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永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2章 削藩,还得看自己[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xgxs6.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藩王吧,我可是听说不少的藩王在封国中鱼肉百姓,导致民怨四起。”
    “嘘,你不要命了,敢如此说,这里之中或许就有锦衣卫的探子。”
    之前那插嘴之人提醒道,显然还是有些害怕的。
    “如今太子爷监国,锦衣卫也很少在京城中行走了,我何须怕?”
    那人豪气的说道,打扮像是士人的模样,估计是了解其中的信息。
    .....................
    在大明周报刊登此事以来,百姓讨论政治国事的热潮不断,甚至有些人说出了不敢说的话。
    对于他们来说或许只是感到朝廷的仁义,但对于大明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转变,这代表着百姓认同感的上升,也使一潭死水的大明起了波澜。
    对于百姓来说是好奇和八卦,但是对于一些藩王来说可就没那么好受了。
    齐王削爵一事这是朝廷给他们的警告,而且还说回京居住一事。
    上面说是自愿,但还是让众人感到了压迫。
    因为朝廷很明显,自己思念亲人或者不满的可以回京,不用辛苦的为大明镇守边疆和地方。
    日后若是用这些借口来指责朝廷注定不可能的,也站不住脚,更不会获得百姓的认同。
    最重要的是若是有亲王真的回京了,那剩下的亲王可就受到极大的舆论压力了,别人都自愿回京了?
    你们为什么不回?是不是有其他想法?是不是对朝廷、陛下不满?
    那时百姓心中真的有这疑问了,一旦在百姓心中留下谋逆之臣的种子,慢慢生根发芽,藩王行事更要谨慎了。
    往后若是真要起兵时修饰的再好,恐怕也是不得人心,只是谋逆之臣罢了,对于谋逆之臣向来是不容天下的。
    当年陛下能够成功,不仅是建文等蠢货,更多的是陛下长年积累的声望,声望之大,再配上靖难名义,才勉强成功。
    现在各地藩王声望全无,还能如何起兵?

第122章 削藩,还得看自己[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