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从救曹操长子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捉襟见肘[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xgxs6.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以那点俸禄肯定是不够的。
    为何不炼铜?
    他自然而然又想起桐柏山的铜矿了。
    怎生想个法子,把那铜矿搞到手,这辈子就不缺钱了。
    毕竟铜的价值比较特殊。
    研究过后汉三国时期经济学的他很清楚,这个时代,唯一的法币就是五铢铜钱。
    只不过自黄巾之乱以来,大汉朝廷风雨飘摇,已经停止了铸币。
    五铢钱经过这十多年的磨损散秩,又没有新钱补充,市面上的流通的已经变得极为珍稀。
    直到三国鼎立之后,局面相对稳定了,三家才想着重新铸币。
    其实三国时期不缺经济人才,他们都知道,想要维护统治,没有货币是不行的。
    货币是什么?
    说白了,那是朝廷盘剥百姓的工具。
    铜这种金属对百姓来说没有事什么大用,但是朝廷只要铸成一枚枚铜钱,便能从百姓手中换来粮食、布匹等所有东西。
    可是货币那是有规制的,每一枚五铢钱的重量在四克左右,大汉时期主要产铜区域又在云南,三个国家都没有铜怎么办?
    刘备的方式最缺德,他将一枚普通铜钱,上面铸上“直百钱”三个字,这枚铜钱就相当于一百枚铜钱了,这对百姓来说,不啻于明抢。
    孙权的方式也差不多。
    曹魏的方式却又太厚道,继续沿用大汉五铢钱。
    但是曹魏地区没有铜,五铢钱又珍稀,所以到最后百姓只能以粟米绢帛为货币,甚至以物易物。
    如此对百姓来说当然是好的,朝廷没有丝毫盘剥。
    但是对朝廷来说却是不好了,不盘剥百姓,朝廷哪来钱呢?
    所以曹魏朝廷手中一直捉襟见肘,后世有个专用名词,叫做“通货紧缩”。
    其实以上综述可以用八个字来说明:“铜很值钱,曹魏很缺。”
    所以曹操才设立了摸金校尉,从坟里挖金与铜……
    ……
    曹操大军班师之后,并没有休息,又有一件迫在眉睫的事在等着他。
    说起来很可笑,他没钱了。
    府库中的存钱都不够给麾下官吏们发薪俸的。
    于是一回来,就立即招程昱过来议事,如今曹氏地盘的钱粮正由程昱来管。
    “有件事,我一直没弄明白。”
    曹操揉着眉心,苦笑道:“记得我初起兵之时,并不过三千,将不过子孝子廉几人,且脚下无锥立锥之地,那时我道没觉得缺钱缺粮。
    后来拿下兖州,府库虽捉襟见肘,倒也能勉力支撑。
    如今又拿下了豫州,占据这中原大片耕地,初始屯田。
    可为何治下地盘越来越大,我这府库却越来越空呢?”
    程昱微微一笑道:“那是因为,主公初起兵时,一切官吏设置皆是为了打仗。
    可自从主公迎奉天子之后,天下有识之士四方来投,由此主公麾下人才济济。
    官吏规制也越来越正规,这花费自然也就越来越大了。
    主公迎奉天子只获取了名声,却未曾获得利益。
    天子在许,主公本有铸币之权,却未曾铸出一币,府库自然就捉襟见肘了。”
    PS,今晚有事,暂时一更,明天四更奉上

第九章捉襟见肘[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