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江山为卷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2章 唇亡齿寒[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xgxs6.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星光伴路月夜深,妾执长灯待君归。
    那一盏灯似乎是人间最亮的烟火,照亮离人归家的路。
    徐宁安将苏苏从马背上抱了下来,苏苏一头便扑进了慕容婉的怀中。
    “婉儿姐。”
    慕容婉轻轻拍着苏苏的背,轻声细语的安慰道:
    “回来便好,回来便好。
    徐宁安露出了淡淡的微笑,一切回归最初的美好。
    约摸着是宫里听到了风声,隔天一大早皇后便派人来将三个女接进了宫,反而倒是将徐宁安晾在了一边。
    徐宁安已经默默祈求奶奶不要给婉儿与浅月灌输生小孩的思想了,这两位“猛将”认真起来,自己的大腰子要遭大罪。
    转眼间已经进入八月,因为京城血洗,以及方玄舟南巡的原因,当下大离的官场空缺极大,急需官员补充,所以今年的的科考算是特招。
    若是按照正常的流程来的话,科举一般是三年一大考,然后分秋闱(乡试)、春闱、殿考。
    但是由于今年的特殊性,所以徐棣今年开春便已经下令昭告天下,将明年的春闱与殿试全部集中到今年的秋闱一起进行,所以才涌现出天下学子齐聚京城的场面。
    不过大量的学子涌入京城,导致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八月初开始,朝廷便在各处设立小型考点,只有通过小型考点测试的,才内拿到大考的入场券。
    当然,已经通过去往年乡试,或者有文坛巨匠、大学士举荐的仕子可以免考,直接进可以进入大考。
    此事全权交给了太学宫,由颜良亲自主持操办,因此当下的太学宫是苦不堪言。
    几番轮选下来,虽然不能保证绝对的公平公正,但是相比以前门阀勋贵操控的乡试,显然是要公平太多。
    刘昭就曾嘲笑大离的科考是“十试九贵”,意思就是说能通过乡试的十人中有九人是贵族,至于最终的大考,更是黑暗,十有八九是拼爹模式。
    大离并非一开国便是科举制,起先依旧沿用十国时期的举荐制,后来徐渊才提出的科举制,毕竟举荐制度已经有千年的根基,并非一朝一夕能彻底根除。
    加之科举制实行的第二年,徐渊便被扣押蜀国,王、魏两党势大,科举已经形同虚设。
    以及说是科举,不如说是披着科举外衣下的举荐制,考场徇私舞弊屡见不鲜。
    不过就在科举考试前三天,朝中发生了一件大事,一直很低调的王党首领王良明突然发难,提及魏国春一案,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是刀锋直指首辅魏正清。
    在皇上这几轮的血洗中,显然是魏党损失最惨重,王党损失较小,朝中两党此刻已经呈现出势均力敌的局面。
    魏国春已经关押天牢许久,大理寺已经不止一次的提起此事,但是皇上每次的口气都是往后再议。
    魏国春一案的审理必然会动摇到魏正清的根基,门阀勋贵都是裙带关系,牵一发而动全身。
    不过平时王良明都是暗中指示大理寺来参奏此事,而现在却主动亲自下水参魏正清。
    而且现在皇上的刀锋明显直指门阀勋贵,唇亡齿寒的道理

第392章 唇亡齿寒[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