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59章 院士提名也得抢着来?[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xgxs6.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就在常浩南专心变分水平集方法的这段时间里,华夏的科研圈子里发生了一件大事。
    nbsp2001年度的新晋院士名单,正式出炉了。
    nbsp这是华夏第一次系统性、规范性地将两院的院士增选流程进行同步。
    nbsp当然,考虑到华夏工程院1993年才成立,到现在都没有十个年头,因此为了补齐名额,每年的增选数量都要略高于隔壁。
    nbsp例如今年,就是科学院56人、工程院81人。
    nbsp137位新院士,看起来似乎挺多,但打散分摊到全国的高校和科研机构里面之后……
    nbsp那确实是少得可怜。
    nbsp要知道,即便在本次增选结束后,两院院士的总数仍然分别只有653人和616人。
    nbsp这里面还有不少是早已退出科研一线,只作为标杆和丰碑存在的人物。
    nbsp因此,哪所学校哪个单位要是能混出个院士来,那不光是面子上能增光添彩,里子上也能实打实地做到逆天改命。
    nbsp而相对应地,如果没有院士,或者长期增选不出新院士,乃至于院士传承失败,名额不增反降,那难免在同行面前要矮人一头。
    nbsp而航空动力集团,目前就处在这么个情况之下。
    nbsp偌大一个央企,正编档案里竟然连一个院士都没有。
    nbsp其实照理来说,刘振响作为624所的前所长,应该算是航空动力集团的人。
    nbsp然而在SB101高空台落成之后,由于某个人的关系,他把自己的组织关系转回到京航大学,当教授去了。
    nbsp那时候还是航空工业总公司时期,虽然624所层面肯定是不太愿意,但是对于高层领导来说,考虑到刘振响本人的意愿,以及整个航空工业系统当中其实并不缺院士,最后还是把人给放了。
    nbsp结果这一放不要紧,过了几年两边分家,航空动力集团直接就傻了眼——
    nbsp过去总公司的院士全是航空工业那边的,自己愣是一个都没摊上。
    nbsp而这功夫刘振响连博士都快带出第一批来了,再想把人家的档案调回到624所……
    nbsp玩呢?
    nbsp根本不现实。
    nbsp当然,世纪初这会儿,双聘,乃至多聘院士(也就是一个院士同时在几个单位挂正式职位)的情况并不罕见。
    nbsp但航空动力集团可丢不起这个人。
    nbsp宁肯没有。
    nbsp其实从这个角度看,倒是常浩南自己给自己的新东家挖了个坑。
    nbsp但无论如何,问题总是要解决。
    nbsp那就只剩下增选一条路了。
    nbsp结果么……
    nbsp99年那次自不必说,总公司刚成立没多久,组织情况才刚刚稳定下来,甚至连提名都没提。
    nbsp而今年,虽然阎忠诚和江和甫两个人入围了候选人名单,但还是没能走到最后。
    nbsp这里面的原因,当然比较复杂。
    nbsp一方面,但凡是圈子,就不可能没有人情世故。
    nbsp客观上,大院士生小院士的情况确实存在。
    nbsp原本没有院士的单位会比较吃亏。
    nbsp另一方面,航空动力集团的情况也确实有点尴尬。
    nbsp成立时间太短了。
    nbsp华夏的航发水平确实在近些年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之前的成绩毕竟都是总公司时期积累的。
    nbsp新集团成立之后,确实还没有个完全尘埃落定、影响力又足够大的型号。
    nbsp总不能用涡喷6D去评选吧?
    nbsp至于常浩南证明庞加莱猜想……
    nbsp抱歉,那个成果是以京航大学作为单位发表的。
    nbsp而对方这次之所以没提名常浩南,显然是准备等明年国际数学家大会把该颁的奖都颁过之后,到2003年再提名。
    nbsp到时候常浩南资历有了、荣誉够硬、年纪也不是小的特别离谱,100%可以保证冲击成功。
    nbsp本来,这几乎就是明牌,大家也都心照不宣地等着。
    nbsp然而对于航空动力集团来说,情况就比较尴尬。
    nbsp如果他们的第一个院士,竟然是被别人提名的……
    nbsp那这不说丢脸吧,至少光荣的程度是差了点。
    nbsp也容易让下面人寒心。
    nbsp所以,无论如何得做点什么。
    nbsp而林左明,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找上了总经理朱霖育。
    nbsp“朱总,如果继续这样按部就班下去,我估计恐怕68年以内,我们集团都没办法成功提名出一个院士来。”
    nbsp办公室里没有外人,因此前者也没说什么场面话,而是直接开门见山:
    nbsp“所以我认为,下一次,也就是03年增选,我们需要把浩南同志作为候选人推荐上去。”
    nbsp面对这个要求,朱霖育的第一反应,是茫然:
    nbsp“我们关起门来说话,03年小常的院士名额……不说板上钉钉,本来也是八九不离十了吧?”
    nbsp“就算我们推荐,也只会排到京航大学后面去,还是起不到实际效果啊?”
    nbsp联合推荐当然是可行的,但只有其中的第一个推荐单位/推荐人会被特别重视。
  &

第959章 院士提名也得抢着来?[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