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3章 我很大,但很轻[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xgxs6.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尽管迪迪埃·卡索雷在第一时间就意识到了可能存在的问题。
nbsp但几乎是与此同时,他就已经在心里主动开始找补——
nbsp预警机对于飞行品质的要求是没有公务机那么高的。
nbsp军用产品嘛,很多地方都可以让步。
nbsp速度慢点?
nbsp问题不大,反正预警机大多数时候都是在战场边缘徘徊,只有赶到任务区域这个过程需要速度。
nbsp而且猎鹰8Z作为一种巡航速度接近马赫数0.9的飞机,结合这个阻力一看就很小的一字型天线,再怎么样也比螺旋桨,或者是ERJ145这样的平台要快,走够了。
nbsp气动噪音大点……问题也不大。
nbsp打仗呢,又不是度假,忍忍就过去了。
nbsp实在不行操作员人手发个降噪耳机就行。
nbsp操纵性和勤务性不太好……
nbsp没事,军机飞行员和地勤,都可以练!
nbsp至于什么运营成本之类,那就更不是问题了。
nbsp而之所以会有这种思路,倒也不完全是因为他本人一开始就主张和华夏合作,现在要是无功而返面子上会挂不住。
nbsp仅从技术上讲,猎鹰8Z的机体结构设计和生产完全由达索负责完成,属于可以100%掌控的部分。
nbsp相比于在气动和操作层面会带来巨大额外风险的爱立眼平衡木或者费尔康共形阵方案,刘永全现在提出的设计虽然同样存在风险,但如果真想简单粗暴的解决,也能以损失微小的飞行品质为代价,只从结构补强的层面下手。
nbsp里里外外算下来,达索方面能控制在自己手里的部分反而还能增加不少。
nbsp卡索雷本人虽然是空气动力学部门的负责人,但毕竟也是负责猎鹰8Z项目的高级领导,因此,这会已经开始盘算着,该怎么以尽可能小的代价来给机体提供足够的补强程度了。
nbsp当然,这种工程上的事情,光是定性思考肯定不够。
nbsp要补强,至少得有个具体的补强目标才行。
nbsp因此,在刘永全简单介绍了这个被称为“highlight”的系统之后,卡索雷便趁着一个空当直接问道:
nbsp“刘博士,请问贵方提供的整个天线组系统,重量大致在什么范围内?”
nbsp设备的具体质量分布,肯定是在完成详细设计之后才能算出来的。
nbsp但一个单纯的系统总重指标,倒不是什么重要数据。
nbsp卡索雷问这个,也只是准备初步判断一下后续工作的难度而已。
nbsp所以才说的是范围。
nbsp不过,这个叫做“高明”的雷达系统完成度远超卡索雷的想象。
nbsp因此,刘永全当即给出了一个具体数字:
nbsp“大约当然,还需要根据载机平台的特征进行调整,但上下浮动不会超过5%。”
nbsp面对这个答案,卡索雷的第一反应是……
nbsp懵了一下。
nbsp实际上,对于预警机来说,雷达天线本身只占机外载荷中的一小部分。
nbsp比如E2C预警机的整个天线组重量达到两吨,但其中雷达的八木天线只有770公斤左右。
nbsp剩下的都是雷达罩、雷达支撑架、旋转机构、当然还有数据传输系统这些。
nbsp一般来说,有源相控阵雷达因为有大量T/R组件,因此天线本身的重量还要超过传统的机械扫描雷达。
nbsp比如爱立眼系统的PS890雷达,天线重量就达到了900公斤。
nbsp尽管没有了复杂的旋转系统,但相比机械扫描天线更复杂的的冷却系统和信号、供电线缆又反过来补上了不少重量。
nbsp导致整个机外载荷还是达到了1.3吨左右。
nbsp而摆在他面前的这个一字型天线,虽然进一步缩减了支撑系统的重量,但毕竟尺寸几乎比PS890提高了三分之一,。
nbsp这样算起来,天线本身就得有1.2吨左右的重量。
nbsp整个系统在1.8吨上下才是比较符合常态的结果。
nbsp因此,卡索雷一开始还以为是自己没问明白。
nbsp于是又重新补充了一句:
nbsp“我指的不是单独天线的重量,而是整个外置的雷达组,包括天线罩和其他伺服机构
第1083章 我很大,但很轻[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