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9章 有的同志,有的,像这么强的推进剂,我们一共有三种……[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xgxs6.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
nbsp事实证明,数值怪带来的震撼往往是最为简单,但又最为直接的。
nbsp过了好几分钟之后,沈芳忠才总算回过神来。
nbsp不过,还没等他开口,就听到旁边李建强的声音:
nbsp“所以这就是你们实现双脉冲动力的方式……直接控制固体推进剂的工作参数,不需要在弹体结构上额外增加一个隔舱或者隔层之类的装置?”
nbsp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固体燃料的不可控性基本上是整个火箭动力领域的底层逻辑。
nbsp就像是牛顿运动力学之于19世纪的物理学那样。
nbsp因此,刚才看到材料的那一瞬间,他甚至觉得自己的世界观都要崩塌了。
nbsp就像是第一次看到普朗克黑体公式,意识到“世界可能是不连续的”时的物理学家那样。
nbsp“当然不需要……”
nbsp面对这个问题,林成刚非常干脆地给出了否定的回答:
nbsp“大概十几年前,反舰导弹还是以火箭动力为主……当时我们为了提高射程,曾经考虑过你说的那种隔层式设计,让导弹在中段低速巡航,最后再高速冲刺。”
nbsp“那时候我刚刚参加工作,主持设计了一种用两层橡胶包裹软木制成的软质隔离装置,橡胶与药柱紧密贴合,点火器和Ⅱ脉冲药柱连接在一起……但测试下来发现稳定性太差,Ⅱ脉冲大概有60%左右的概率会紧跟着i脉冲开始燃烧,根本没办法实用化。”
nbsp即便在华夏军工业发展的相对蛮荒时期,也并未放弃过对先进理念和技术的追求。
nbsp就连双脉冲动力这种在当年看来十分高大上的东西,都并不只有空军装备研究院进行过研究。
nbsp而两边的结论也是基本类似的。
nbsp这也是为什么林成刚能在开发ct系列推进剂的过程中,想到向其中加入电敏材料的改性方法。
nbsp趁着李建强还在消化这些信息的功夫,沈芳忠重新接过了话茬:
nbsp“以你的判断来看,同样的技术,有没有可能用在空军地导部队装备的远程防空导弹上面?”
nbsp林成刚神秘一笑,然后拿出了那份今天早上才由工建委下发给他的批复:
nbsp“实际上,我也正准备去找你们……”
nbsp沈芳忠低下头,目光飞速扫过红头文件中的内容。
nbsp很快捕捉到了其中的关键词:
nbsp“常院士建议的?”
nbsp显然,事情发展的顺利程度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
nbsp原本在看到林成刚的时候他还担心,对方在短时间内抽不出足够的精力来跟自己这边协调工作。
nbsp结果完全是多虑了。
nbsp“是的。”
nbsp林成刚点点头:
nbsp“但我的工作关系还是要挂在这边,只能以顾问的身份参与你们的项目……”
nbsp对于沈芳忠来说,这点小事根本就算不上什么要求:
nbsp“这些组织层面的要求,我们全都可以同意,资金和人手也会优先保障到位。”
nbsp他直接大包大揽地给出保证:
nbsp“最快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对接?”
nbsp这个架势,反而让对面的林成刚一愣。
nbsp完全没想到对方竟然如此迫切。
nbsp“可能还得一阵子,装药成型之后的药柱强度还有些隐患。”
nbsp他语气中稍有些尴尬,于是紧接着又补充道:
nbsp“但我们已经在跟火炬实验室那边合作,对ctk系列推进剂的工作流程进行理论计算,以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
nbsp“以他们的水平来说,应该用不了太长时间……”
nbsp好像是为了验证这句话的正确性一般。
nbsp林成刚最后一个字的尾音还没完全落下,办公桌左上角上的红色电话就铃声大作,打断了三人之间的谈话。
nbsp他探头看了一眼,然后直接伸出手,做了个噤声的动作。
nbsp“喂,栗教授么……”
nbsp电话,自然是火炬实验室那边打来的。
nbsp由于常浩南最近基本常驻在怀柔科学城,所以之前跟林成刚联系的一直都是栗亚波。
nbsp然而这一次,听筒那头却响起了一个更加成熟的声音:
nbsp“是我,常浩南。”
nbsp“常院士?”
nbsp林成刚的身体反应比脑子更快,尽管隔着一根电话线,但还是蹭地一下就站直了:
nbsp“您怎么……”
nbsp“
第1339章 有的同志,有的,像这么强的推进剂,我们一共有三种……[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