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王氏嫡女[红楼]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 119 章 好转[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xgxs6.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sp;他这是被太太赶出来了?
    *
    把贾政送走,王宜和也不忙着睡了,即刻挑出几个忠心的大力粗使婆子,命人记着,明日一大早就让她们往赵姨娘门口儿守着去,晚上不用守,毕竟院门口儿也有人。
    不一时,两个奶娘抱着贾探春过来,来不及现收拾屋子,王宜和便命乳母先带贾探春在东边里屋里睡,又筹划着明日使人把东厢房收拾出来,暂给贾探春住几日。
    贾探春受了惊吓,直哭了半个时辰才止住声音,吓得两个奶娘额上全是冷汗。
    王宜和睡下时已经将近三更天,睡觉之前心里犹骂贾政尽会给她找麻烦!
    但经了这一遭儿,想必赵氏能再消停一年半载了。
    第二日一早起来,王宜和喝了碗燕窝粥略垫垫肚子,带秦可卿去给贾母请安之前,吩咐郑好时家的:“领人去把三姑娘的东西都拿来,搁在东厢房里,赶着些儿给三姑娘收拾屋子!”
    郑好时家的得了令,送走王宜和秦可卿,就带人往后边姨娘们院子走,心想一定得把这事办得漂漂亮亮!
    赵姨娘昨晚一夜没睡,直流泪哭号到天明,想着等开了院门儿就往前院去找老爷,不管怎么也得求老爷松口,可不能把三姑娘抱走啊!
    若三姑娘不养在她身边儿了,她……她不是和正屋里西屋里的人真一样了?
    没了三姑娘在旁边儿,她有事儿的时候可怎么请老爷来!
    再有老太太的荣庆堂离东院这么远,她想见一面三姑娘就难了!也不知道老太太会不会精心照顾三姑娘,那里还有二姑娘,二姑娘欺负三姑娘可怎么办?
    以老爷的性子,定不会拿这等“小事”去逆老太太的意思的!
    她能求成吗?
    想了一夜这些,看外头天有了亮的意思,赵姨娘忙使丫头们打水给她洗漱,换了一身衣裳,梳头戴簪,只是两只肿成核桃的眼睛没法子,赵姨娘看了铜镜半日,想这样也好,能讨得老爷可怜。
    哪知才打扮完了出门儿,她被几个婆子拦了下来。
    “老爷太太有命,姨娘在屋里反省,不得出这屋门!”婆子们都生得凶神恶煞,带着看她笑话的意思。
    哭也哭了,求也求了,还狠心拿了银子塞给婆子们,这些婆子却软硬不吃。赵姨娘没了法子,拿身子去撞婆子们,却被婆子们弹回来,倒在地上摔了个屁·股蹲儿。
    婆子们嘴里呲出笑儿,赵姨娘又气又急又羞,索性就在地上不起来了,哭道:“没王法没天理了!你们不顾着犯上,也须得想着我是三姑娘的娘!”
    为首的婆子笑道:“姨娘也太看得起自己了,这话传到外边儿,谁不笑话!谁是三姑娘的娘?太太才是三姑娘的娘!姨娘已经为没规矩不尊重被老爷太太禁了足,我们都是听令来的。好不好的,我们把这话拿去告诉老爷太太,姨娘更得‘吃不了兜着走了!”
    这时正屋西屋的门都开了,赵姨娘身边的丫头忙劝:“姨娘好歹忍了这一时,从长计较,被别人看了笑话儿怎么好?姨娘生了三姑娘,在老爷面前总有几分情面,来日等老爷消了气,姨娘再求,没什么不了的。”
    赵姨娘忍气被丫头们扶起来,到底瞪了那几个婆子几眼,才一瘸一拐进了屋门。
    柳姨娘周姨娘两人都看见了东厢房门口这一场闹,柳姨娘使丫头们去打听,周姨娘身边儿的丫头不用吩咐,自己就去了。
    看管赵姨娘的婆子们也没什么好瞒的,一五一十都说了。
    两人的丫头各自回到身边儿,和自己姨娘说了事儿,周姨娘的丫头笑道:“这回赵姨娘可倒了大霉了!三姑娘被抱走,赵姨娘被禁足,柳姨娘年岁大了,可不是姨娘的机会来了?”
    周姨娘边去和柳姨娘汇合,边低声叹道:“有机会能怎么?赵姨娘前些日子那么风光,也说话就被禁足了。纵有了一儿半女也不能自己养,什么意思……”
    她的丫头住了嘴,落后两步跟在她后面,和另一个道:“我的天爷!我本以为她是胆儿小,哪里知道她才是心最大的!”
    另一个叹道:“毕竟哪个做娘的愿意自己孩子被抱走?你昨晚说的,咱们也快出去了,这事儿和咱们无关,少说两句吧。”
    柳周两个带着人赶去王宜和身边服侍,院子里就剩了赵姨娘一个。
    嚎哭半日,赵姨娘没了力气,被丫头们劝了要去歇息时,房门开了。
    郑好时家的进来,笑道:“给姨娘请安,我是奉太太的命来收拾三姑娘的东西,还请姨娘也帮把手儿,快些收拾出来,好叫三姑娘早日安生住下。”
    对门口守门的婆子,赵姨娘无所顾忌,但郑好时家的来,还口口声声要拿贾探春的东西,赵姨娘却不敢对她和对婆子们一样。
    连婆子们都敢笑她,看来老爷真是气狠了!
    这是太太的仅剩的一位陪房,素来得用,她现在见不着老爷出不去门儿,得罪了郑好时家的,不知得被使几个绊子!郑好时家的万一挑唆太太,磋磨探春可怎么办?
    因此,纵然心里骂了郑好时家的一万句,赵姨娘还是把贾探春的东西都翻出来,看郑好时家的带人打包都拿去了。
    丫头们给赵姨娘端了饭来,菜色和平日差不多。
    她端碗拿起筷子,夹了一片鹅肉往嘴里送,筷子还没到嘴边,就觉一阵恶心,不禁撂下碗筷就捂着胸口干呕。
    “姨娘!”赵姨娘的丫头们赶紧给她抚背倒水,“姨娘这是怎么了?”
    等恶心过去了,赵姨娘接过水猛喝几口,看着那片掉在桌上的鹅肉气道:“这群看人下菜碟的王八羔子!我才被禁足,就拿坏的馊的东西给我!”
    她气得青筋浮现,丫头们对视一眼,一个丫头去闻桌上的菜,喃喃道:“没觉着坏呀?”
    另一个丫头看赵姨娘要发怒,忙拽住她,说:“我尝一片儿!若是真的,姨娘就好拿这个去求老爷了!”
    赵姨娘暂收了火儿,等丫头尝菜。
    可第二个丫头吃完一片,也说:“姨娘,这不是坏的……”
    “那你的意思是我瞎说?”赵姨娘捡起筷子摔在桌上,吓得两个丫头往后缩,“分明是坏的!”
    “我真是命苦啊……”赵姨娘伏在桌子上大哭。
    两个丫头没了法子,一个推另一个,两人想了一会儿,一个突然说:“姨娘上次来红是什么时候来着?”
    这话一落地,不但另一个丫头愣了,连赵姨娘也抬了头。
    “是……总有两个月没来了!这段日子忙着过年都忘了!”赵姨娘眼里迸出喜意,手扶着小腹问丫头们,“我是不是又有了?”
    两个丫头忙说:“应该是!所以姨娘闻见荤腥才恶心!日子也对得上。”
    赵姨娘面上还挂着泪,却笑命:“快去!小雀儿,快去和门口婆子说,报给老爷太太,给我请大夫来!”
    小雀儿答应着要去,另一个却拽住她,和赵姨娘说:“姨娘,还没定准呢,不如再等……”
    “等什么!”赵姨娘立着眉毛问,“等到这院里的人把我磋磨死了再说?现在去告诉,老爷太太总不能把我再关着!说不定三姑娘也能回来了!快去!彩蝶儿,你也去!”
    两个丫头没法子,只得到门口和婆子说:“大娘,我们姨娘似乎是有喜了,烦您报给太太,请位大夫来看看。”
    那婆子看旁边人一眼,笑道:“我劝你们还是回去,劝着你们姨娘些儿,这时候老老实实在屋里呆上十天半个月,等老爷太太消了气就完了。拿身孕说事儿,被人知道是假的,老爷太太就该更生气了。”
    小雀儿急道:“不是假的!我们姨娘上个月就没来月事,才刚闻着饭菜还吐了,应该是真的!”
    婆子们互相看看,为首的婆子道:“既然你们坚持,去报给太太没什么,但我们只管报上去,太太如何,可不是我们说了算的。”
    彩蝶儿小雀儿千恩万谢的谢了那几个婆子,回到屋里,赵姨娘立时问:“怎么说的?”
    两人回了话,赵姨娘勉强点头,觉得腹中饥饿,说:“你们再往厨上给我端些吃的来。”
    看两个丫头为难,赵姨娘问:“怎么不去?饿着肚里的孩子怎么办?”她朝着门外说:“这可是老爷的孩子,折腾坏了看谁负得起责!”
    彩蝶儿小雀儿没法儿,只得往外头和婆子们说了。
    婆子们商量几句:“随她折腾去呗,是假的太太也怪不着咱们,她自己倒霉。是真的,这时候不给端吃的来,咱们就落不着好儿了。”
    一个婆子去端饭,还有一个和彩蝶儿小雀儿笑道:“你们服侍赵姨娘也够难的。那屋里分明有稀粥咸菜,除了三四样都是能吃的,赵姨娘不吃,再端来不是一样?还想吃什么好的?就是没事儿瞎折腾。”
    两人不敢答话。
    一时新的饭菜来了,都是素的稀粥小菜包子馒头等,赵姨娘虽不满意,也勉强吃了些,跟着躺在床上闭眼歇息,手抚着小腹,暗想神佛保佑,千万这一胎是真的。
    *
    才给贾母请安回来,还没来得及吃饭,就听人回了赵姨娘似乎有孕的事,王宜和立时没了胃口。
    这赵氏事儿还真多!就不能消停两日!
    心里再烦,王宜和到底命:“拿老爷的帖子往太医院请王御医过来,先给大爷大奶奶看了,再送去后边。若王御医不方便,再请别的太医。”
    趁今儿开始调养珠儿媳妇的身子也好,王御医医术高明,管赵氏她是真的有了假的有了,总能诊出来。真的有了就养着,假的就再罚。
    随意吃完早饭,命把赵姨娘的事儿往前头报给贾政,请贾政等着迎王御医,王宜和便亲自往东厢房去看了给贾探春住的屋子,把家里的事儿吩咐下去,人报王御医来了。
    王宜和往贾珠院子过去,等王御医给贾珠诊完了脉,听王御医说:“珠大爷的身子确实比年前好了些,若照这样好生养着,长则三四年,短则一二年,就能恢复八·九成,日常生活读书无碍了。”
    虽亲眼见了贾珠身子好转,但听了王御医这么说,贾政王宜和都心内极高兴。秦可卿在另一边屋子里立在门口听到几句,也觉得欢喜。
    贾政请王御医再给贾珠开方子,王宜和拉着贾珠的手直掉眼泪,笑道:“可算盼到这一天了!”
    贾珠也对王宜和一笑,心情有些复杂。
    等他好了,就又要面对父亲的催逼了。
    但……这回不管父亲怎么样,他都不能再次倒下。
    他必须要给秦氏撑起来。
    事实摆在那里,他在读书上的天分是不及瑚兄弟,所以不如瑚兄弟是应该的。他只要一直能认清自己,就不会被父亲的言语动摇了。
    好好活着,别的尽力而为就好。
    听王御医给贾珠开完了方子,正嘱咐贾政如何给贾珠服药调养,王宜和抹泪松开贾珠的手,来至门口,笑道:“今日请供奉来,还想请供奉替我家媳妇诊脉调养,并家中有一个姨娘似乎有孕,也要劳动供奉。”
    王御医早听说过贾珠病重冲喜,娶了位出身不高,年岁也不大的奶奶的事,还曾替这位珠大奶奶叹过可惜要年幼守寡了。
    谁知这才没过几个月,珠大爷竟真好了些,眼看珠大奶奶是不用受苦了。
    再听王太太话里对珠大奶奶亲热得很,虽不与王御医相干,他还是替珠大奶奶松了口气,又好奇是这珠大奶奶是什么样的人物,出身这么低,竟能得了王太太喜欢?
    他和荣国府往来不是一两年,对荣国府里这些人的脾气性格儿有些了解。
    秦可卿坐在帘帐里,王御医细细诊过一回,笑道:“珠大奶奶身子并无不妥之处,十分康健,倒是思虑有些重了。这并不用服药调养,只要常动常笑,心情舒畅就好。且珠大奶奶应该年幼,勿要过于操劳便是。”
    王宜和听了满意,就是知道秦可卿思虑重,也只以为她是担忧贾珠,更满意了。
    但事关秦可卿的身体,王宜和便问:“不知这思虑过重可碍不碍着什么?”
    王御医笑道:“论理是不碍什么,若夫人实在不放心,我大胆请见奶奶的金面,观观气色。”
    王宜和想了想,和贾政道:“媳妇年纪还小,王供奉又常来咱家,倒没什么。”
    贾政颔首,王宜和身边丫头拉开帘帐,露出秦可卿的绝色面庞。
    王御医先是微怔,随即心道果然是得这样人物才能得了王太太喜欢!
    他没忘了观察秦可卿面色,转身笑道:“确实无碍的。便是珠大奶奶心里挂怀珠大爷,请多想想珠大爷日渐好转,心情便能好了。”
    秦可卿羞得以袖掩面。
    王御医给贾政作揖,笑道:“是在下唐突了。”
    贾政把王御医扶起来,笑道:“犬子和媳妇的身子多得供奉看顾,供奉对犬子有再造之恩,便也如犬子和媳妇的长辈一样,无妨的。”
    王宜和也微笑点头。
    王御医出至堂屋,问:“夫人不是说还有一位姨娘须得在下诊脉?”
    王宜和笑道:“论理本不该拿这事劳烦供奉,但一事不烦二主,请了供奉来,只能多劳烦供奉一回了。”
    王御医笑说了几句谦辞,余光看见政二老爷面色似乎有些微妙,觉得这事有意思。

第 119 章 好转[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