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87章 山间的雷达站[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xgxs6.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铁路线比较近需要额外伪装一下,剩下都是把雷达车开到位置就算完事……”
    nbsp这地方的昼夜温差极大,早上还让人瑟瑟发抖,中午就大太阳直接怼到头顶。
    nbsp他摘下迷彩帽,给自己轻轻扇了扇风,看着工程人员们将总共八米高的折叠式相控阵天线拼装起来,然后缓缓展开升起。
    nbsp“我之前听你们说过,好像是要以一个特定间距布置?”张锡祥如今也算是“千目巡天”计划的正式成员,虽然不太懂雷达技术,但只言片语总归听到过一些。
    nbsp“是
    nbsp廖永才倒是记得很清楚:
    nbsp“虽然我也不清楚为什么非得是这个数字……但按要求办事肯定不会出错。”
    nbsp“这是基于匹配傅里叶变换的超高速运动目标检测方法计算而来,通过对目标速度和初始距离的搜索实现与回波信号的匹配处理,消除回波相位中高阶项对相参积累的影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郭林在脚下的土地上画出两道交错的正弦波:
    nbsp“当相邻雷达的探测波束形成特定相位差时,回波信号就能像接力赛那样自动传递跟踪权,避免出现咱们上次测试中遇到的,信号根本来不及跟踪就再次发生突变的问题。”
    nbsp实际上,常浩南也表示过,可以把间距设置成的整数倍,并且允许一定程度的误差。
    nbsp但这次测试由于准备周期不太足,在设备方面已经相当对付了,那部署位置这块自然得精益求精。
    nbsp几人说话的功夫,用于设备调试的辅助台已经被搭建了起来。
    nbsp“走吧。”
    nbsp郭林拍了拍廖永才的肩膀:
    nbsp“准备接收同步测试信号……”
    nbsp……
    nbsp暮色降临时,第一组测试信号终于穿透电离层。
    nbsp指挥帐篷里,廖永才盯着屏幕上跳动的频谱图,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
    nbsp突然,代表另一部6号天线的红色光点在中继卫星覆盖边界处诡异地分裂成三个虚影,屏幕上的同步状态也从“正在连接”变成了“同步失败”。
    nbsp相隔一百公里的几座移动式雷达站自然不可能通过有线连接,所以只能借助中继卫星共享信号,以少许延迟为代价保证同步水平。
    nbsp当然,如果千目巡天计划最终能够转正,那么固定部署的战略雷达天线肯定会配套相应的地下光缆设施。
    nbsp“时延导致的相位失配。”
    nbsp郭林很快做出判断,然后低头看了一眼自己面前的另一台电脑。
    nbsp上面是几颗卫星的轨道信息图。
    nbsp接着转向身后不远处的无线电联络员:
    nbsp“通知测控中心,请求校准一下青鸾二号03c星的轨道倾角,然后重新尝试一遍……”
    nbsp对于这个有可能提供高超音速武器来袭预警的宏伟计划,上级确实倾注了相当多的资源,甚至允许郭林为此而指挥卫星的姿态调整。
    nbsp不过其中也有一部分原因是,青鸾二号一期的几颗卫星已经进入寿命末期,将由正在发射过程中的二期星座接替工作。
    nbsp当第三次轨道修正后的数据流终于汇入系统时,监控屏上的三条虚影瞬间坍缩成清晰的光斑,这是同步系统完成校准的标志。
    nbsp帐篷里爆发出压抑的欢呼——
    nbsp7号天线已经是全系统中的最后一部,因此,这也意味着整个计划的先期调试工作告一段落。
    nbsp后续只要等到各个天线完成部署,再把运行参数注入进去即可。
    nbsp以星载原子钟的精度而言,至少在随后的几个月里,都能把同步率维持在标准线以上的水平。
    nbsp“我到现在都还觉得不太真实。”
    nbsp廖永才摸出口袋里的金城牌香烟。
    nbsp但想了想之后,还是没有点燃:
    nbsp“当年黄羊山,咱们用了几百节车皮的钢筋水泥和电子元件,才浇筑出亚洲最大的相控阵。”
    nbsp他指了指眼前如星河般延展的雷达阵列:
    nbsp“现在这几个天线加在一块儿,最多也就能装二十几辆卡车,组合起来却能监视小半个北半球……”
    nbsp(本章完)
    喜欢。

第1387章 山间的雷达站[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