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大明割韭菜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5章农业[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xgxs6.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福王的家底没有人知道,这些年来,他在地方上横征暴敛无数,根本没有人知道他到底收刮了多少钱。
    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厂卫现在又忙起来了。
    之前派户部的人过去核查福王的田产其实是次要的。
    最主要的是,把福王的家抄了之后,户部要统计所有的财产。
    户部做统计,厂卫做监督,礼部做协调和统筹。
    随即,崇祯又让洛阳的监察御史也参与了进来。
    总之多方都在里面,相互监督。
    可以说,最重要的才刚刚开始。
    不过这事也急不来。
    福王家大业大,要抄起来不是一两天的事,就和那八大蝗商一样。
    眼下已经是三月下旬了,最重要的一件事反倒不是福王的事了,而是顺天府的春耕。
    三月二十二日这一天,崇祯起了个大早。
    用完早膳,就带着一群厂卫,直奔京城外的皇家庄园去了。
    到皇家田庄的时候,宋应星已经在那里了。
    “微臣参见陛下。”
    “不必多礼。”
    “陛下这边请。”
    崇祯跟着宋应星一路向里面走去。
    宋应星倒是有真本事,除了搭建起来一些水车架在河边,又搭起来一些长竹筒,将河边的水运输过来做灌溉。
    还在另外一处地方搭起了温棚,也不知道他是用什么方法做的,密封性非常好,而且还采光。
    崇祯跟着他一路进了温棚,里面的温度明显比外面要高了不少。
    看到里面的东西,崇祯微微一怔,没想到红薯叶已经长了不少了。
    红薯繁殖非常简单,红薯叶就可以直接种植。
    宋应星才短短几个月,就干了这么多事了。
    这可比朝堂上那些嘴炮王者们靠谱多了。
    崇祯内心是大定。
    现在已经是崇祯三年三月,陕西的问题已经彻底爆发了,几路乱军都已经从陕西到山西一带活动了。
    出了军事打击,必然也是要有粮食才行的。
    红薯这东西虽然天天吃也不好,可总比饿死强吧?
    崇祯道:“宋爱卿,今年在顺天府能种植多少亩红薯?”
    “回禀陛下,今年如果不出意外,三千亩问题不是很大,红薯分了春薯和夏薯,是可以种植两个季节的。”宋应星淡定道,“而且微臣已经派人去南方收集更多的红薯叶,预计五月会有一大批红薯叶到顺天府,到时候可以大量种植。”
    “另外,北方的粮食产量主要是受到水资源的制约,臣已经做了一份规划,在顺天府疏通两条河流进入大兴和丰台,再用水车做河水的引流,可以彻底解决大兴和丰台的缺水的问题,不过这需要工部的协助,即便是有效果,也要等到明年。”
    “没问题,你尽管提报,朕批示就是了,你农务司不必担心没有钱,要多少钱朕都给,只要把粮食种出来。”
    “对了,等今年红薯叶子都长出来了,要运输一批到陕西,陕西情况不容乐观,先铺下去,咱们等不了那么长时间了。”
    宋应星道:“是!”
    陕西的恶劣情况,宋应星也是有所耳闻的,那里饿死的人,官员根本不敢上报。
    现在朝堂上有些人在故意回避陕西的灾情而粉饰太平。
    但穿越者崇祯是一清二楚的,赤地千里的陕西,无数老百姓饿死。
    可是东南呢?
    醉生梦死,商人们也从来不会考虑把粮食卖过去。
第75章农业[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