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九十二章 渭州的前世今生[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xgxs6.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正文卷第九百九十二章渭州的前世今生渭州是宋、楚两国西北边境防范西夏国入侵的边塞重镇。
    这渭州城,古时原名平凉。
    平凉之名起始于南北朝十六国时的前秦甘露二年。
    前秦天王符坚为了宣扬自己平定前凉国的功绩,在陇山以东的泾河流域设置了平凉郡,意为“平定凉国”。
    到了唐宋时期,平凉更名为“渭州”。
    渭州,是因渭水而得名。
    渭,指渭河,南北走向的陇山是泾渭二水的一条分水岭,岭东的溪流汇入泾河,岭西的溪流都汇入了渭河。
    泾河与渭河都向东奔流,在京兆府汇合成一条河流。
    平凉地处陇山以东的泾河流域,与渭河可是八竿子都打不着。
    正所谓“泾渭分明”,那么泾河边的平凉缘何要用“渭”字命名呢
    其实,渭州这个地名最早诞生于北魏永安三年,原治所在陇山以西的襄武。
    当时在陇西设置渭州府,是因渭水而得名,可谓实至名归。
    从北魏直到隋、唐,渭州府管辖的地盘包括陇西、定西、漳县、渭源、武山等地,与平凉并存于世。
    因此,渭州之名诞生,起初与平凉并无关系。
    平凉改名渭州发生在唐朝中后期,改名的原因是大唐军队败给吐蕃军队,丢了老渭州陇西的地盘。
    就在渭州府从陇西迁移到平凉的二十二年前,大唐德宗贞元三年,平凉城西泾河北岸的虎山之下,发生了一件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史称“平凉会盟”或“平凉劫盟”。
    当时,平凉一带被吐蕃占据,吐蕃大相尚结赞借约唐会盟平凉之际,企图伺机劫持唐朝主盟使浑?。
    因吐蕃在军事上屡遭挫败,尚结赞遂图谋劫获浑?,以除掉得力唐将。
    平凉劫盟以吐蕃纵军劫使毁盟告终,突袭事件中唐军死五百余人,被俘一千余人。
    唐朝名将,检校司空浑?奉命与吐蕃相尚结赞会盟时,因无戒备为吐蕃军所劫,后只身逃归。
    吐蕃人劫盟后,又大掠邻近诸州县,然后退至清水县境内。
    平凉劫盟发生后,唐蕃关系恶化,战事再起。此后双方三十余年未再盟和。
    在你死我活的争斗中,唐军夺回了平凉,但却失去了渭州府。
    无奈之下,唐元和四年,朝廷将渭州府原治所迁至平凉。
    从此,平凉正式更名渭州,历经唐、五代十国、宋等朝代,一直沿用至楚,历时三百多年。
    因为从平凉顺着泾河可以直接冲到长安城下,自大唐时代起,平凉就是长安城的一道重要门户。
    无论是西来的草原少数民族铁骑,还是东来的大唐王朝的浩荡军阵,都把陇东平凉作为一道相互攻防的门槛。
    今日你得势时跨过来耀武扬威,明日他占强时又跨过去劫掠烧杀。
    大唐神都长安城一片繁花似锦歌舞升平的景象,谁知仅在数百里之外的平凉,却是一片刀光剑影,尸横遍野,肃杀凄凉的景象。
    突厥人来了又走了,吐蕃人走了又来了。
  &nb

第九百九十二章 渭州的前世今生[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