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永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6章 科考争议[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xgxs6.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bsp;  ”太子爷。”
    “太子爷。”
    不多时三杨和夏原吉都到了,纷纷行礼道,而吏部尚书兼任太子詹事蹇义也在。
    可以说蹇义也是东宫辅臣之一,如今朝廷的命臣大多都同时兼任东宫的职务。
    这是太祖时期流传下来的,太祖经常因事亲征,考虑皇太子朱标监国时,再设官僚制度,会生嫌隙,于是命朝廷命臣兼顾东宫职务。
    这样太子监国时仍是使用同一批人,不过是有两个牌子罢了。
    朱棣登基后因继位的是太祖的皇位,所以也把这一惯例实行下来,让朝中的重臣同时担任东宫的职务。
    蹇义是洪武十八年进士出身,因诚实受太祖重视,朝夕侍从太祖左右,小心谨慎,不曾触怒明太祖,在洪武、建文,永乐三朝都颇受重用。
    “都来了啊,快坐下吧。”朱高炽看着人皆到到齐后让他们在桌案前坐下。
    “想必你们也已收到孤要改科考一事吧,你们如何看待?”身为大明的储君一言一行在京城中自然都会受到关注。
    特别还是自己在国子监上千个监生面前的表态,此事必然已经在京城百官中引起了轩然大波,杨士奇等人怎会不知?
    朱高炽已经预料到接下来弹劾自己的折子会大量的出现在父皇桌案上。
    “太子爷,说实话臣佩服太子爷的魄力,能够下如此大的决心改变科考的弊端,但改科考一事牵连诸多,还望太子爷三思啊。”蹇义第一时间说道。
    在吏部任职多年,而且如今担任吏部尚书,蹇义深知科考牵连甚大,弄不好会引天下文人的攻伐,甚至是破坏大明的稳定。
    再往深处说是对于传承近八百年科举制度的一次挑战,必然损害以儒家根基的政治思想体系。
    当儒学不再是科考的唯一内容,甚至占比不多,那会导致儒学的无人问津,会极大影响到社会的风气。
    所以蹇义第一时间就出来反对道。
    “太子爷,改科考一事是不是再从长计议?”户部尚书夏原吉也出来劝说道。
    如今户部的银两可所剩不多了,夏原吉为此也较为头疼,只有自己当家才知户部有多不容易,各部都要来要银子。
    “你们三个也是反对孤改科考的吗?”朱高炽看着杨士奇、杨溥、杨荣三人,这三人虽然有两人是内阁学士。
    不过并没有那么大的权力和官职,跟夏原吉和蹇义这种二品大官自然不同,所以并没有第一时间出来说道。
    “太子爷,若您真要改科考一事,需要计划周全,以防出现不可测之事。”杨士奇首先开口说道,对于太子爷杨士奇自认还是比较熟悉的。
    知道太子爷是非改不可,所以并没有反对,而是建议道。
    “臣听太子爷吩咐。”杨溥和杨荣二人直接说道,这件事不是自己两人能够改变的。
    “嗯,今日孤叫你们来不是讨论可不可行的,而是要你们给孤商议好一个方案出来,父皇那边也已让我全权处理。”
    大概知晓众人的意见后,朱高炽直接说道,不容夏原吉等人反对。

第56章 科考争议[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