翁婿三人授予重任?
    靖宁公主如今爵同嫡公主,便是将来再有皇室亲王郡王也只有对她行礼的份,更别说如今在含元殿的这些人,除了陛下,第二个便是靖宁公主。
    靖安侯和靖宁公主婚约世人皆知,今日之前,两人还能说一娶一嫁,但现靖宁公主居于此位,纵靖安侯是侯爵,也只有做驸马的份儿。
    或是说,陛下此举,意在离间定安公靖宁公主父女,和靖安侯靖宁公主夫妻?
    诸人的目光纷纷落在靖宁公主王熙鸾及其父亲和未来夫君身上,坐在龙椅上的陛下看得一清二楚,心内也起了无奈。
    父皇在位的最后几年,阴晴喜怒不定,疑心过盛,以至于满朝人心惶惶,日夜揣测上意,他虽登基,但众臣仍是一时难改前朝习惯。
    只怕就算是他这个皇帝亲口说出,是贾瑚苦求他数次,求他尽量高封王熙鸾,而贾瑚自己便是不封也好,这殿内也没几个人会信。
    世间哪个男子,会心甘情愿,把自己到手的功劳让给还未过门的妻子?
    偏偏这贾瑚会。
    他自认看人还算准,看得出贾瑚虽有大才,看着谦逊,其实心高气盛,世间能入得他眼的只怕没有多少。
    这么一个人,怎么会甘心一辈子居于妻子之下?贾瑚是聪明人,当知他要收拢大权,不会再立异姓郡王。便是贾瑚真立了天大的功劳,也越不过靖宁公主。
    靖宁公主王熙鸾确实是世间少有的奇女子,可若说贾瑚竟是个天下少有的痴情人,他也是被贾瑚求了数次,才渐渐信的。
    这贾瑚,到底是个什么人?
    得封公主,陛下御旨还特意点出她位比嫡公主,王熙鸾惊喜过后,再听到对贾瑚的封赏,心内也有了猜测。
    这世间说到底,还是男尊女卑。她以为她能得封郡主,入朝为官,已是她从龙之功实在不可忽视。
    谁知竟是公主。
    而功劳足矣封公爵的贾瑚,只得了一个侯位。
    县主便已是爵比公爵,她若得郡主位,贾瑚得公爵位,两人还能说是旗鼓相当。王熙鸾不信这个时代的皇帝这么有觉悟,竟然能让是未婚夫妻的两个大臣女子位比男子高这么多。
    她对新帝的人品尚有些信心,不觉得是新帝的离间之计。
    那就只能是贾瑚了。
    王熙鸾微微抿唇,略偏头,用余光去看因谢恩来到她身边的贾瑚。
    贾瑚用温柔的眼神把她紧紧包裹住。
    新帝明盛仁看着这两个十几岁的国朝重臣,眼中闪过兴味和探究。
    *
    国丧,敕谕天下,凡有爵为官之家,一年内不得作乐、嫁娶、宴饮,军民则百日内不许作乐,四十九日内不许嫁娶(注)。
    是以虽然在正月内,可京中不见一点红色,不闻半点笑声。直到春暖花开,大行皇帝丧仪毕,入了初夏,京城才渐次恢复了从前的热闹繁华。
    过了中秋,王熙鸾正式从再次扩建后的定安公府搬到了才修好的靖宁公主府。贾瑚的靖宁侯府就在公主府的西面,两府隔墙紧挨。
    因还在守制期内,只有王家林家和宁荣二府送了乔迁礼,并到公主府和靖安侯府内暖房,王熙鸾和贾瑚也未设宴庆祝。
    其实便是出了守制期,王熙鸾也不会大肆庆祝乔迁。
    做了大半年的仪鸾卫指挥使,王熙鸾深刻的认识到,在任此职期间,最好不要和任何朝臣有过于亲密的往来。
    现在,她知道的实在是太多了。
    比如吏部尚书其实这些年利用职务之便陆续贪了几十万银子,只是因他还得用,此时又不是时机,陛下才暂未发作。比如陛下早在未登基之前就有欲削“四王八公”的打算,如今仪鸾卫里堆满了这些家族的把柄,只看陛下想什么时候发作。
    还有些见不得人的事,谁家叔嫂通奸,谁家父亲的小妾不甘寂寞,和儿子暗通款曲。谁家为利卖女求荣,又是谁家为名强逼儿媳守节,不许改嫁。
    知道得越多,她就越愤怒,越心惊,也越小心。
    可能是除夕那日留下的印象太深刻,这大半年她其实没做过什么大事,可到现在,满朝文武还是很少有人把她当十三岁的姑娘看。
    他们见了她,总是尊称一声“公主殿下”,而仪鸾卫中的人,则称她为指挥使大人。
    她更喜欢“指挥使大人”这个称呼。
    她还希望,有朝一日,她这仪鸾卫指挥使不再是皇权手里的工具,而是能成为有奸必惩,有罪必究,真正能为百姓做事的职位。
    她更希望每一个女子都能如她一般,不必依附别人而活。
    但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不过幸运的是,她还年轻,她还有很长很长的时间,可以慢慢去做这些。
    要提高女子的地位,首要的不是急于改变观念,而是逐步解放生产力。
    她和贾瑚合力绘制的新式农具图纸已经交付工部,只待逐步生产和改进。新任工部尚书霍淳是个一心办实事的好官,又和林家有些渊源,办起事就更方便了。
    派人去探寻矿产也已经提上了日程。
    王熙鸾越来越清楚的意识到,她和贾瑚其实走在了一条全新的,从未有人走过的道路上。
    他们不敢一下把所有知道的东西拿出来,只能一点一点去改变。王熙鸾希望在她的生命结束之前,可以看到一个和现在不同的世界。
    但眼下,她作为仪鸾卫指挥使,还有一些日常不得不去做的事。
    比如每隔三日,亲自去“看视”“状若疯癫”的六皇子殿下,查验仪鸾卫所记录的六皇子一言一行一饮一食和太医药方,再亲自归档。
    秋深了,王熙鸾披上斗篷,快马到得宫门处,并不下马,策马直行到素安殿外。
    先帝六皇子明盛定,就在此殿中养病读书。
    “我没疯!”才到殿外,王熙鸾便听见明盛定的嘶吼,“放开我!放我出去!我要去见陛下!我要去父皇灵前,我……”
    “在吵什么?”
    王熙鸾的声音并不大,可六皇子的吼叫戛然而止。
    素安殿旁落叶簌簌,一片静寂。

第 182 章 公主[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